今天是
天气预报:
兴建利民 ——莆郡太守风徽(三)
【发布日期:2011-08-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关注、推进莆郡境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利泽民生,是历代莆守执政之要务。史志记载大量莆守策划、主持修建,诸如城防、路桥、水利,儒学等,一大批惠及民生的项目,维护居住环境,改善交通设施,改进农业生产条件,提高郡民风教水平。其谋长远,其效显明,民蒙其惠,为民所德。
城防工程,是保护一方居民平安的屏障。兴化郡城,始建于太平兴国八年(983)诏移军治之时,筑城于要冲之地。内为子城,又为外城,时属草创,土垣(城墙)茅覆。宣和三年(1221),加高城墙、加厚墙基,改土筑为砖砌,辟五城门,门上为楼。城下为壕,引水绕城。
南宋理宗绍定初,因郡城年久失修,时西北盗寇南侵,势且及境,人心惶惶,悉欲逃离。致仕居家的名臣陈宓(宰相陈俊卿之子),倡议筑城保安,为官民所认可。时任知军的王克恭(字彦礼)因病,委其责予通判赵汝盥,事方有绪,不意王、赵二官相继去世。新任知军赵汝固(字 ),顾郡力已缺,拜疏求助于朝,有旨赐祠牒五千,钱未到而赵守离职而去。所谓好事多磨也。三年(1230),晋江人曾用虎(字君遇),以宗正寺丞来知。博访民众,锐意筑城。针对“城庳(低矮)且薄,不足恃”、“费杂且广无以继”之说,奋然曰:“庳者,可高也;薄者,可厚也。役不可以已也(停止)。且吾患无政(政策),不惠无财。”于是,相度地势,料量工役。赏罚分明,斥逐操办不力的僧人(古代公益工程多由僧人主持),确保工程坚好。城墙周围七里有零,高一丈八尺,较前增高三尺,墙体里外均为石砌,上覆以砖。建五城门,上立楼橹(了望台),油漆一新,凭高望之,巨丽突兀,既完且固”。于是邦人始有生意(生活信心)。”明年,岁丰盗熄,曾侯下令免除夏税一年(以官府调节之余代纳)。南宋名臣、邑人刘克庄作《兴化军新城记》,高度评价曾侯筑城功德,称此役“盖三百年不克(能)为者,一朝而就”。其辉煌壮丽,“疑化人(幻术者)之所为,画史(画师)之所摹也”。称赞曾侯一反世俗“玩常而忽变,喜逸而惮劳”之习,“以习安为惧,以恃陋为戒,侯之盛心也”。其“治郡尤清苦,省逢迎之厨传(驿馆饮食车马费用),罢游观之土木,独民间有大利病,必勇于兴除,不以役巨费夥(多)而沮(终止)。”
元明亦多次修建城池。成化十年(1474),巡抚八闽都御史张瑄来莆巡察,谕郡县曰:“莆,名郡也,甲于七闽。今城不加甃(砖砌),濠不加濬,门楼倒塌,若此,咎若谁归?”郡守潘琴与同僚商议,乃广节冗费,细积羡余,购材陶瓦,又拆淫祠、废寺可用的栋梁瓦石,择日雇工,次第修之。“鉴旧弊,图远虑,城坚而池深,门楼高爽,轮奂一新”,历时一年完工。邑人名臣林文称赞,是役“其用力也齐,其成功亦速。规制宏丽,经营缜密,壮城池之金汤,固山城之保障”。(《莆中城门重建记》)。 (未完待续)(阮其山)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