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田“文献名邦”是怎样形成的
【发布日期:2010-08-2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莆田知县徐执策在县巷两端各建造一座木坊 ,匾曰:“莆阳文献”、“海滨邹鲁”;万历十六年(1588年),知县孙继有改题为“壶兰雄邑”、“文献名邦”。光绪十一年(1885年),知县徐承禧重修壶兰雄邑坊;二十八年,邑人江春霖等重修文献名邦坊。几百年间,提起文献名邦,莆田人引以为豪。
那么,莆田的“文献名邦”是怎样形成的?本文抛砖引玉,试从三个方面说明。

一、经济发展为其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口增长是评定县治政绩的三大因素。
从历史记载看出,莆田置县后,发展趋势很好。《重刊兴化府志》卷之一说:“莆田县,别称莆口,故县也,建置自陈始hellip;hellip;光大二年(568年)分南安地置莆田县,属丰洲(今福州),寻废,入南安。唐武德五年(622年),析南安地别置丰州(今泉州),复置莆田县以属之hellip;hellip;圣历二年(699年),析莆田地置清源县(即后来的仙游县)hellip;hellip;”这说明唐再次置县后,70多年间莆田较快发展,不但经济文化发展了,而且人口增长,还诞生了个仙游县,由原来的一个县发展为两个县。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林居裔起义在仙游百丈镇爆发,后以招安结束。次年,北宋政府建兴化军,以游洋为军治。与此同时,置兴化县,为兴化军首县,以林居裔的住宅为县署。兴化军下辖三县——兴化、莆田、仙游。八年,迁军治于莆田。从此以后,莆田升为郡级,与泉州等郡平起平坐。《重刊兴化府志》卷之一说:“宋制,县分望、紧、上、中、下五等,莆田县为望县。”这就是说,自置县以后,莆田不断发展,到了宋代,她不仅是兴化军治,下辖兴、莆、仙三县,而且又是全国一等县的县治。
遗憾的是,有关莆田县令方面的记载却从唐德宗贞元十三年(792年)隐之以司功参军摄始,接着陆衍以司马知。唐敬宗宝历三年(827年),孔子的四十一世孙孔仲良以儒林郎知。以后唐懿宗咸通时(860-874年)李丹以祠部郎中知。唐代莆田县令记载下来的就这么四个,而且“皆摘《宋书》”。至于具体内容,却难于找到。幸好,我们从置县的条件中了解了一些历史常识,才看清她的整个发展趋势。
《重刊兴化府志》卷之五在记载宋王宝隆知县的业绩之后说:“治国以农为本,治农水利为本。予修《官监》,凡守令创一塘、一陂、一沟渠而必录者,所以重农事也。”这里的两个“本”恰好为我们研究古代莆田经济发展提供了线索。
据朱维幹先生《福建史稿》第六章第一节介绍,唐代重视水利,就闽南来说,先筑塘,后筑陂。“筑塘最多的是莆田。兴化湾港汊深入把莆田划分为南北二洋(莆语平原曰洋)。北洋有五塘,南洋有六塘。
“北洋五塘,颉洋塘最大,在县城东北四十里。贞观五年(631年)置,周十里,溉田二百顷。
“南洋六塘,国清塘最大,亦贞观五年置,在县城东南二十里,周三十里,溉田三百顷。次则横塘,贞观二年置,在县城南二十里。周二十里,溉田面积与颉洋塘等。”
统计大小各塘溉田总面积一千二百顷,均贞观中置。建成了这些水库,有利于农业发展,所以,唐武德五年莆田重新立县不久,就升为上县。70多年后,又由一个变成了两个县,仙游县诞生了。
到唐建中时(780-783年),吴兴率众在渡塘,一作杜塘 (今莆城北门外霞尾村菱角池),围海造田,筑长堤以捍潮汐,又筑延寿陂,溉田四百顷。这是开发莆田北洋平原的开始。
元和八年(813年),福建观察使裴次元于红泉(今黄石小学校址)筑堰,垦荒为田,计三百二十二顷。岁收数万斛,以赡 军储。这是开发莆田南洋平原的开始。
1083年木兰陂建成后,南洋平原也用陂水灌溉。于是,原来遍布莆田各地的诸塘因完成历史任务而先后成为陈迹,例如,今天的大小横塘不是碧波荡漾的大水库,而是两个财丁兴旺的村落;涵江塘头村也找不到当年颉洋塘水清如镜的踪迹。通过水陆变迁,我们不但看到陂水灌溉的优越性,而且还展示了历史上莆田人民艰苦创业精神。他们与时俱进,变废为宝,让众水塘献出一片片良田。——莆田农业就是这样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宋代,莆田县属于“望县”,即全国经济发展一等县行列。莆田文献名邦的经济基础正是这样越来越雄厚。(未完待续)(林劲松)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