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姚旅《露书》中的明代莆田
【发布日期:2009-11-1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四、风土民情
「莆中既嫁犹如曲中佳人装束,即新嫁娘有髻,亦为簪花之资,越七日即弃去矣。」(209页)今莆田民间婚俗,新娘结婚那天要举行“上头”仪式,梳上髻,髻边插花。
「漳浦人初嫁女,亲戚沿路以桌拦轿,勒觅喜钱,有多索不即放行,至次日始抵婿家者。如莆俗,只拦门而已。」(184页)
「洪洞县嫁女,女出大门始上轿,及婿门亦即下步入。莆俗舆而登堂,云至七日方可见天。室有隙地,蔽以采布,不知何所昉。」(184页)今莆田婚俗也是花轿直上厅堂。昉指开始。
「莆中新妇,轿至堂,必以五、六岁小儿轿前作揖,妇始出轿。」(185页)今莆田婚俗,花轿到男家,男家派一男孩到轿前,请新娘下轿。
「莆嘉靖间,男子初娶妇,必织马尾为裙,以衷衣服,贫者不得此为耻,诚为怪俗。近来有以马尾为靴者,亦好异一事。」(185页)衷犹适也。今莆田没有这个习俗。
「莆中归女七日,婿来谢亲,曰“转马”,岂由于《左传》齐侯反马耶?」(185页)今莆田,结婚后第二天(有的地方是第三天)“请转马”。
「莆中生子,饮人以鸡蛋酒,贻人以鸡蛋粥。」(184页)今莆田婴儿满月时要分红蛋给亲戚朋友,有的人家也摆酒席请客。
「莆中新年五日不扫地。」(198页)今莆田民俗农历正月初一不扫地,据说这样子才不会将家里的财富扫出去。
「莆中端午,童子髻皆插虎,虎以蚕茧或通草为之,美人间亦以为步摇焉。」(196页)今莆田民俗,端午节有的地方在孩子头上插纸虎,有的地方把绒虎挂在孩子脖子上。通草是一种茎有细孔贯通的植物。步摇即妇女首饰。
「吾乡中元祀其祖先,盛于海内。所烧与祖先银锭,面上皆印『京宵花银』四字,不知其义云何。余族有居涵江塘北者,先是,鬻地于人,其人在地内掘土得银数十锭,若宋元所埋者,面上亦并有『京宵花银』字,见俗有所本也。」(197页)
「莆俗,除夕夜投灯檠于火盆中烧之,除旧之意也。」(336页)灯檠即灯架。
「莆中遇节皆啖米果。」(186页)
「吾乡以米粉为果,又以米粉为馄饨,曰“果茧”,土人唯冬至作此,仍以相遗,嫁女之家尤盛,二月二日则间有之。」(208页)今莆田的应节馃类食品(大米制成的食品)有清明龟(清明节)、金馃、薄荷糕(中元节)、丸子(汤圆。冬至)、红团(除夕)。馃也写作果。
「莆中榕树,大荫数亩,上可驾亭榭。四、五月田头蹄涔,产花鱼,长二寸许,身若文锦,五彩相间。童子取之,异盆而饲,饲以蚊。欲斗者各以盆至,共盆即斗,衔口翻身,怒目鼓浪。败北者,循盆而走,胜者逐之,至断其尾,因其胜负以取乐。余尝与仲韦论快事:一则五、六月在故乡木兰陂上榕阴树底,剖鲜荔支,看妖童斗鱼;一则二、三月在苏公堤上绿柳荫中倾玉带春,看冶妓走马。」(238页)今莆田没有斗鱼的风俗。蹄涔指积水的小坑。花鱼今莆田称“花鱼姑”。
姚旅书中还记述当时莆田瓜战、蔗战的风俗,今莆田都没有,不过可以说明那时莆田西瓜甘蔗丰富。
「郭圣胎谓莆中四无:无僧,无伎,无酒,无不识字者。」(288页)今天仍然如此:莆田人很少出家;女子不当妓女;莆田重教兴学,读书识字的人多;莆田人酒量不好,当地生产的啤酒酒精度低。
「莆俗旧质朴,嘉靖壬戍前,诸生概布帽,与齐民无别。」(166页)嘉靖壬戍是1562年。
「莆田女人鞋底多以绫包韧木底板,曰“高底鞋”。」(209页)这是明代的高跟鞋。
「宋时截竹为筒,冒上作鼓,时谓“通同部”,今唱莲花落者犹多挟此。」(287页)今莆田民间说唱曲艺“板鼓咚”(也称筒鼓)即来源于此。“板鼓咚”以一节竹筒蒙皮成鼓,演唱者右手击鼓左手击竹片伴奏。最初只是乞丐行乞时演唱,故称为“乞食歌”。后演变成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板鼓咚唱词使用莆田话,口语通俗,每段四句,每句七言,一二四句押韵。故事性强,加上筒鼓伴奏,地方特色浓郁,艺术感染力相当强。另外,莲花落也是以槌鼓,或以竹片摇之以为节的民间歌曲,旧时多为乞儿所唱。由此可见,板鼓咚肇源自宋,明代乞丐行乞演唱时已使用。
另外,书中还介绍了莆田的芦笛(189页)细腰鼓(190页)铙锣(190页)。
「吾乡林三教先生《周天之教》云。」(158页)明代莆田人林兆恩(1517-1598年)创立了“三教(儒道释)合一”的学说,世称“三教先生”。
「长安有莆田会馆,馆之楼上祀莆城隍。」(308页)
由上可知,虽然经过400年的历史沧桑,许多民俗还是保留下来了。 (未完待续)(余学范)

分享至:
打印】 【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