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竹篮打水一场空”,那是说明无法实现的事,可有人用竹篮来挑水,这不是奇人吗?
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沟尾村(即今荔城区东阳村郊美自然村)仰壶祠有个信奉三教先生(即林龙江先生)的得道奇人,他白天很少出门,就在房中的蒲团上打坐,练气功,参悟身心性命之学。晚上他过海到西洪村与林龙江的门徒张洪都先生切磋心法,谈论参禅悟道之学,到深更半夜才返回仰壶祠中。有一天夜半时分海边渡船无人摆渡,因船工老婆生病,他早早收工,所以渡船没人开。他只好走路回家,当他沿海堤走到鳌口山地界,海堤路边有一间土地庙,庙中供奉大爷、二爷(俗称大兄、二兄)。他低着头往前走时,突然路中间站一个穿白长衫,左手拿根长长的竹烟管,右手拿一把白扇站在路中间挡住了去路,他往左边走,这个穿白衫的人就挡在左边,他往右边走,这个穿白衫的人就挡在右边。他百般过不去,只好往回走,回到张洪都先生住处。张先生问他因何又转回来,他把路上遭遇一五一十告诉了张先生。张先生对他说,你回去,如果再遇到他的时候,你就地打坐,口念密语,心存于腔子里。他就会坐下跟你学,这时候,你从他的鬓角拔根头发径直往回走,他会一直跟你走到家。
这位奇人就遵照张洪都先生的话去做,果然奏效。他到家后把这根头发放在门后烧开水的炉边,交代说:“每天清晨烧壶开水作为三教先生供茶之用。”从此以后,每天早晨不需生火烧水,就有一壶滚烫的开水给予三教先生供茶所用。而那壶开水就是那个大爷烧的。
有一天早晨,这位奇人要去西洪村同张洪都先生论道,路过镇前村边一片田地,当他走在田埂上要过去时,有一对年轻夫妇正在戽水,他们见是个蓬头垢面,长衫褴褛,脚穿草鞋的邋遢老人,就不予理会,继续戽他们的水。这个奇人无法走过去,于是,他把脚上的草鞋脱一只下来,在草鞋上画符作法,然后放到田渠中化作一条鲤鱼游来游去,那对夫妇停下手中活,到田渠中抓鱼,怎么抓也抓不到,于是,他们就把田渠两端用土堵住,把水戽干,发现哪有什么鲤鱼,只有一只草鞋。他们抬头看时,那个邋遢老人早已走得不知去向。这时他们懊悔莫及,不该以貌取人。这就叫“真人不露相”。
这个奇人要圆寂(逝世)时,显化给世人看。他挑一担竹篮子走到河边,打了满满两篮子的水,然后往仰壶祠中走去,很多人跟在后面看热闹。他走进祠后把门关上再也没有出来,过了两个时辰还不见动静,那些看热闹的人推举两位老者推门进去看个究竟。
当两位老者推门进去时,看到这位奇人端坐在蒲团上双目紧闭,似在打坐养神,走近仔细一看,他早已坐化归天了。
这就是用竹篮挑水的奇人的故事,流传至今。 (曾广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