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田古庵——圆智庵(一)
【发布日期:2016-10-1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圆智庵坐落在城涵古驿道上的三亭地方,俗称“三亭寺”,也叫“猿臂庵”,古属延兴里,距旧县城约三里许,今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莘郊社区郊东的荔枝带旁。据有关史料记载,圆智庵肇建于隋末,唐洗马黄咸重修,是原莆田县境内继凤山寺、广化寺之后建成的第三座佛教禅院,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有“兴化平原第一庵”之誉。
圆智庵为莆田北洋平原上最早建立的佛寺,信众与日俱增,香火渐趋旺盛。经过宋淳熙五年(1178年)、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的二次修建,寺院规模逐步扩大,面貌更加雄伟壮观。寺内供奉三宝佛、南海观音、十八罗汉等,威灵显赫,信众与日俱增,香火渐趋旺盛。。
元代中期以后,城涵驿道改由福清钟前过江口桥入莆田境,经涵江、新港、魏塘、东墩、郊下、莘郊、头亭进城。延祜年间(1314~1320年)挖成的沟通木兰、泗华二溪的“兰华汇流渠道”,作为城东、北的护城河;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兴化府扩城,新城墙即立于护城河之西岸上,北门“拱辰门”外,对早前在多处古烟墩废墟上先后建立的宫观寺庙,分别加以改造:“瞻阙亭”改成“北门五帝庙”,并挨其东侧新建“瑞云祖庙”,两庙廊庑相连,前方扩建戏台,合称“头亭”;“果满庵”改称“二亭”;“圆智庵”改为“三亭”;“祥应里坛”作为“四亭”;“灵逊庙”则称“五亭”;从北门到辰南地段,以砻石铺路,组成了城涵驿道上的“十里长亭”,直通涵江。万历四十年(1512年),知县李时荣拨款重建 “圆智桥”。新颖的石拱结构,精巧的桥栏石雕,风格独特,广受赞赏。同时,扩建“猿臂亭”,设置护栏石椅,构筑“聚星门”,由邑人书法家林民正书匾,石刻至今尚存。亭宽八米,长五十余米,上有屋顶遮盖,地铺长条石板,可同时容纳数百人避雨、聊天,深得民众欢迎。
明朝士子陈经邦,少年时代曾拜莘郊学究黄正中为师,日夕步行往返于城里庙前、北门头亭至莘郊中社,在“锦亭里书院”刻苦求学。他每天路过圆智庵时,都虔诚地点香磕拜,后来中了进士,当上国师,官居“礼部尚书”,仍然不忘恩师,盛情邀至京城,觐见万历皇帝,游览风光名胜,师生促膝谈心。良师益友,情深义重,在莘郊民间传为佳话。隐退返乡后,二人重游三亭寺,见圆智庵已被倭寇毁坏,残破不堪,便商议斥资予以重建。黄正中尽数舍捐出自家位于寺院四围的地产,陈经邦倾囊题缘、多方筹款,资助重修圆智庵,其富有特色的“回字形”建筑设计。在寺院东、西、北新建三排殿阁,增设佛堂,扩大寺宇,新塑五百罗汉,重漆佛像金身,使寺貌焕然一新。
清乾隆年间,纪晓岚的学生郑芷鹏告诉已升任礼部尚书的纪晓岚,莆田孝子郑文炳两度孤身一人千里寻父,从云南省背负父亲骨骸回乡安葬的感人事迹,纪晓岚听后十分感动,于是奏请乾隆皇帝,敕建孝子坊于三亭圆智庵东边的驿道上,以示表彰。据史载,孝子坊高约8米,通宽约6.5米,面阔3间,进深1间,仿楼阁式建筑。规模壮观,艺术精湛,令人叹为观止。乾隆皇帝御笔横坊:皇清敕赠文林郎两举孝廉坊。纪晓岚撰写联柱:“少寻父长负骸两度滇南殚子职,行格天书传世千秋道左合公评”, 竖立在孝子坊两旁,弥足珍贵。由于历史原因,孝子坊被拆毁,坊石散落圆智庵及莘郊村14处,计31块。其中乾隆皇帝手书的横坊石板、纪晓岚撰写的联柱石料均尚存;牌坊上字迹清晰,修复后堪为文物,均存放于圆智庵文物陈列室,部分坊石已移放“三清殿”内。该石坊系莆田历史上仅有的三座“孝子坊”(宋吴秉、明周鸣鸾、清郑文炳)之一。郑文炳一家的儒孝事迹,同“猿臂亭”两头所建的二座“贞节”坊,成为训导后人的社会道德教材组合,万古流芳,千秋垂范!光绪十二年(1886年),里人对圆智庵又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使三亭寺更显金碧辉煌,名声大震,成了一座古色古香、别具一格的佛门禅院。民国初年,圆智庵被改为学堂,接纳邻近莘郊、荔浦、长丰、濠浦和七步五个村庄的高小学生。 (李福生)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