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仙方言 点滴辨惑(二十五)
【发布日期:2016-10-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三十一 “扣觿” 与“kao ki”
中国古代讲究男女有别,内外有别,而且男主外,女主内。《礼记·内则》记载成年男子在外活动时,“左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这是与当时人们生活习惯、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帨”是去不洁的卫生巾、“刀”用以割物、“砺”磨刀石、“燧”可敲石取火。唐朝韩愈有诗句云:“愿君恒御之,行止维燧觿。”那“觿”是什么东西,做什么用的呢?
《说文》 :觿、佩角锐耑可以解结。《广韵》觿、(xi)户圭切,又许规切,平齐匣。古代解结之工具,用骨、玉等制作,形状像锥,后来也用作佩饰。
在社会生产力未发达的时候,要使物件牢靠不散开掉落,最通常是用绳索扣结。人们在扣结的时候,惟恐其不牢,尽量加固,环环扣结。以致到需要解开扣结时就增加难度,光靠人用指甲去解开是很难的。于是就有“觿”的出现。用骨或角或玉做成锥形的“觿”,既尖又硬,可以钻进绳结中间,挑开扣结,使解结松扣的活儿更省力、更方便。这个“觿”存在的历史很长了,《诗经·卫风·芄兰》中就有“童子佩觿”之句。“佩觿”本是成年男子之事,“童子佩觿”注解为“人君治成人之事,虽童子犹佩觿,早成其德。”所以古文中亦以“觿年”借指少年。
“扣”与“觿”组词,是笔者从莆仙方言中“容易”的反义词“kao ki”,联想起来的,音很相近,词义又很恰当,“扣觿”即用于解开绳扣的“觿”。用觿去解开很牢固的扣,也可意谓去做一件困难的事。所以莆仙方言把“扣觿”当做“容易”的反义词,不无道理。但愿这不是笔者的“想当然”。

三十二,谜语、廋、推约
“四角四角方,草索捆腰方。”这个莆仙特产食品“米粉”的谜语,几乎莆仙所有的儿童都曾猜过。琅琅上口,形象逼真,既通俗又饶有趣味。谜语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特色品种,广受群众喜爱。中华谜语历史悠久,古代称廋语,汉以前已有记载。《文心雕龙·谐隐》:“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迷也者,廻互其辞,使昏迷也。”谜语别名廋语。廋,隐匿也。不露真面目,让人猜测,像儿童捉迷藏一样,很好玩。
如此有趣的谜语,在莆仙方言中却起一个怪异的名称叫“tuuml;?”,连普通话里都没有这个读音。
这个“tuuml;?”的汉字该怎样写呢?笔者请教了好多位专家,有的说是木匠的刨刀。那音相同,莆仙称“tuuml;?刀”,也称“推刀”。有的说是“褪。”褪下伪装露出真容,音也相似。有的说是“套”,设下圈套,诱人说出真相,音也相仿。这些说法都有沾边的地方。
但,笔者还有一个另类的设想:tuuml;?是“推约”二字的合音。“推”的声母与“约”的韵母相拼而成。并且“推约”二字组词,意谓“推测大约是”。比如有个谜语要你猜,你思量一会说:“推约”是times;.每次都说“推约”,久而久之,“推约”就成了谜语的代名词。之后出谜语者,可以这样说:“我出一个lsquo;推约rsquo;给你猜”。
“猜谜”莆仙方言说是“you.tuuml;?”.有人写成汉字为“意套”。即意会其套。谜语这个小玩艺儿中间蕴藏着丰富的方言资源,等待我们去开发。 (王琛)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