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闲
吴日三故乡村貌。
吴家族谱中有关吴日三记载
吴日三祖上系明末人,来历为军户。军户是莆田明代人口构成的重要部分。
题记: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荀子曰: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从题记所引圣贤之言,约略可知,吴日三此人必有来历,且有文章可作。
吴日三是清朝年间常泰里人氏,具体出生地是今南川下甲吴家。那么,南川人对吴日三有些什么记忆或传说呢?
南川是今常太镇的一个建制村,位于东圳水库西南向尽处;当东圳水库水位达到海拔70米上下时,南川境域恰在莒溪来水与水库文水的交汇处。莒溪从九鲤湖下来,经古陂东流至狗仔陂(或为可畎陂,参见《兴化府志·户纪一》)与延寿溪汇合,继续东流,亦称延寿溪,其流域则是东圳水库淹没区的主体部分。莒溪从古陂到狗仔陂(下坊所在)这一段,把南川村一分为二,东岸由南向北的村落依次为垅头、顶埕、南垾、大垅;西岸从北向南,依次为下坊、对门、麻斜、上甲、下甲;即下坊与大垅对岸,垅头和古坡隔溪。
以往上了年纪的人不太知道“南川”,有些人虽然有所了解,也会出现“南昌”的称法。但是年轻人恰好相反,大部分都知道“南川”,但对“南垾”“漈兜”却不甚了了。
原来自古以来,莒溪把这里一分为二,东岸的代表村落是南垾,西岸则为漈兜。漈兜有时在书面上会雅写为漈川。或许是在建村(人民公社时期为大队)时,东西各取一字,于是有了“南川”之名。
吴日三便是漈兜人。漈兜实际上包括上述所列的下甲、上甲、麻斜、对门四个村落,以吴姓人数最多,还有岳姓、李姓等。
南川虽然被溪流一分为二,东圳水库建成蓄水之后,两岸往来先是渡船,后来建桥,但总体上关系还是密切的。所以,对于吴日三,全村人或多或少都有所听闻,并且在一定的场合,大家也乐意提起这位乡亲的大名。
兹据所闻,综述如下。
一、四轿六凉伞
吴日三少年时前往莆田县(府)城求学,挑着柴米,由漈兜出发约行一里,从石牌窟或槽磴(又名“走马磴”)过溪,沿着佛公前进入洋边,穿刘家厝巷,经熨斗、渔沧溪、龙桥、安福,进西门入城。由家乡出境第一站就是洋边刘家厝巷。
只身孩童经过陌生的乡村,与当地的孩童吵闹打骂自不可免。起初数次,吴日三遇到纠缠,总是忍耐让步,但是,久而久之,纠缠不断升级,日三实在不能再忍让了,但因寡不敌众,只能把遭遇向家人禀告。如此一来,本来孩子间的小事,就演变成了家长乃至乡村间的纷争,但是漈兜小乡,洋边又是必经之路,俗云“猛虎不敌地头蛇”,虽然有几次交涉,终无结果,最后还落得家人蒙羞受辱。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是日三在《论语》中受到的圣人教诲。面对这种境况,日三一咬牙一跺脚,狠狠地对洋边的乡人老幼说:若无四轿六凉伞,决不再过刘家厝巷。
原来,所谓“四轿六凉伞”据说是指中举人之后,衣锦还乡或出行时,朝廷规定允许的仪仗,即坐四人抬的轿子,打着六把凉伞。当然,为了显示威风,鸣锣开道、前呼后拥,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举人桥
吴日三发誓之后,回家禀明父母及族人,请求另辟蹊径,前往城里继续求学。
家人深受日三的志气感动,族人公议,决定在下坊北侧安柄前,新建一座简易的木桥。
延寿溪流经安柄前这一段,两岸石壁陡立,溪面狭窄,中间又有一块大石耸立,天然为建桥准备了桥墩。家族人在两岸和溪中间的石头上凿出凹槽,把杉木架上去,就成了又牢固又平稳的木桥。如今,当东圳水位下降,在安柄前靠下坊一侧的石壁上,仍然留存着二个宽一尺许,深约八寸的石槽,村里人指点说,那就是举人桥的位置。
新木桥建成之后,吴日三就绕道从坑洋一侧前往城里继续学业。
有志者,事竟成,功夫不负有心人。吴日三中举也在情理之中。
三、来的都是客
吴日三中举之后,四轿六凉伞的仪仗队果然就浩浩荡荡从洋边刘家厝巷经过。他没有显摆的意思,只是略微放慢速度,从轿窗里看了一眼驻足观望的人们,就继续前行,回家告祖。
一举成名天下知。洋边人获知刚刚过去的仪仗队,轿子里坐的就是当年常在这里遭遇麻烦的那个吴家小子。曾经参与闹事的小孩也和吴日三一样长大懂事了,他们害怕举人借官势报复,于是找乡中长老们商议对策。大家找到在外当官的刘进士,请他出面,官官对抗,以防不测。刘进士一听,呵责来人,指出倚仗官势欺人,不读书不明事理的恶果。来人唯唯诺诺,刘进士脸色稍缓,好言相劝,令村里人备办礼盘、红布、鞭炮等物,前往漈川,一则贺喜,二则赔礼道歉。
洋边一行人来到漈兜大榕树下,派头面人物到吴府门口禀报。有些人就建议给来人一点脸色,羞辱一番,以雪当年之耻。吴举人马上喝止众人说,来的都是客,自当以礼相待。又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则不惮改,何况当初大家也都是少不更事,何必睚眦必报?
于是,主客欢聚一堂,共庆功成名就。此后,漈兜吴家与洋边刘家友好往来,福泽后昆。
四、送亭
用心打石石成花,勤心读书会做官。古代士子十载寒窗,孜孜以求的无非就是功成名就,求得一官半职,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吴日三自当不能例外。
但是,吴日三中举之后所作的决定,让世人莫名其妙,又刮目相看。
按照朝廷惯例,封赐吴举人前往闽南某地为官,又加上下吴日三同姓同年认作兄弟的福建吴督的提携褒荐,莆田官府自不免趋附有加。然而,当吴日三接到朝廷任命时,根据当时律法所允许,以奉养父母尽孝双亲为由,辞官不就。
既然吴举人不愿为官,朝廷律法又不能追究,官府也只能听随其便。但是,既有举人头衔,又有吴督背景,莆田官府不能不有所表示。于是,官府决定,赐给吴举人从府衙的门口到西门的专用官道,并在庙前一带建造送亭一座,以彰其德行。当美教会建圣路加医院(后来的莆田医院)时,吴家主动无偿把送亭及其地块捐给医院,并且把整条官道归还官府。吴日三居家事亲之时,在起盖祠堂的同时,建起了一座村学,祠堂与学堂遗迹,今仍存焉。
现在莆田的志、史资料都难见吴日三姓名,但在南川人的心中口上,吴日三始终是一位令人敬重的乡亲。在合适的场合,人们总会提到他的姓名,并且不断地演绎出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