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莲花座石”“猴仙捅马蜂窝 ”“仙脚盆”和“碧沁池”四景成因
【发布日期:2013-09-2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仙门景区中的“莲花座石”是块近似鼓形的巨石,它位于峡谷溪涧中段,距离“仙门鹤洞”约100多米。该石高约2 ~ 3米,周围约8 ~ 10米,它高高地叠架于另外两块巨石之上,极像佛寺中的莲花座垫。相传是释迦牟尼佛降临仙门时所坐的座石,故称“莲花座石”。莲花座石西侧有一道涓涓清泉绕过座石,潴为一湾水洼,水流虽浅,但清澈见底,清凉如冰,经年不涸,这就是“仙脚盆”。仙脚盆中的清水流注入一个椭园形的石池,据说该池是仙人何仙姑为吕洞宾磨剑之用而筑的“碧沁池”。莲花座石下与另两块底座巨石叠架而成左右两个暗洞,各深约5 ~ 6米,称为“猴仙捅马蜂窝”。座石下石洞前依石作势,临池建有别具特色的“碧沁亭”,游人至此,一边仰瞻高耸庄严的佛祖座石,一边品赏清泉,息坐碧沁亭,面对清澄的碧沁池,真是心旷神怡,顿时忘却拾级登山之疲劳。
上述诸景集中一处,前后错落,高低有序,景致极美,确实令人留连忘返。
除“碧沁亭”为人工建构外,其他的自然四景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由于种种原因,地球内部产生了“内力”,它对地壳产生作用,促使地壳内的物质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运动之中。当地由于有一股巨大的南北向挤压力,它不但形成一系列东西向大断裂,形成了由西向东流淌的磨头溪。同时,这股南北向的力向南挤压的结果,还使磨头以南的山岭向东、西两边张裂,从而产生了一条南北向的张性峡谷溪涧,溪涧位于寺左,仙门景区的许多景点都有位于峡谷溪涧之中。张性河谷的边坡常呈凹凸不平而且宽谷、狭谷相间排布,前后相连,使河谷各段形态各具特色。莲花座石、猴仙捅马蜂窝、仙脚盆、碧沁池等正好位于一个宽谷的底部。莲花座石的岩石性质与“石分半”、“仙门鹤洞”、“双狮保口”等性质不同,它是寺南洋坑后山的岩石(属于南阳组第三段的岩石),受多方向的节理切割而成的方形块石滚落当地,被先落的两块巨石阻隔叠架而成。洋坑后山山体大,海拔高,降水丰富,此处又成一规模颇大的平缓谷地,所以地表流水能源源不断下注于宽谷底部,潴而成池,经年不涸,这就是“仙脚盆”及“碧沁池”形成的原因,至于碧沁池砌石且四周围栏是人工因势利导成景的结果,同时碧沁亭也是人工在自然“神力”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利用而成景,在这里再次体现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郑宗礼)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