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樵(1104—1162),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学者尊称夹漈先生。宋兴化军莆田县人。青年有志,苦学成才,深居山林,著书千卷,勇于创新。所作《通志》,是继司马迁《史记》后,又一部纪传体通史。郑樵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
矢志苦学 怀忠报国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三月,郑樵出生于莆田县广业里霞溪村。先祖郑庄、郑露、郑淑三兄弟来莆倡学,筑庐城南南湖,世称“南湖三先生”。父郑国器为太学生。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回莆时卒于姑苏(今江苏苏州),十六岁的郑樵徒步护丧归家。
郑樵继承深厚的家学渊源,慨然有读书志。于夹漈山构筑书堂,立志苦学。生活虽然困穷之极,寸阴未尝虚度。风晨雪夜,执笔不休;厨无烟火,而记诵不绝。[1]携饭囊酒瓮,与堂兄郑厚结伴,深居山林苦学。二人一觞一咏,累月忘归。或采松食橡(栎树果实),浇花种药,随渔狎猎,以古之贤仁义士为楷模,视山谷为名教乐地。不知冷暖,蓬头垢面,以至被亲朋视为痴人妄夫。
郑樵虽属田家子,因先辈熏染,志向远大。正如后来上皇帝书所言:“臣本山林之人。入山之初,结茅之日,其心苦矣,其志远矣。欲读古今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辅助)。如此一生,则无遗恨。”
为此,郑樵又走出深山,探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家贫无文籍,闻人家有书,直造其门求读。不问其容否,读已则罢,去住曾不吝情。寒月一窗,残灯一席,讽诵达旦,且喉舌不罢劳,才不读便觉舌本倔强。或掩卷推灯就席,杜目而坐,耳不属、口不诵而心通。人或呼之再三莫觉。”(《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他仔细考察士大夫家的古董器物、金石文献、图谱,为日后著述积累资料,并开阔了思路。
郑樵不但读世间文字之书,还重视读自然博物之书。他深居山中,与田夫野老往来,与夜鹤晓猿杂处,观察探究草木禽兽的情性。又与现有书籍的记载对照比较,订正谬误,以获得真知。他认为,大抵儒生家多不识田野之物,农圃人又不识《诗》、《书》之旨,二者无由参合,遂使鸟兽草木之学不传。主张把儒生与农圃人二者的知识结合起来。一日,郑樵得到一篇记录天象的《步天歌》,诵读后,又于素秋无月、清天如水之夜,长诵一句,凝目一星,不三数夜,一天星斗,尽在胸中。观察自然与诵读典籍相结合,获取知识,是郑樵读书著述的一大特色。现今夹漈草堂周边的曝书石、观星石,传说就是郑樵当年晒书、观天的遗迹。
郑樵于山野读书,胸中慨然以古人自期。每见史册高风亮节者,必读之再三,景仰追随其人。靖康之变,二皇被掳,金兵南侵,国势危急。郑樵身在山林,心念国事,终夜难寐。他效法古代贤仁志士,怀忠报国。与兄郑厚跋山涉水赴临安,持着天下安危大计,三进前枢密使宇文虚中府上,递书陈述报国之志。 曰:“然则(郑)厚也、(郑)樵也,何人也?仁勇人也,古所谓能死义之士也。谓人生世间一死耳,得功而死,死无悔;得名而死,死无悔。死固无难,恨未得死所耳!”(《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因宇文虚中当时已被罢职,不能引荐。郑樵报国无门,作诗叹道:“犬马存心虽许国,草茅无路可酬君。微臣一缕申胥泪,不落秦庭落暮云。”春秋时期,吴兵伐楚入郢都,贵族申包胥入秦乞师,长哭七昼夜后,秦伯终于发兵救楚。郑樵借此典表明报国无门的痛苦。
坚志修史 著书千卷
郑樵在夹漈草堂读书时,就已立下修史宏愿。其后又博览群书,广搜文献,既开眼界,又养学识,为修史著书打下坚实的基础。此时既报国无门,便归身山林,潜心著述。
郑樵学识渊博,治学兴趣广泛,著述计划宏伟,方法科学,步骤扎实。大体上是一段时间,集中研究一门学问,而后加以汇集,构建其辉煌的学术大厦。
大约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前,郑樵用十年时间治经旨之学,即研究儒家的《诗经》、《书经》及礼、乐学问,著有《书考》、《书辨讹》、《诗传》、《诗辨妄》、《春秋传》、《春秋考》及《诸经序》等。朱熹称赞《诗辨妄》见识高明,治《春秋》亦有独到见解。此后,又相继三年为礼乐之学,三年为文字之学,五六年为天文、地理之学,为虫鱼草木之学,为方书之学;八九年为讨论之学,为图谱之学,校雠之学,为亡书之学。前后历时三十年左右,完成四十多部著述。大约于绍兴十九年(1149),郑樵汇集已成的著作,并最终完成《通志》的著述。
据专家统计,郑樵著述共有九十八种,其中注明篇数、卷数的五十六种,六百又三卷,四百五十六篇;无卷数的三十五种,除去一些重复的,总计达千卷之多,与郑樵《上宰相书》所云“山林三十年,著书千余卷”吻合。[2]
清乾隆《莆田县志》记载,郑樵著作有经旨类七种,礼类六种,校雠类十种,谱系类五种,天文类五种,地理类四种,名物类二种,方书类六种,小学类九种,小说类二种,《通志》二十略等。
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有《通志》二百卷,《夹漈遗稿》三卷,及《尔雅注》、《诗辨妄》。即使这些,亦可以看出郑樵著述的宏大规模及其宝贵的学术精神。(未完待续)
注[1]郑樵《夹漈遗稿》卷二《献皇帝书》。以下引文,仅注篇名于文中。
[2]吴怀祺《郑樵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阮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