筶杯双岛(即东筶杯、西筶杯)地处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最北面的兴化湾中,是埭头镇的一个村,恰似一对“筶杯”展平在兴化湾上,相隔不到一里,相呼都能听到,相看也能认识是谁。
相传于千年前兴化湾中有两只龟精,经常兴风作浪,扰害渔民们的渔业生产,逼使人们外迁谋生。这事传到妈祖耳中,她心中十分生气,决心要除掉这两只妖精,为民除害。一天,她到兴化湾边,取出筶杯化作小船,自己登上,把两只龟精引出,龟精也化作两人驾着两船,想残害林默时,却被林默用筶杯变成两座小山压在海底。从此这一带风平浪静,许多逃难外迁的渔民也陆续回乡生产,过着安宁日子,而兴化湾中便添了两个小岛。在兴化湾中偏西,靠近埭头沿海、筶杯东边渔场,渔民们经常在此捕鱼,所以都把船靠在岸边上岛洗网、晒网。为了方便就盖房住上,慢慢就成一个村落,后来成立了自然村称筶杯村,埭头镇的村册写有筶杯村,莆田市的地图上也有筶杯。
筶杯双岛弹丸之地,出入非常不便,为何有人居住呢?因为他有诸多优越性。
1.靠渔场近:地处兴化湾中部偏西南些,兴化湾是个大渔场,每年清明节前后马鲛、刀鱼都来此交配放仔,兴化湾是木兰溪出口,湾底是层厚厚的烂泥浆,很容易着鱼卵,深度适宜,阳光取暖适宜,鱼卵在泥浆内免受侵犯容易孵化成幼鱼,木兰溪又源源不断地流来丰富的饵料,有利成长,所以渔讯季节筶杯至福清江阴壁头,满满都是渔船放绫,全天候24小时流水连续作业,食宿都在船上,所以筶杯岛是最近的陆地,就有人临时搭棚,后来逐渐演化成长久居住了。
2.安全、减负:筶杯犹如“世外桃源”可逃过兵荒马乱扰乱,也可逃过苛捐杂税等负担。
3.风光秀丽、气候宜人。
4.无蚊:鱼产旺季全岛腥味难闻,在陆地是蚊子最多季节,可是筶杯只蚊也无。当时我们下乡工作组要渡海去筶杯,都是把蚊帐寄托在鹅头。据说筶杯是蝙蝠穴,所以无蚊。
5.东筶杯吸取淡水难,但还够用。泉眼在潮间带之间,涨潮时在海水下面,退潮时才能取用。一个小小岛屿,房子盖得比香港还密,但没有高层的,最高就三层。一百多户,七八百人口,饮水煮饭外,洗网,染网用水要超过饮用数倍,涓涓之水,旱时群众排队挑用,奇的是还够用。筶杯人养成节约用水习惯,没有浪费一滴水,洗用过的废水,都留作灌溉农作物用。
6.人口户数偏少,西筶杯面积比东筶杯面积大、又平坦些且都是红土地,石头少,树林(相思树)多,水源多,有水田插秧种水稻。这里的村民都姓郑,人口只在10户~12户、60人上下徘徊,未知至今如何?
东筶杯一色姓吴,在男女婚姻结合上,女子想要嫁出岛,男子要从岛外娶回,要娶回一个能适应海岛生活的女子,难,但再难也要娶老婆,只有归功月老,千里姻缘一线牵。
东西筶杯相近不相连,不像南日岛原东西两岛后来连在一起成了一个岛,故称南日有东半岛,西半岛。又如湄洲,原有南岛、北岛,后来连成一体称湄洲岛,公路从北岛通向南岛有20华里。筶杯却东西不相连,东筶杯周围海岸有沙滩,西筶杯虽平坦、宽大,四周却无沙滩,海岸是陡直的。一次一艘运输船漏水进了半船,想靠在西筶杯岸边不致沉没,怎知岸边也是深水区,船越沉越深,只剩船桅露出一点,最后只好请大船来用起重机吊起。
7.“以船做路”这是海岛的特点,但没有固定的渡船,如果老婆要去娘家,丈夫要驾渔船送到鹅头,这时全村人都可以跟船走,不要船费,这是惯例。船到鹅头要回来时,若有人想搭船去筶杯,无论认识与否,都可以免费上船,这就是“以船代路”的由来。
8.重视文化教育,东筶杯有个公办小学,学龄儿童一般都去上学,西筶杯的儿童也来上学,但天天渡船不便,就私办一个小学,从涵江雇回教师,待遇从优,每月还用船送老师回涵江度假一次。渔场上有贩船,到各船去收集渔产品,天天都运去涵江出售,渔民只顾产鱼,不愁出售。要去涵江的人,天天都可随去,交通也算方便。
9.思想进步、性格开朗
1955年1月22日(农历十二月廾九)上午,我去筶杯做统销粮,让筶杯春节不缺粮,从鹅头下船去筶杯,海面上遇国民党敌机四架轮流扫射轰炸涵江至南日岛渡船,,因船上大部分是南日驻军,家属在涵江,要往南日保卫春节安全。敌机抛下四枚炸弹,渡船被炸起火,船上解放军也用枪扫射飞机,筶杯立即组织民兵驾船前去救援。当时在寒冬腊月,风寒水冻,跳下海的部队同志大部分冻僵,结果救活了一个教导员。在船上筶杯民兵把身上棉衣解开,把伤员抱紧在自己的怀中取暖,船驶回筶杯后经多方抢救,终于救活了他。这位民兵后来被选去出席全国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 (吴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