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王于洁:忍痛割爱威武不屈
【发布日期:2009-08-1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图为涵江二实小教师在闽中革命司令部旧址听革命斗争故事。

王于洁是闽中苏维埃政权领导人,兼任福建工农红军第二支队政委,是闽中女杰苏华的爱人、革命伴侣。
王于洁原名王定青,化名吴梅,外号阿狗。1901年3月11日生在仙游榜头一个农民家庭。他3岁时父亲去世,留下寡母孤儿,生活艰难。童年时,亲友和本族集体资助他念书。在莆田一中初中毕业后到坝下蔡亭小学当教员。1917年他组织仙游东区学生联合会进行反帝爱国宣传,开展抗捐抗税斗争。
1921年,王于洁报考进入北京高等警官学校。1924年,警官学校毕业后被派到将乐县当警官。不到2个月,他毅然弃职返乡,仍当教师。在友人的引导下,他参加了反帝反军阀的大革命运动,踏上了革命道路。
1927年冬,王于洁认识了莆仙早期的共产党人陈国柱。陈国柱肩负在仙游建党的重任,秘密住在王于洁家中。在陈国柱的引导下,他认识了社会,认识了共产党。此后不久,在陈国柱的介绍下,他在榜头加入了共产党,并随陈国柱到东西乡平原、兴太山区组织农会,发展党员。年底,中共仙游县委成立,陈国柱任县委书记,王于洁担任组织部长。他积极发展党员,秘密建立支部。
1928年5月中旬,王于洁到莆田广业山区的沃柄参加红军游击队,任莆田游击队指导员,和队长陈天章一起带领游击队进行英勇斗争,发展了武装,初步创立了游击根据地。
1928年底,上级指示陈国柱、黄经芳离开莆田,王于洁接任莆田县委书记,兼顾仙游工作。王于洁临危受命,冒险深入城乡,发展党的组织,开展城市地下斗争,指导农村武装斗争。
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入闽。在王于洁的指导下,县委机关迁往涵江,陈兆芳、吴承斌在沿海发动群众,组织农民暴动,建立游击武装。陈天章带领游击队在山区、平原积极出击,配合农村斗争。
1929年8月,省委通知王于洁到漳州任市委书记。1930年1月15日,中共省委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厦门召开,恽代英代表中央出席会议,王于洁代表漳州市委出席会议,会议传达六届二中全会精神。
1930年6月,省委调王于洁回莆田,担任管辖莆田、福清、仙游、惠安四个县的莆田中心县委书记。10月省委巡视员邓子恢到莆田帮助中心县委工作,向王于洁等介绍了闽西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和发展工农武装的经验。王于洁虚心地学习闽西经验,在莆田参照执行。在邓子恢的指导下,在沃柄虎井村会议上决定成立了闽中特委,同时决定整编红军207团和108团,组建福建工农红军第二支队。11月9日,在外坑村,正式宣布成立特委,王于洁任特委书记,兼任福建工农红军第二支队政委,随军行动。接着,闽中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在外坑宣德宫宣告成立,点燃了土地革命烈火。
1930年12月25日,反动当局纠集军队800多人,兵分三路向外坑疯狂进攻,苏区军民奋起反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红军遭到严重损失,政委陈天章和团长黄琬被俘牺牲。王于洁掩护邓子恢突围回省委机关后,坚持战斗在闽中。
1931年2月,王于洁到省委参加会议,总结了外坑苏维政权失败的深刻教训,大会通过决议为以后的斗争指明了方向。会上确定恢复中心县委建制,仍由王于洁任书记。王于洁回莆后,重建了莆田红军游击队,把县委转移到涵江。
1932年,王于洁与苏华在涵江结婚,这对领导莆仙革命斗争的“假夫妻”变成了志同道合的战友和伴侣。10月,王于洁被选为福州中心市委执委。1933年初经陶铸提议,王于洁调到福州中心市委工作。为了便于掩护,他要妻子一起去福州,并动员妻子将出生不久的孩子送人。他们忍痛割爱,将唯一的儿子送给了人家。11月底,两人到了福州,王于洁任市委执委兼兵运书记,苏华任秘书,负责抄写和接待工作。一个月后,临时省委在福州成立,王于洁为常委。1934年,由于形势变化,王于洁和苏华返回莆田,寻找莆田地下党。
1935年,王于洁到福清,找到福清中心县委,认识了黄孝敏、刘突军,两个中心县委合并成立了闽中特委,两支游击队合并,编成工农红军闽中游击队。
1936年6月,二支游击队在常太会师,改编为抗日义勇军第二支队,刘突军任政委,吴德标任司令员。
这一年,为寻找上级党组织,王于洁先后到厦门、上海,会见了爱国民主人士沈钓儒,参加了鲁迅先生的葬礼。
1937年2月,由于判徒出卖,王于洁、黄孝敏、潘涛、在梧塘洪度村被反动当局逮捕,并立即被送往省保安处。在福州监狱,国民党当局软硬兼施,威胁利诱,王于洁等威武不屈、坚持斗争。他声明:“自新是可耻的”,“我是堂堂正正的抗日义勇军,为抗日而死,无上光荣”。
1937年6月23日,国民党福建反动当局在福州杀害了王于洁等闽中特委5位爱国志士。王于洁牺牲时年仅36岁。 (陈宝柱 文/图)

分享至:
打印】 【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