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民
上小学时,我老怕被老师提问。可偏偏被提问最多的,还是我。那个时候我很傻,上课时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黑板。有一次,老师看着我,用手指做了个勾的姿势,我不知何意,也对着老师,把手指头勾起来,惹得全班大笑。老师只好苦笑着说:“站起来,回答问题。”我环顾左右,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不知所云地扒拉了一通,然后就去找地缝钻进去。
后来慢慢长大了,才有了对问题感兴趣。父亲给我买了一整套的《十万个为什么》,我从此在心里装下了一万个问题。初中物理课,我问老师:“电为什么会击死人?”老师说,就是因为触电。我没有继续问下去,赶紧回去翻《十万个为什么》。
必须承认,当时我在乡下接受的基础教育是有欠缺的,至少,学校没有培养我们“提问题”的习惯。比较一下,一个犹太家长,每天都会这样问放学回来的孩子:“你今天问了什么问题?”而我们的家长却总是这样问孩子:“你今天学了什么?”这就是差距。
南京大学潘知常教授在访问剑桥大学时,了解到该校的一些有意思的面试题,比如:“如果你明天醒来,发现你是一只蚂蚁,你会怎么做?”“你相信花园的尽头,存在仙女么?”“你怎么能确定月亮不是奶酪做的?”“如果我是一只喜鹊,你会怎么办?”
这些问题在我们中国,大概率是不可能出的。因为我们的命题只强调答案,比如大明王朝是哪一年建立的?康熙皇帝是哪一年生的?而西方恰恰相反,他们是强调问题的。
在一次面试中,有这样的题目:黄花岗起义谁打响了第一声?有三个选项:孙中山、宋教仁、黄兴。大家都说:当然是黄兴打响了第一枪。接下来第二道题是:黄花岗起义谁打响了第二枪?那就不敢说黄兴了,只能在孙中山和宋教仁之间选择。谁知道紧接着第三道题是:黄花岗起义谁打响了第三枪?大家更不敢说黄兴了,依然在孙中山和宋教仁之间选择。最后公布的正确答案是:黄兴同学一个人开了三枪。这样的考试题,究竟有什么用?
为什么中国只强调答案,西方则强调问题呢?这就涉及到如何去培养学生的问题了。潘知常教授认为,如果说学生是一条鱼,那么有两种模式:一是“卖鱼”模式,就是把学生当作“小镇做题家”,向他们提供答案,这是提供“知识”,而知识是不包含眼光和视野的;二是“养鱼”模式,就是教学生以智慧,让他们有眼光和视野。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是“鱼和市场”的关系,而是“鱼和水”的关系。我们要做“养鱼”的人,而不是做“卖鱼”的人。
我曾经在为家乡母校中学生做的一次讲座中提到:问题永远比答案重要,智慧永远比知识重要,情商永远比智商重要。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人的一生,至少必须学会两样东西:一是经历痛苦;二是会提问题。1920年代,维特根斯坦放弃哲学研究到奥地利的一所乡村小学去教书,就是想以教学的痛苦克服他思考哲学的痛苦。有人认为他的成功乃是“因为他的痛苦”。痛苦的确造就了维特根斯坦的所有能力,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善于提问题,因为所有的答案都藏在问题里:想要答案,就得会“提问”。
数年前,我到波兰作了一次学术考察,在克拉科夫市看到一群中学生在老皇宫前参观,有人告诉我那是在上历史课。他们不用教材,直接进行现场教学,学生可以现场提问题,老师现场解答。我想,这样的上课方式不就是摒弃了课本里那些“无趣的部分”么?
“无趣的部分”是曹原提出来的。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英国《自然》杂志遴选2018年对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人物时,中国95后学者、22岁的曹原,以对石墨烯超导研究获得重大发现,登上《自然》年度人物榜首。
曹原青少年时期异于常人,18岁就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前往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发表了两篇关于原子厚度碳片层奇异行为的论文,开启了物理学一个全新领域。曹原承认自己的情况有别于常人,但他说自己并不特殊,他也是用了四年时间读完大学本科。不过,他说出了一句令人惊叹的话:“我只是跳过了中学里一些无趣的部分。”
曹原的所有兴趣在于不断动手,不断“试错”,这是他觉得“有趣”的部分。那么,什么是“无趣的部分”呢?曹原没有明说,但从他的奇特思维模式中,可以看出我们现在的中学里那些“无趣的部分”,就是无法“试错”、无法去做“不确定性”的东西。
在应试教育里,我们为什么不能跳过那些“无趣的部分”呢?思维一旦固化,就提不出“问题”来,也就谈不上创造性,更谈不上审美和审智。
善于“提问”,是一种能力。新制度经济学和法律经济学奠基人科斯,有一次在伯克利大学做讲座时,有同学向他提了个问题:“怎样才能提出一个好问题?”科斯素以会提问题而著称于世。那么,科斯是怎么回答呢?他用手指了指地面——遍地是黄金,只要你向下看,不要总是把眼睛盯着黑板和书本,盯着别人已经告诉过的东西,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
其实,现实中的许多问题都在我们的鼻尖下面,你能够去发现它们么?乡下一个九岁的放牛娃,过着单调而窘迫的生活。有一天,他一边放牛,一边在石板上歪歪扭扭地写了三行字:“太阳升起来了,太阳落下去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好呢?”——这就是他的问题,是落在地上的问题,是他对生活的追问。
当比尔·盖茨每天抱着那套《脑洞问答三部曲》时,他是不是也想到爱因斯坦说过的那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呢?
2024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