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凝聚力量,奋斗铸就伟业。
近段时间以来,广大政协委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福建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指路引航,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大家深入学习、畅谈体会。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体学习、一体思考、一体落实,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建言献策,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莆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政协委员、仙游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朝阳说,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提出的战略指引、指路引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针对性。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员,我更加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提升文化影响力要在各个层面各个层级共同发力,作为文艺界政协委员,要做好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加快筹建“非遗展示馆”;要做好以文化人的文章,开展理论宣讲、理论征文活动,举办宣讲比赛、短视频创作展播等,让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做好“文旅融合”的相关活动,持续打响“有一种旅游叫仙游”文旅品牌;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
仙游县政协常委、福建大老古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忠洲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农民会有更加火热的生活。作为一名农业界别的政协委员,我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努力在农产品供给方面、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加强公司品牌建设,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让莆田的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广生态种养模式,进一步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荔城区政协常委、福建省集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黎茂成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全面提升了福建发展的方位层次、境界格局,指引福建感恩奋进、再启新程。作为工商联界别的委员,我倍感振奋、倍增信心。下一步,要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的重要要求,立足莆田鞋服产业,主动担当作为,在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上下功夫、敢闯敢试,让自身企业更好地对接市场、创新发展,为莆田鞋服产业转型升级作出贡献,使莆田鞋服传统产业优势得以巩固,“莆田鞋”品牌好感度、知名度进一步扩大,能够塑造产业更优更强发展新优势。
城厢区政协常委、民盟城厢总支部主委、民政局局长方碧娴说,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三年再次来闽考察,亲切的话语、殷殷的嘱托,为福建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汇聚起奋进的磅礴力量。我要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工作核心,坚持“扶危济困 扶弱助贫”,用心帮扶低收入人群、困境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贴心服务老年群体,丰富老年设施供给,努力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要将思想伟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理论学习和吸纳人才为抓手,建强建优组织队伍,为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力量源泉和智力支撑。
涵江区政协常委、区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外事委主任苏振宇说,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调研,为福建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指路引航,在福建发展历程中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要认真领会精神实质,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结合实际工作,把贯彻落实体现在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上,体现在干事创业和责任担当上,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民主监督,为全区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涵江实践贡献力量。
秀屿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柯庆云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内涵丰富,为福建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指路引航。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密结合起来,深刻把握专门协商机构职责定位,坚持把做深做透调研工作放在首位,选准课题高质量协商、高水平建言,更好服务党政决策,回应群众期待,让建言更加务实管用,既见“时效”更显“实效”。持续发挥政协联络组、委员工作室和“约你协商”议事室等平台作用,确保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不断线、履职不断档,助推更多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举措落地。(时报记者 郑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