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高跷艺术绽放传统魅力
【发布日期:2024-11-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本报讯“快看,踩高跷的来了!”“他们怎么这么厉害,都不会摔倒呀!”

日前,在莆田黄石镇东山村举办的一场巡游踩街活动吸引了上千居民和游客沿路观看。其中,来自黄石登瀛高跷艺术队的高跷表演,成为全场焦点。他们在村道上稳健行走,展现卓越平衡与协作技巧,赢得观众纷纷拍照留念,孩子们也跟着高跷队兴奋地跑来跑去。

黄石登瀛高跷是莆田市的传统舞蹈,2009531日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它发源于梅妃故里黄石镇,已有千余年历史,最早可上溯到唐朝,盛于明清,鼎盛于清末民初。其表演形式受唐玄宗时期的唐朝宫廷教坊歌舞影响,同时也杂糅了莆仙戏曲的舞蹈、武术、杂技等民间艺术,动作高超、惊险、幽默,步法奇特,造型夸张。

据队长朱智林介绍,目前这支高跷艺术队,成立于清朝后期,目前由30多位表演者和20多名后勤人员组成,平均年龄23岁,其中最小的演员只有10岁。他们身着色彩斑斓的传统服饰,扮演神话神仙与古代英雄,木跷高度从1米多到2米不等,表演内容不断创新发展。

此次巡游,朱智林扮演一位老太婆,以节日赏灯出游为主题,大量运用跳跃动作,营造欢乐氛围。

“尽管时代在发展,但我相信传统不会黯淡。”朱智林笃定表示,“传统文化的力量无限巨大,我们高跷队队员全凭对高跷的热爱自愿加入。”他表示,为确保最佳状态,队员们每晚在村里寺庙门口训练三四个小时,尽管面临安全性和身体条件限制等传承难题,但仍坚持自愿参与。

朱智林透露,前几年,这支高跷队曾一度解散,现已恢复训练和表演,并期待政府在非遗项目传承方面的支持,希望通过宣传吸引更多人了解高跷。

他强调,高跷队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将继续传承这一独特艺术,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  (陈馨 陈睿佳)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