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仙游扁食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4-10-2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林成彬

 

 

 

 

日前,泉州六胜塔景区和石狮龙美龙清堂迎来了莆田东汾五帝祖庙皂隶舞团队精彩绝伦的表演。此次表演,不仅充分展示了莆田独特的非遗文化魅力,也为泉州的文化旅游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天上午,东汾皂隶舞团队身着传统服饰,手持各式道具,在六胜塔景区内进行了精彩的表演。六胜塔,又称“万寿塔”,俗称“石湖塔”,是典型的元代建筑物,历史上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航标。如今,它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皂隶舞团队的到来,为这座古老的塔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表演中,皂隶舞以其独特的步伐和韵律,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秘展现得淋漓尽致。皂隶舞表演时动作孔武干练,队形明快简洁,伴奏铿锵有力,属于舞傩范畴。乐曲古朴,舞蹈内容丰富,形式严谨。舞者们手持杖,步

伐稳健而富有韵律,仿佛穿越时空而来的古代使者,将皂隶舞的古老韵味展现在观众面前。特别是“编辫脚”“甩竹杖”等经典动作,更是引得观众阵阵掌声。

随后,皂隶舞团队又赶赴石狮市蚶江镇水头洪尾龙美龙清堂进行第二场表演。在这里,皂隶舞团队再次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当地民众专程为看皂隶舞而来,泉州市民许自贤紧跟着皂隶舞队伍,时不时拿起手机拍摄录像,他感慨地说:“第一次看见这样的舞蹈,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古朴神秘,像是从远古走来的舞蹈,让人既震撼又心生敬畏。”

非遗传承人詹俊贤介绍,开道表演是皂隶舞的重要内容,八名皂隶排成两纵队,表演时两两相对而舞,如左边队列的往左转身跳半圈,右边队列的则往右转身跳半圈,队形由面对面变成背对背,接着再各自跳转回面对面,如此反复相对而舞;前后方向错开而舞,即一三排向里,二四排向外,形成前后错落队形。以摆为主,以跳为辅,皂隶舞以身体的左右横摆,竹杖的上下摆为主要动律,因此皂隶舞也被称为“皂隶摆”,脚底步伐主要是盘腿跳,皂隶们右手持竹杖,左手呈虎爪手,双脚膝盖微曲,体态松弛,其主要舞姿动态为盘腿跳、左右摆、上下摆、左右望、前后跳等,身体配合手势和脚步做前俯后仰。皂隶舞的表演时长比较自由,根据乐队演奏时长而定,可以无限循环,也可以随时停止,但一般表演一次至少跳行三十六步止。服装配色和《周礼·夏官》中方相氏的“玄衣朱裳”相契合,服装整体感觉简洁利索,下摆开片处理方便舞动,也是古代衙役骑马的便服。皂隶舞服饰的特色之处在于表演者脚上的古老草鞋,草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就已经出现。

此次东汾五    仙游小吃扁食十分有名。

其实,上一辈仙游人喜欢把扁食称为“便食”,因为食用方便,老少咸宜。

在古时农耕时代,扁食可算是一道精美高档的美食。

仙游扁食的起源难以考辨,据传是晋代衣冠南渡时,仙游先民从中原带来的一种美食。中国馄饨,即扁食的别称,始于汉代,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民间也有一种说法:汉代何氏九仙从安徽淮南王刘安的王宫中,学到了扁食制作技艺,并在他们来到九鲤湖炼丹时,把此艺传入仙游。

仙游扁食在漫长的传承历史中,精益求精,把一碗扁食做到极致。

精粉面片为皮,精肉细末为馅,骨熬高汤作汤,煸香葱油增香,陈年香醋提味,让人在品尝之时,舌尖的味蕾乐开花。

仙游民间自古重教兴学,很早就把扁食作为一种尊师美食。据说宋代时麦斜书院办得很成功,莆田汀渚书院院长林仲安前往取经。他发现了麦斜书院每天夜里都会为读课的老师做一碗喷香的扁食做夜宵,原来尊师全在细微处,唤得真心育桃李!林仲安看到此景,悟得此理,心想,仙游扁食不过是面包肉,我要用更高档的肉包肉扁食来尊师,汀渚书院会办得更好吧!他回去后,精心研制出一种燕皮扁食,专供书院的老师们做夜宵,书院果然变了样,五年中培养出七个进士。

仙游扁食作为一种传统美食,在当今更是融入中华美食圈。一批高智商的仙游人,在二十几年前就打造出一个“千里香”的仙游美食大品牌,用一粒小扁食,造就了一个大产业,先从广东、上海起家,逐渐走向全国,缔造了千余家“千里香”品牌店,形成一个扁食王国,上万人因此有了就业岗位,千万人享用了这种美食。

仙游扁食的核心制作技艺为选料、加工、包制、熬汤、煸油、加油添醋等工序。具体如下:

一、准备扁食馅料

选新鲜的猪前腿肉或后腿肉,洗净后按比例加入盐、虾米后手工剁碎,剁好的肉末中按比例加入香油、葱花、姜片、五香粉、酱油等调味剂后搅拌,搅拌到馅料均匀后静置入味。

二、扁食皮制作

把面粉、水和盐按比例搅拌均匀,反复揉搓后压成约0.5毫米的薄片面皮,叠好切割成7厘米左右的正方形方块,用筛筐等容器成叠装好盖上半干的湿布保湿保鲜。

三、包扁食

左手托扁食皮靠近馅肉盘前方边沿,右手以一支筷子沿盘子边沿入筷拔馅向盘沿左手所托扁食皮中,左手掌捏皮右手抽筷,十来秒间一个完美如元宝状的扁食就包好了。

四、煮扁食

煮扁食的汤是用猪筒骨汤大火煮开,小火熬制,熬至汤白浓香。高汤煮开后投入扁食小火煮三分钟左右,待一只只扁食浑圆饱满地浮起后捞出,盛入加了葱油、酱油、料酒以及祖传秘方的碗中,扁食犹如元宝,又如菊花,光泽透亮,粉嫩晶莹,浇上高汤,撒上葱花,一碗下亭凤珍扁食就完成了。

五、品尝

在放着味香的扁食碗中,加入半勺白醋,用汤匙轻轻搅拌,让各种调味充分融合,用汤匙舀起一只扁食送入口中,轻轻一咬,内馅饱满,清香可口,汤鲜馅美,回味无穷。

以田坅底来古扁食、鱼和顶扁食、榜头下亭扁食为代表的非遗小吃,在莆仙久负盛名。

仙游扁食制作传统技艺于2023年列入仙游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非遗保护工作十分到位。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