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6日,城厢区灵川镇太湖村的盐碱地上,一片1.8米高的巨型稻傲然挺立,放眼望去,巨型稻粗壮挺拔,穗长粒多。沉甸甸的稻穗儿已经开始泛黄,稻谷的颗粒数是常规水稻的2倍多。技术员正在查看收割前的水量控制情况。
巨型水稻“巨丰8号”是一种新型水稻,特别耐盐碱,稻秆较粗硬实,抗病性、抗倒伏性强,每穗儿能达到400至800粒,产量较高。莆田市巨禾良农业有限公司于2023年从中科院引进试种,在灵川镇太湖盐碱地首次成功试种约6.67公顷。太湖村原有的撂荒盐碱地并不具备耕种条件,通过开展统防统治等多项措施治理后,近25公顷撂荒盐碱地已逐渐变为适种良田,巨型水稻也得以试种成功。为扩大试种规模和经济效益,该公司已投入100万元资金,大力建设农田灌溉系统、基耕路等农田基础设施,科学管理,确保取得更好的收成,并计划扩大种植面积。
“通过这两年盐碱地的试种,我们觉得8号巨型水稻更适合盐碱地的种植。这里的盐碱地,需要3年的时间改造,按今年的长势来看,大概亩产在1000斤以上。我们公司今年计划增加撂荒地和盐碱地的种植面积,同时,通过自己技术的跟进以提高亩产。明年开始,灵川镇大概要在30多公顷盐碱地种植巨型水稻,整个莆田市要种植约66.67公顷到133.33公顷的巨型水稻。”莆田市巨禾良农业公司总经理彭惠群介绍着。(时报记者 凌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