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探寻新县之美
【发布日期:2024-07-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邓建庭

 

 








周末,阳光、温度,一切都刚刚好,我们开启了“新县行”。

说起新县镇,朋友们耳熟能详的主要有两个东西,一是夹漈草堂,二是新县方糕。新县镇还有城隍庙和文峰宫。新县,不是一个简单的山区乡镇,等着我们去遇见。

上午9点左右,车到新县镇,我们便想去体验新县方糕制作。新县方糕文化体验馆设在步云书院内。步云书院有近千年的历史,为新县人黄中庸所建。黄中庸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院原名“步云书舍”,为他研究经史和教读子弟场所,后来求学的人增多,改称“步云书院”,福清、永泰、仙游等地的人也来就读。黄中庸之孙黄彻也曾在这个书院就读。

黄彻特别喜欢李杜诗篇,传说黄彻曾梦见李白到书院,后来他就在书院供奉李白,尊称其为李大仙师,也就是书院里的李白庙。据说全国只有两座李白庙,一座在四川李白老家,一座在新县镇。

步云书院旁就是莆田三中旧址,莆田三中现在在市区,据说莆田三中里的图书馆也取名“步云书院”。

参观完步云书院、李白庙,我们步入新县方糕文化体验馆。新县方糕有“文化糕”“学问糕”之称,方方正正的形状,寓意做人要“方正不阿”。据说宋朝理学家朱熹曾去拜访郑樵,与郑樵谈学论道时,品尝了新县方糕,对方糕的美味赞不绝口。 
 


 

 

新县方糕制作共有18道工序,非遗传承人一一演示给大家看,大家饶有兴致地动手包起方糕,并迫不及待地品尝蒸笼里刚出笼的热腾腾的美味方糕。在新县品尝从蒸笼直接到嘴里的地道美味,大家很是满足。

品尝完美食后,我们驱车到夹漈草堂。夹漈草堂在夹漈山上,山路不宽,有些弯绕。夹漈草堂负责人余剑明已经在草堂门口的停车场等我们,他呼着我的名字在找我。

余老师自豪地向我介绍,我国历史上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的,除了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是咱们莆田郑樵在夹漈山上草堂编写的《通志》。《通志》是自《史记》之后,现存的又一部纪传体通史性著作,涵盖天文、地理、人文等方方面面,堪称世界上第一部百科全书,与《通典》《文献通考》并称“三通”。

一个人不求功名,历尽坎坷,耐得住清苦,在山林草堂著书三十载,其精神值得万世称颂、景仰。

夹漈草堂旁有很少见的方竹,和新县方糕一样,方正不阿、堂堂正正。草堂梁上未上漆却不朽,不打扫却一尘不染;草堂旁边高的树很多,但草堂屋顶上,未见一片树叶飘落其上,十分神奇。郑樵所著之书,天下称奇;郑樵之精神,也是天地可鉴。

洗砚池从龙头流出的山泉水,逐级流向八卦形、圆形(代表“天圆”)、方形(代表“地方”),分别为饮用、洗菜、洗笔,可谓循环利用,郑樵思想之先进由此可见一斑。山上还有出米石、占星石等,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莆田茶历史悠久,唐宋间曾作为贡茶进贡皇宫。余老师说:“当时贡茶214担,其中新县一带的山区占了200担,仙游14担。作为贡茶的郑宅茶,具体是在哪里,至今没有定论,有说在仙游,有说是华亭郑庄,也有说就在郑樵的草堂所在的夹漈山上。”余老师坚定地认为这贡茶郑宅茶的产地就是指新县,因为山上有发现古茶树,而且郑樵还写过一首诗《采茶行》,提到“安得龟蒙地百尺,前种武夷后郑宅”。

《采茶行》全诗为:“春山晓露洗新碧,宿鸟倦飞啼石壁。手携桃杖歌行役,鸟道纡回惬所适。千树朦胧半含白,峰峦高低如几席。我生偃蹇耽幽僻,拨草驱烟频蹑屐。采采前山慎所择,紫芽嫩绿敢轻掷。龙团佳制自往昔,我今未酌神行怿。安得龟蒙地百尺,前种武夷后郑宅。逢春吸露枝润泽,大招二陆栖魂魄。”

参观完夹漈草堂,我们在山下吃午餐。我特意建议上一道山里炝粉,这炝粉不是炒粉条片,也不是面线糊,而是庄边等山里人家婚宴必上的第一道大菜,地位正如平原人家婚宴的焖豆腐。朋友说,这炝粉准确的名字应该叫“搅粉”,是把淀粉放进锅里搅煮而成,煮法很特别。

本次“新县行”,我们还特别邀请了两位新县山里小朋友,和城里来的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做方糕,一起吃午餐。

此次“新县行”,给我们留下了难忘而又深刻的印象……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