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民
说蛋,肯定要说到吃蛋,我是俗人一个,免不了要说到吃。
吃蛋一直有许多的习俗,比如端午节要吃蛋,过生日要吃蛋,接待客人要吃蛋,订亲结婚要吃蛋,孩子满月要分蛋……“无鸡蛋,不端午”,小时候一直盼望着端午节到来,许多穷人家的孩子到了端午节或者过生日时才有蛋吃。小学二年级那年端午节,邻居一同学在口袋里装了两个水煮蛋到学校,上课时趴在课桌下面偷偷地吃,被女老师发现了,把他叫到讲台前,将另外一个蛋“没收”了。他边哭边嚷,一头就往身怀六甲的女老师肚子上撞去,差点酿成大祸。
国人尚礼好客,客人来访,必煮蛋待之,以示友好和圆融。吃蛋其实是有规矩的,尤其做客,无论多少个蛋,客人一定得在碗里留下一个以表谢意,如果全吃光就显得缺少教养。我大学毕业后不久,被同班一位新郎官拉去当伴郎,一大早没吃早饭就赶到他家,见端上来一双荷包蛋,饥肠辘辘,几大口就干掉了。接亲的司机附在我耳旁小声说:“这蛋只能吃一个。”这下糟了,咋办?司机说,他那份都还没吃,就拨了一个到我碗里,可怜跟我一样饥肠辘辘的司机,看着那个蛋直咽口水。当伴郎竟然有这么多规矩,我赶紧跟着司机“逃”了回来。新郎官到处找伴郎,伴郎却已经躺在床上呼呼睡回笼觉去了。
后来,我被新郎官同学狠狠骂了一顿,记得骂声里就有:“你这家伙,瞎扯什么蛋呢?”我心想,我不是去“扯蛋”,而是认认真真去吃蛋的——这就是我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当了个“扯蛋”伴郎的经历。
我的发小肚肚早年去当兵,请了个探亲假回家相亲。相亲当日,准丈母娘煮了六个荷包蛋,他狼吞虎咽没几下就全下肚了。准丈母娘看着空碗,扑哧笑了一下:“这家伙可真能吃。”准丈人大腿一拍:“能吃就能干活!”后来,女朋友对他说:“我都还没同意呢,你就把蛋全给吃光了。”他拍了拍滚圆的肚皮,半开玩笑地说:“蛋都吃了,你还想不答应,没门,扯蛋去吧。”扯蛋扯蛋,终于,他还是把女朋友“扯”成了军嫂。
我中学的一位女同学也是军嫂。据说在成为军嫂之前,她坐上同学的自行车,带了一篮子鸡蛋去见军人男友,不料途中自行车磕到一石子,车倒,篮子落地,蛋摔碎了一大半,一地留黄。她一边捡起没被摔破的蛋,一边嘴里嘟哝着:“完蛋了,完蛋了!”呵呵,那不叫“完蛋”还能叫什么?关于吃蛋,最让人揪心的,是电影《隐入尘烟》里马有铁吃蛋服药的情节。马有铁一辈子只吃过一个鸡蛋,那还是妻子曹贵英生前给他留下的——他吃蛋不是为了压下喝农药的苦,他只是想告诉妻子贵英:这个蛋我吃了。临终前,他把所有欠下的债都还清了,包括借的十个鸡蛋,然后把跟随他一辈子的驴也放生了。他放生的不是驴,是他自己;他庄严地、充满仪式感吃下的不是曹贵英的惦记,而是如同鸡蛋一般的生命最终的句号。
几位博士有个聚餐的机会——为教授过生日。按照习俗,照样有一份蛋和面,这当然是教授的专属,他丝毫不客气地把蛋和面给解决了。一位女博士看得津津有味,突然提出:“其实我也想吃蛋。”可是来不及了,教授已经一口把蛋咬了大半。一位男博士不慌不忙地扔出一句:“应该把蛋黄掏出来给女博士吃。”众人哑然——这里面有什么样的观念颠簸呢?
教授觉得这里面可能有玄机。这种玄机或者就是一种观念衔接着另一种观念,相遇在某个知识点的交叉路口,最终触发了一个中心理念,这就是:掏出蛋黄就是把“心”掏出来——这个观念一经提出,众人一片哗然。那时,年轻的博士们都觉得,过生日的教授无论岁数多大,都会有一种腼腆而乖巧的气质,他的眼神迷离恍惚,对周边的言语行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适应性,从而不敢轻慢,甚至无所适从。对于眼前的哗然,教授已经没有了平日里那些幽默风趣的言语。他必须承认,蛋黄相当可口。不过这句话他终于没有说出口——因为女博士虎视眈眈的尖锐的眼神,早已经穿透了蛋黄——这是什么“蛋黄”呢?
蛋黄就是蛋黄,而蛋黄的外壳无论是原色还是被染红(比如孩子满月的红蛋),都表达了一种情愫。然而,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意外的误会或者偏差,比如方言之魅,其间透露出来的文化基因正好表明了某种文化传承。一次,一位老乡朋友添了个外孙,满月了来我家送红蛋。路上遇到我的一位邻居,他也顺手给了两个:“给你连个(两个)混蛋(红蛋)。”弄得我的邻居一直不敢伸手接。红蛋到了莆仙人嘴里就成了“混蛋”,实在是境界全出。所以我一直觉得,莆仙话可能是闽地方言一块顽强的飞地,它的发音方式奇特,气流从大牙与舌头之间挤出而形成的辅音,听起来就觉得说话的人怎么如此费劲。然而,在这种特别的文化传承体系里,蛋的发音“红”“混”不清自然也就让人所理解所接受了。
说蛋,说来说去,为了一个“舌尖上的安慰和快乐”,竟扯出了这么多“蛋”——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扯蛋”或者“扯淡”——尽管这两个词的词义有所不同,但在调侃和戏谑这一层面上,它们又有相似的含义。人类为什么要眷恋吃蛋呢?或者是为了圆融,或者是为了友情,或者是为了平安……但无论如何,口腹之乐不算是什么特别过分的欲望——因为只有吃,才是人类的第一天意——无论吃蛋,还是吃别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