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东汾皂隶舞
【发布日期:2024-03-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詹海伟 沈丽琼

 

 

 

蔡昊/ 

  

 

俞珊/

 

 

 

蔡昊/

 

 

 

俞珊/

 

 

 

蔡昊/

  

每年正月二十的五帝巡游闹元宵活动,东汾五帝祖庙广场都会上演古朴神秘的非遗皂隶舞,吸引许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看。皂隶舞又称乡人傩,是跳傩的主要表现形式,原为驱鬼逐疫、驱邪避灾、祭祖、祈福的仪式舞蹈,寄托着民众祈祷来年平安的美好愿景,后逐渐发展成为迎春纳福、祈福迎祥的元宵活动。皂隶舞流传于莆田多个村庄,传播面广,是莆田民众喜爱的民间舞形式,也是迎接五帝神驾的重要仪式。皂隶舞于20095月入选福建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起源及表演形式

 

皂隶舞,是由西汉时期的傩舞演变而来。城厢区灵川镇东进村的东汾皂隶舞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818年,距今有1206年历史,当时有四人跳大傩驱逐疫鬼,被叫做方相四人(狂夫四人)。据东汾五帝祖庙现存的省级文物《五帝宝经》序文中记载,唐宪宗元和十三年,莆田沿海发生瘟疫。当时医疗条件差,没有现代大面积的消毒技术,也没有科学的认识,古人只能用草药偏方进行治疗,疗效不佳时,便认为是鬼神引起的。而当时方相的鬼神被认为擅长于驱逐瘟疫,他们头戴冠及面具,身披动物皮毛,着草鞋,跳大傩驱逐疫鬼,面具有四色,分别代表着四季鬼神。古人认为每个季节均有疫鬼,于是每年均会举行驱逐疫鬼的傩仪。其中最具古老特色的就是皂隶八卦舞,据非遗传承人詹建洪介绍,皂隶八卦舞是由伏羲天罡八卦步演变而来,以太极八卦的八种卦位和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为定向进行表演,以表达对天地的敬畏和对神灵的祈愿。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汾五帝庙正极殿内至今保留着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所绘制的皂隶舞动作壁画,距今已有325年历史。

这种驱逐疫鬼的傩仪,吸取了戏曲、乡村民俗等元素,经过漫长的演变,到了明朝初期,成为皂隶服饰装扮的皂隶舞(皂隶摆),但是面具、草鞋依旧保留着最原始的样式。明初古人认为皂隶是由人成神,比较通人情世故,因此,代替了古时的方相四人(狂夫四人),成为了莆田独有、古朴、神秘的皂隶舞(皂隶摆)。

东汾皂隶舞历史悠久,始终保留着中华黄帝时期嫫母形象的傩面具以及草鞋、夏禹的舞步、西汉时期傩舞以及唐时期军傩的舞姿、明初的皂隶装束,延续着其草根文化的命脉。皂隶舞古朴且动作简单,表演时有严格的傩律,跳皂隶舞的人每个动作都必须遵循方、圆、扁、仄的动律。是指跳皂隶舞的人手指上的动作要做得方正有棱有角;是指转圈,表演者在跳皂隶舞的时候所有的动作中转圈只能转半圈,或者原地转圈,而且上半身必须保持平稳;是指表演者在转身时,面向一定要清楚;是指表演者不论如何倾斜,都要保持身体平稳,把握节奏。皂隶舞的步法也非常有讲究,通常是左脚或者右脚稍稍抬起,但另一只脚一定要抬起来,脚、手、头要向同一个方向移动,摆动时身体只能上下颤动,不能左右晃动。它们的结构复杂,造型精美,这些都是之前的艺人悉心钻研、不断改进所留下的杰出艺术。这些独特的风格和技巧,渐渐地造就了皂隶舞庄重、有力、轻盈的艺术特点。

东汾皂隶舞团队是由皂隶、旗牌官、执炉行香手、八班和乐队组成,夜间巡游回殿途中有四人举火把引路。

其中,舞蹈由单人舞以及男子群舞组成,一共八人,其中一人出列表演皂隶八卦舞,手捧参谒牌行傩八卦舞,内容丰富、形式严谨。其基本步法为禹步,禹步就是夏禹之步(夏禹祭祀天地、山川、神祇祖先和求神问卜时所跳的舞步),步法以八卦的八种卦位,以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为定向,按照八卦中的阳刚阴柔、阳实阴虚、阳开阴合、阳大阴小、阳强阴弱、阳明阴暗等等,通过人体动作的动与静、大与小、左与右、高与低、上与下等的反差来体现舞蹈的韵律,它的寓意是祭祖、祈福、辟邪。八人群起表演时,左手或右手抬起,另一手持杖,上身摇摆着做骑马舞状,双脚打着节拍,这些动作多顺拐、屈膝、下沉、含胸、挺腹,具有沉而不懈、梗而不僵的特色,保留着古朴、粗犷、简练、夸张、形象、传神的独特风貌。其中编辫脚甩竹杖动作最为引人关注,所谓编辫脚即行进时左脚抬向右脚前,然后右脚又抬向左脚前,如编发辫一样扭摆前进,亦类似猫步,甩竹杖动作则是甩一个半圆弧形动作。皂隶舞弧动线条及横向流动的线条比较多,节奏鲜明、动作刚烈、古朴粗犷,富有造型美的特点。在开道时,皂隶八人群舞,头戴红缨嵌宝牌面,顶插五色丝花流苏,身穿黑衣红裤,腰系红布条,腿托绑带,足蹬草鞋,气势威猛,动作威武整齐,加上威乎乎的呐喊和喇叭声、大锣的敲击,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威赫气势,令人望而敬畏。

皂隶舞团队还有旗牌官一人,头戴呢质礼帽,身穿长衫马褂;执炉行香手一人,手捧香炉,着长袍,身披包袱伞(保福伞),腰系草鞋,行三步一叩之礼,以表达对天地的敬畏和对神灵的祈愿,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安顺遂、财源广进;八班八人,头戴藤制高帽,身穿黑衣黑裤,手持水火棍,东班四人代表着东进村四大姓,西班四人代表着东进村四小姓;乐队十五人,持大锣、唢叭、小鼓、韵锣、沙锣、钹和唢呐,皂隶舞所采用的乐曲是莆仙戏牌曲得胜令”“水清龙等,其旋律低沉浑厚,富有节奏感,给观赏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皂隶舞现已成为东进村村民迎春纳福的表演形式之一,民众通过表演皂隶舞,祈求风调雨顺、一方平安、五谷丰登。它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这一传统的祭祀舞蹈,以它原始的仪仗、浑厚的乐曲、奇特的妆饰、粗犷的动作、神秘的场景,传承了古代傩舞的基因,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皂隶四色面具

 

傩生四象,皂隶所戴的青、红(赤)、皂(黑)、白(粉白)狰狞獠牙面具,意在告诫世人做事做人要分清楚青红皂白、明辨是非。青红皂白这四种颜色,并不是普通的或者任意的四种颜色的组合,它们分别代表了东、南、北、西四个方向。不论是儒家、道家或是其他派别的先贤,都相信五行学说。五行学说认为,东方属木,其色青;南方属火,其色赤;西方属金,其色白;北方属水,其色黑。青赤白黑,就是四方之色。

()

西(粉白)

()

皂隶的四象面具各色代表着四季、四方等,用此方式驱逐邪祟,祈求四季平安、风调雨顺。

 

 

  

蔡昊/

 

 

执炉行香手

 

东汾五帝祖庙皂隶舞团队中的执炉行香手负责开路和接引,是恭请神明的代表,一般身穿青蓝色布衣或灰色调布衣(古时候一直用百家衣,近代演变为灰色调布衣等),头戴平顶帽,身披包袱伞(保福伞),腰系草鞋,脚着布鞋(或草鞋),手捧香炉(配一小案台)焚香祭祀,行三步一拜,以表达对天地的敬畏和对神灵的祈愿,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安顺遂、财源广进等等。

 

  

陈晓/

 

包袱伞,谐音保福伞,含包袱和油纸伞,象征着福、禄、寿、财、喜等五福。包袱谐音保福,其制作很有讲究,需要用黑白相间的纹路布料制作(或格子布),两侧需要使用五色线进行缝制。

包袱分请愿、还愿、生意、平安、功名、利禄等几类,求福求平安、还愿的百宝袋内装有财丁贵饼、柿饼、桂圆、花生、红枣、黄金龙袍、五帝糕等物品,求仕途的百宝袋内增加文房四宝和古书;求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的则在裤腰带加古银票或者金银首饰或者财宝。

油纸伞的伞形有顶天立地之意,蕴含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的文化概念。伞骨同聚一轴,象征团结与力量;圆形伞面,寓意美满团圆;竹制伞架,寓意节节向上;油纸与有子谐音,繁体字五人合一,从繁体字结构看,是人字头下面四个字,寓意五子登科。在中国民间,传说桐油可以消灾辟邪。

百家衣,是从一百户人家穿过的衣服上各取一块布片所缝制而成。在向众人讨要碎布的过程中,大家都会送上祝福,相当于百家衣上带着很多人的祝福,因此代表着众人祝福和祈愿。百家衣坎肩做工复杂,不同色彩、质料、形状的布片经过精心选择、折叠、缝合,最后做成一件五彩斑斓的衣服,整件衣服色彩鲜明,风格质朴,令人倍觉温馨。这种习俗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健康的期盼,寓意健康长寿。

百家衣这一名称来源于衣服百样,人人不同,它强调了个性和多样性。无论是皇室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可以通过穿着百家衣来展示自己的风格和个性,这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心中的自由、平等和包容精神。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统民俗服装的代表之一,百家衣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和生活面貌。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体现。讲究一点的百家衣在设计和制作上都十分用心,将各种颜色图案搭配在一起形成别具一格的美感,给人带来质朴、憨厚、可爱之感,让人赏心悦目,并留下深刻印象。

百家衣在中国历史上流传已久并被赋予了多重含义和功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光大。

 

明代装神驱鬼传说

 

装神驱鬼,这个指的是倭寇。相传,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一月二十九日,莆田沿海地区遭受倭寇侵略,倭寇在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民不聊生。东进村先民为躲避倭寇便在东汾山建土寨,将老弱病残及妇女儿童转移到山顶土寨中,把粮食、财物、牲畜藏于土寨。后村民来到正极殿向五帝求退敌之策,五帝指示他们施以装神驱鬼之策,通过乩僮起乩五帝驱逐倭寇。于是村民从正极殿借来各色彩旗、神明的袍服冠带、刀枪剑戟、傩面具,并向当地的县衙借来皂隶服装伪装成奇形怪状的魔妖和士兵。村里面青壮男女150余人编成4队,一队轮流把守在山顶烟墩,一旦看到敌人就点燃烟火,另外三队把守在进山路口,并在山坡的草丛下挖掘陷阱,盖上树枝芒草进行伪装,同时削竹成钉,插入地面,再用草绳纵横交织,结成地网,严阵待敌。

明嘉靖四十二年正月二十,百余名倭寇卷土重来。一村民在烟墩守望,见倭寇自崂屿门进入灵川内海,燃放烽火,村民见之,迅速在山头竖起一面大旗引诱倭寇进入,并在道路两侧摆上神明装扮的草人,手执兵器,列阵而待。其中四个皂隶装扮的草人在道路最前方,身着皂隶服饰,戴着正极殿四季傩神的面具,手上绑着一根竹杖。村民躲进路旁两侧的草丛中,用绳子绑在草人身上,不停地拉动绳子来晃动草人。一群倭寇乘船途经崂屿门沿灵川内海经后港码头窜进东进村里,挨家搜索,一无所获,便放火烧房。他们发现山坡上有面大旗,还有燃烟,断定村民躲在那里,便向山中冲杀。村民见倭寇上当,便手持黄旗下令,一声炮响,山中村民敲锣打鼓,以装神驱鬼策略恐吓倭寇,倭寇吓昏了,四处乱窜,有的掉进陷阱,有的脚踩竹尖,有的被地网绊倒。这时村民下令冲锋,30多名倭寇死在刀枪下。倭寇伤亡惨重,落荒而逃,欲乘船逃离后港,另外一支村勇队奋力厮杀,势不可挡,倭寇魂不附体,死伤过半。

当时的村民认为是神明附身草人护佑他们驱逐了倭寇,于是就将每年除夕的五帝巡游改到了正月二十进行表演,以纪念当时东汾村民智驱敌人、抗击倭寇的壮举,这一习俗便一直流传至今。   

  


蔡昊/摄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