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消防求真实验:自热火锅使用不当小心爆炸
【发布日期:2024-02-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天气渐冷,吃火锅成了不少人驱寒的好办法。特别是一个人宅在家,自热火锅就成了吃货们的首选。但这种便捷的自热产品真的安全吗?自热火锅在使用时到底要注意些什么呢?122日,莆田消防救援支队《求真实验室》这期做了一组关于自热火锅安全性实验,揭秘这款“网红”产品在使用不当时破坏力到底有多大。

考虑到安全性,消防员将实验场地放在了露天环境中进行,并准备了计时器、红外测温仪、若干瓶装容器等道具,以准确记录实验的相关数据。

 

实验一:加热孔堵塞,236秒后爆开

 

消防员先将自热火锅盖上出气孔封堵住,再把自热火锅的发热包放至底部后,倒入适量清水,快速将盖子完全盖紧,以模拟日常在泡方便面时习惯性将盖子完全密闭的状态。

只见自热火锅盒开始膨胀变形,很快盖子被明显顶了起来,盖子缝隙处冒出的水蒸气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急。236秒,只听到“噗”的一声,自热火锅的盖子被弹起,高度约1厘米,大量水蒸气瞬间向周边喷出。

“这些底料和水蒸气的温度较高,一不小心就容易灼伤。”现场的消防员解释,由于自热火锅被完全密闭,导致内外部压力差越来越大,一旦达到塑料盒的承受极限,就会出现爆开的现象,容易造成脸部灼伤等意外的发生。

 

实验二: 无论遇水遇火,发热包都很危险

 

消防员把一个全新的发热包剪开,将白色粉末倒入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中,然后迅速拧紧瓶盖。约10秒钟后,原本平静的瓶子内部出现反应,不断有物体从瓶子内的水面上涌起,而瓶身开始膨胀。438秒,随着“嘭”的一声巨响,矿泉水瓶被完全炸飞,巨大的冲击波导致大量混合液体向四周飞溅。现场已经一片狼藉,喷溅而出的混合液体满地都是,波及范围约10平方米。

“这还只是物理性爆炸,如果遇到明火,那就更危险了。”消防员解释,自热火锅发热包的材料主要由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和生石灰组成,发热的主要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后会释放大量的热量,而其它一些成分在进行催化作用时,不但会加剧反应速度,期间还会产生少量的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旦混合气体在密闭狭小的空间里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后将发生意想不到的爆炸事故。

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我们在享用便捷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在食用前,要检查加热包包装是否破损,出气孔是否处于堵塞状态,并按照自热产品的说明书正确食用,发热包上只能加冷水,不能加热水。切记不要在汽车等密闭、狭小环境中食用,避免明火。因自热产品底部温度高,不能直接放在玻璃桌面上,最好在桌面上加一层隔热垫,以防玻璃碎裂。(卓丽清 陈培林)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