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湄洲派出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保护好湄洲岛”重要嘱托,深入推进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及市委“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推行预防警务,有效降警情、控发案、除隐患、实现社会治安良性循环,有效维护辖区社会安定稳定。在2023年“平安三率”测评中,湄洲岛“八率”均位列全市第一,其中群众安全感率、扫黑除恶好评率、执法工作满意率、道路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治理成效好评率、儿童独自上学放心率等5个指标位列全省第一。
坚持党建统领,切实做到“队伍过得硬”
依托湄洲派出所党总支,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断提升队伍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结合全市公安机关警示教育活动,紧盯“人车枪弹酒密网”等关键环节开展全方面自查自纠,不断强化岗位练兵,以“全警大练兵”为抓手,落实传帮带、常态训练、实战演练等措施。2023年,湄洲派出所共开展集中理论学习60余场次,现场实践教学3场、专题交流研讨5场、党员轮训班3场,举办“全警大练兵”2场、执法规范化培训8次、“法制半小时”交流课18期。
坚持源头治理,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
建立“现场调解-警务室调解-调解之家调解-妈祖评理室调解”的递进式调解机制,挑选各村居中有威望及群众信任的人家设立12家“调解之家”,做到调解阵线前移。将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内涵融入到警务工作中,设立“妈祖评理室”,对调解难度大的矛盾纠纷,民警将当事人邀请到“妈祖评理室”中,充分倡导“人人都是调解员”的理念,让当事人通过“点将台”选择自己信任的人参与到调解过程中,增加双方信任感,同时还邀请政法委、综治办、法庭、司法所等13个职能部门以及镇村干部、社会乡贤、金牌调解员等参与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全力做到事心双解。2023年度,湄洲派出所共摸牌矛盾纠纷85起,已化解82起,化解率96.5%。2023年8月19日晚,央视12套《小区大事》栏目专题报道了我所民警调处矛盾纠纷真实案例。
坚持以防为主,切实做到“平安不出事”
以进一步优化警力布局为牵引,不断推进“一村一警”机制全覆盖,充分结合湄洲岛地理、人口、文化等特点,发挥网格长、单元长等群防群治力量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特点,以社区警务室为依托,不断活跃、壮大、发展社区警务团队,调整充实派出所警务力量。2023年,湄洲辖区11个行政村村村建立以社区民警为牵引的警务团队共120余人,社区民警均兼任社区综治副书记或村长助理,滚动参加村居党政会议。
针对夏季治安形势特点,深入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行动,加大人员密集、治安复杂区域的巡查力度,最大限度把警力投入路面,提升见警率和管事率,夏季行动期间,累计出动警力490余人次,发动组织群防群治力量530余人次,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28处, 查处侦办各类刑事治安案件1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在逃人员3人。
坚持服务为先,切实做到“服务不缺位”
积极落实公安“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市委“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推动便民惠企18项措施落地见效,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践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要求,对台胞申请公安行政审核审批事项予以最大便利,2023年,共为在岛台胞办理居住证35张。
不断探索创新窗口服务新模式,依托“福建公安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提速,6月份在窗口新增设“智慧拍照体检一体机”,进一步为岛上驾驶证换领提供便利,实现公安业务“一站、一窗、一次”办理。2023年,湄洲派出所“一站式”窗口共接待来访办事群众8000余人次,办理各项业务5000余件,其中跨省通办业务74件、出生一件事业务101件,为群众上门办理业务150余次,开展各项专场服务8场。(许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