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记忆中的校运会
【发布日期:2024-01-1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黄劲松

 

1971年,我从南塘附中转到莆田八中读书,便赶上母校举办的运动会。班主任是个责任心很强的教师,学校刚放话说要开运动会,郑老师就忙活开了,先召集班委成员开会,制定夺分计划,成立宣传组、后勤组以及啦啦队等,校运会还没开始,备战运动会的帷幕已在班上拉开。

运动会地点就在莆田八中旧大门外的广场,这是个不设围墙的田径场,沙土铺成的跑道绕场一周,少说也有230米多。平时作为做广播操的场地,每当课间操时间一到,同学们就会从大门内鱼贯而出,按班列好队伍,在领操员的带领下做起早操。

记得校运会那天是个晴朗的日子,没有运动员入场仪式,校长简单几句开场白就宣布了校运会的开幕。第一天赛事是60米短跑。我所在的初二(4)班不少同学报名比赛,记得班长潘坚毅也参加赛跑,身材健壮的班长和同学站在起跑线上一字儿排开,听得黄章贤老师的哨子一响,运动员们就像离弦的箭射出,引得啦啦队女生拼命地挥手大喊“加油,加油”,那次班长发挥正常,跑出了水平,为班级争得分数。还有傅碧珠同学在女子400米赛中奋力一搏,夺得比赛第一名。

那年我报名参加60米短跑和铁饼投掷两个项目。但是终因个子小,在短跑上没能赛出好成绩。而报名的铁饼项目,由于好多同学对该项目不重视,导致参加铁饼比赛人数不多,整个年级报名仅有寥寥数人。可以说只要报了铁饼赛事,得分如同囊中探物。我的班主任还是放心不下,怕我临场失手,在比赛开始前,多次为我示范铁饼投掷,那回比赛我不负众望,为班级争得积分。

20世纪70年代初,校园东围墙边有一片山坡地,作为学农基地,红薯、花生、麦子连着季节种,记得一次地瓜丰收后,每人还分得五斤高高兴兴带回家。那年运动会之前刚好收获麦子,食堂仓库里堆满了一袋袋面粉,校长早有打算,让食堂师傅连夜把面粉加工成馒头。第二天上午,白花花的馒头装满箩筐,再由各班派人领回分掉,为期一周的运动会,同学们天天都能分到两个热乎乎的馒头,个别女生舍不得吃还把馒头带回家。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农村孩子能吃上馒头是一种享受,运动会发馒头因此成为不少同学心中美好的记忆。

田径场靠近学校大门一侧是个用石块砌成的大看台,运动会期间,看台两边搭上几根柱子,再挂上大喇叭,便成了临时广播站,高音喇叭天天播放革命歌曲和宣传好人好事,把整个运动场搞得热火朝天。有音乐老师提议,初二(4)班扮演沙家浜主角的林建满同学嗓门大,何不请他上台唱个样板戏?广播站的同学认为这主意不错,当即把林同学喊来播音室,只见他清了清嗓子,便放开喉咙唱起京剧:“朝阳映在阳澄湖上……”响亮的歌声回旋在运动场上空久久不散。

当年初二(4)班后勤工作由劳动委员郑丽钦同学负责,这是个乐于助人的女生,学校领取馒头的通知刚发出,她就带领后勤组女生赶到食堂领回,然后扛着箩筐把馒头一份份送到同学手中。比赛中,运动员运动量大,每当赛完赛事,她总是热情地为同学递上一杯温开水。我当时任班级宣传委员,负责收集好人好事,当即写出《既是运动员,又是服务员》的表扬稿,上报给校广播站后,高音喇叭马上播出了郑丽钦同学的先进事迹,此景至今记忆犹新。

运动会最后一天是各个年级4×400米接力比赛,也是得分最多的一项赛事。班主任从班上挑出四位身材健壮的男生作为赛跑主力,但是,到了比赛点名时偏偏少了一个,班主任急忙派出同学四处寻找,就是不见该同学踪影,体育老师说不等了,赶紧换人,万分紧急之下,班主任不由分说把我推了上去。我不是长跑的料,让我顶上去肯定行不通,果然不出所料,我班在400米接力赛中跑了个最后一名,不用说那是本人拉了班级后腿,此事让我一辈子内疚不已。

这一届的校运会,初二(4)班在全体同学的努力拼搏下,比赛总分终于取得年级较好名次,不少同学还夺得本届赛项第一名。值得一提的是,班上有三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生,在校运会比赛中脱颖而出,被学校选进校队集训,参加了当年的全县中学生运动会。

到了1972年初中毕业,能升入高中的同学不多,但对校运会成绩优秀的体育生,学校给他们亮了绿灯。莆田八中体育工作是从平时抓起,每年都将各班选出的体育苗子集中训练,集训队少说也有二三十人。当时的训练非常艰苦,每天早晨六点多就得到校,然后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绕着运动场跑圈子,到了下午放学的时候,同学们高高兴兴回家,唯独运动员不能走,留下继续训练。还记得那时候天天看到运动员在操场上蹦呀跳呀,尤其是练撑竿跳的沈玉林同学,撑着丈余长的竹竿一次又一次跃过高悬着的横杆,完美的跨越动作,引得一旁围观的女生啧啧赞叹。

为了迎战县运会,运动员连暑假都没能过上,继续留校训练。傅碧珠同学仍然记得,当年参加暑期集训的队员是自带大米在食堂炊饭吃,有的女生还带上大豆,蒸饭前往装好大米的饭罐里撒把豆,蒸熟后打开饭盒,就是一餐香喷喷的豆米饭。路途远的同学甚至打起被包住宿学校。集训时间一般半个月以上或更长些。项目有长跑、短跑、跳远、跳高、跨栏,还有铅球、铁饼、标枪投掷等,从基础动作、运动技巧和体能上对运动员进行强化训练。由于运动强度高,体力消耗大,为不让孩子们挨饿,每到下午三四点,食堂就会为队员送上一份热乎乎的豆浆、馒头或油条。夏季训练很苦,但最能磨炼人的意志。集训期间,大家从不喊苦叫累,等到集训结束时,队员们身上早已脱掉一层皮。有付出就有回报,在顽强的训练下,队员们的竞技水平迅速得到提高。

到了当年八月,母校派出田径代表队参加全县中学生运动会,队友们夜间住在旧高楼招待所,傅碧珠还记得她是和铿治等女生同住一间,白天就在体育场附近用餐。运动会上队友们不负母校重托,在高手如林的赛场中奋力拼搏,比出风格,赛出水平。为期一周的全县中学生运动会终于落幕,莆田八中代表队不少队员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如傅碧珠夺得女子400米长跑第一名,魏玉珍女子跨栏第一名,柯家骥铁球、铁饼两项第一名,黄梦棋标枪第一名,彭金照跳高第一名,还有许多夺冠队友,因时间久远记不起来。傅碧珠因长跑成绩优秀,被选送参加在福清县举办的田径集训,为母校争了光。

值得一提的是,钟荔峰同学在全县中学生运动会比赛中成绩特别突出,被选拔代表莆田县集训一队参加莆田地区(下辖八个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囊括了男子800米、1500米和3000米三项冠军。当年莆田县有两支代表队,一队直接代表莆田县参加省运动会,二队参加莆田地区运动会选拔赛,钟荔峰直接选送参加1973年福建省中学生少年田径运动会,并在男子少年甲组田径赛中勇夺全省男子800米第三名,1500米第四名和4×400接力第三名。1974年,钟荔峰因体育特长被莆田军分区特招入伍,成了解放军一名文体兵,不久提为军官,后转业荔城区财政局工作。

前些天,傅碧珠给我传来一张老照片,画面上是一群身穿运动衫的女运动员,个个眉清目秀,飒爽英姿,堪称巾帼不让须眉。碧珠说照片摄自19718月,是为纪念参加全县中学生运动会而拍的合影。照片前排左一傅碧珠,左二为宋家雅,家雅在公社文艺队《红灯记》剧中扮演过李铁梅,原以为她的特长是演出,想不到还是个短跑运动员。

如今,照片中青春焕发的女生早已白发苍苍,追溯旧时光,当年校运会上运动员奋力拼搏的情景令人难忘,还有食堂炊的白馒头,至今回味无穷。更忘不了黄元耀、黄章贤、吴金松、俞元清等一批体育老前辈,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有莆田八中运动员创下的优秀成绩。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