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临近,随风飘扬的氢气球成了大伙营造节日氛围的“新宠”,卡通造型的氢气球更是深受小朋友喜爱的玩具。那么,氢气球安全吗?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近日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队求真实验室首期将目光锁定街头巷尾的氢气球,通过几组对照实验测试氢气球是否安全,结果让人吃惊。
实验一:氢气球遇火点瞬间燃烧
消防救援人员穿戴好防护服,用烟头去触碰氢气球时,氢气球被烧出一个小口子,现场有“噗噗”气球流出来的声响。紧接着,消防救援人员用手中的点火枪靠近被烟头灼烧的氢气球时,缺口处有火舌喷出,气球瞬间化为熊熊燃烧的大火。
实验二:密闭空间氢气球爆燃的杀伤力
消防救援人员把布偶和氢气球同时放进塑料箱内,然后将点燃的纸团扔进箱内,并盖上盖子。盖子还未完全盖紧时,就听到“嘭”一声,箱内发生爆燃,火团瞬间吞没箱子,火舌舔着盖子底部,散发出一股焦臭味。待到盖子完全盖住,箱内缺氧迅速无明火,盖子稍微一打开,火势又迅速燃起。
“氢气球里的氢气是易燃气体,因静电或遇到明火会导致爆炸。吸烟、太阳暴晒等都有可能引起氢气球爆炸燃烧。市民在为孩子买气球时,一定要先了解清楚气球中装的是氢气还是氦气之类安全的惰性气体,不要选择里面含氢气或其他可燃气体的。”涵江区国欢消防站消防员黄宇兵提醒广大市民,“在密闭空间内,氢气球遇火炸开后,气体不易散开,增大了危险性。而且一旦爆炸,封闭空间的冲击力会大很多。因此,不要携带氢气球乘坐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不要把氢气球带进电梯,以免因氢气球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勿将氢气球拴在孩子手腕或扣子上,以免发生意外无法挣脱。”
此次实验,该支队联合市电视台一同录制,将在市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该支队也将实验视频通过“双微一抖”自媒体平台刊播,并邀请本土主流媒体共同转播,扩大科普力度。(卓丽清 关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