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国画家林肇祺与“家训”木匾
【发布日期:2009-04-2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国画家林肇祺与“家训”木匾

林肇祺,号颐道人,又号鹤野老人,50岁后又号半痴。清文宗咸丰九年(1859年)生于仙邑连江里学士境(今枫亭学士新店村民小组),逝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享年72岁。

林肇祺自幼父母双亡,兄长早逝,家道贫寒,全靠寡嫂苏氏做女红勉强维持生活,抚养他成人。因而他孝敬阿嫂胜过慈母,乡里称他为孝子。每当旱灾,民间祈雨时,他总是带头祈雨,因他孝行感动苍天,普降甘霖。

林肇祺虽在困窘中度过,但他矢志习画,课督丹青,怡然自乐,黎明即起,洒扫庭院,整理文房四宝,继而徒步南岭顶,仰望远山,平视海天,归回则凝神作画,间或敲诗研字。每逢皓月中天,手持竹枝或梅干写生,故居室曰“可竹居”,寓“可”是一口一丁;“竹”是一个又一个,“居”,家里只有嫂叔二人。或叫“梅花书室”。

林肇祺幼年勤学苦练,年轻时就显露才华,所作的山水画,师古而不泥古,参之自然,笔法多变,娴雅脱俗,墨分五色,气象万千,又擅长翎毛画,绘出的龙、虎、猴、鹿甚为传神、栩栩如生。成名于清光绪年间,驰骋画坛,先于李霞、李耕,成为我国东南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传世作品有龙、虎、猴、鹿和山水花鸟,诗、书、画、印俱工,誉满八闽。

林肇祺一生坎坷,军阀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乡闾宗族械斗纷起,民不聊生。他家族因风水宝地之争,引起械斗,造成人命。他吸取血淋淋的教训,没齿难忘,为了教育子孙后代以和为贵、精诚团结、和睦乡里、告诫后人,特此书写“家训”匾额,付于一板,留作纪念。

这块杉质匾额,长36厘米,宽24厘米,正面刻上一对喜鹊(俗叫客鸟),筑成一个鸟巢,上左方书制落款“枫江林肇祺字”六个字,下方有印亲“林肇祺”三个字,背面直书雕刻五言律诗的“家训”。内容是“善处真君子,刁唆是祸胎,暗中休使箭,乖里放些呆。养性须修善,欺心莫吃斋,衙门休出入,乡党要和谐”。书法雄浑遒劲有力。笔迹字画雕刻均和,笔字间隔与现代电脑相比,并无逊色。这首“家训”诗,蕴含着人生处世的科学哲理,也显露他的书法和雕刻艺术才华。

这块独特木板,用书画雕刻方式表达家庭教育的方法,是1918年制成的,至今已有91年。由于岁月蹉跎,历史沧桑,时过境迁,后代家人误把这块珍贵文物,当做普通家用的切菜洗衣之用,如今面目全非,谁知当年林肇祺的用心良苦(有幸今存)。

林肇祺一生至孝至亲,好善乐施,兴办公益事业,修桥铺路,和睦乡里,能为平民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公正不邪,深受人们赞道。1921-1925年,受聘于枫亭铸青小学任图画教师。

林肇祺虽已故80年,但他遗留下许多宝贵的墨迹,早年已流入日本、台湾及闽、渐、赣各地,均被行家和爱好者珍藏和赞美。其部分作品被收藏于省图书馆、仙游博物馆、莆田文化丛书《书画影艺》、《兴化揽胜》、《仙游政协文史资料》和《麟山宫文物志》等书,并被海内外新闻媒体报道宣传。

如今,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祖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新月异,国家富强,人民安康,社会和谐,“三个文明”建设正在加强,尤其是先进的文化不断发展和繁荣。借此太平盛世之机,林肇祺先生的子孙后裔与枫亭文化研究会以及文化界同仁一道,多方收集和整理其书画、雕刻艺术作品,准备汇编成书,大力弘扬他毕生献身文化书画艺术的光辉事迹,为千年古镇枫亭和中华民族文化更加繁荣昌盛,谱写出更加璀灿的新篇章。 (吴春永)

分享至:
打印】 【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