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问老接头户秦文和 蔺正阳/摄
采访老接头户魏福珠老人 龙佳欣/摄
本报讯 正值端午时节,6月23日、24日两天,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公益团队来到秀屿区,先后在月塘镇砺山村、东峤镇峤江社区、南日镇万峰村三个革命老区村开展“携手革命‘五老’,追寻红色记忆”暨“全媒体传播助力老区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探望、采集革命“五老”秦文和、唐散英、魏福珠的红色记忆,并报道三个老区村的乡村振兴成就。
活动由莆田市民政局、莆田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秀屿区民政局、秀屿区老促会和莆田学院团委、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团委、文化与传播学院关工委联合主办,秀屿区月塘镇、东峤镇和南日镇三个镇的社会事务办公室联合承办。
在月塘镇砺山村,莆田市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明、秀屿区老促会副秘书长许梅芳和月塘镇社务办、砺山村村干部等带领“时光小分队”前往慰问已是鲐背之年的砺山村老接头户秦文和,并由“时光小分队”进行红色故事采集。
秦老腿脚不便,坐在竹椅上,跟小分队回忆英雄往事。解放战争时期,秦文和应党号召加入莆田游击队。“当时,要想在国民党的眼线下白天开展行动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为保护地方安全,家家户户都参与进来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秦文和说,虽然自己当时才十来岁,但也不得不在夜里扛着枪骑着马到七八公里外的双告山,和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把国民党白天掠夺走的粮食物资给抢回来。
当天下午,“时光小分队”又在东峤镇社务办、峤江社区干部的带领下,慰问老交通员唐散英。唐散英老人年近90,听力不好,但身体较为硬朗,党龄67年了。时光小分队到来时,她早已端坐客厅中,一家老小也闻讯前来迎接。
三儿子许国生表示,母亲从小到大多次讲述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给他们听,为此对母亲的光辉事迹他能如数家珍。12岁左右,唐散英在两位哥哥的引导下做起了地下交通员的工作。唐散英的老家在魏厝村,当时他们负责的联络点包括附近的东峤镇、笏石镇、壶公乡三个乡镇,从魏厝村来各个联络点,在交通不便的当年,每次执行任务都需要花费半天时间。在一次国民党围剿行动中,他们中一个队友脱水竭力,唐散英年纪最大的哥哥背着这个队友前进,结果脚被竹排扎到难以行走。为了不影响完成任务,大哥哥命令包括唐散英在内的其他人继续前行,自己则留在原地。后来被国民党抓住残忍杀害。此后三年间,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抓捕,唐散英一家人在山上吃野果挖野菜维系生活。
在南日镇万峰村,“时光小分队”队员和社务办、万峰村的干部们,见到了老接头户魏福珠。老人今年86岁,光荣在党66年。他原任南日镇监委委员,公社信用社主任。1941年,跟随母亲接触到了革命。此后直到南日岛解放期间,魏福珠作为地下党接头户,多次帮助游击队员送信、站岗、放哨、带路,为党的地下革命事业做了有益的工作。
这是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自去年启动以来的第十站活动,小分队至今已经在26个老区村,采集了27位革命“五老”的红色故事。“一路走来,我们将红色文化的种子不断内化于心,同时将继续外化于行,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莆田的红色文化。”项目负责人吴黎莉感慨道。
据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指导老师阮榕、林保成介绍,“携手革命‘五老’,追寻红色记忆”第十站活动特意选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日“端午节”进行,主要是因为红色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深入挖掘闽中革命历史,来共同追忆英雄事迹,重温民族精神,树立青年大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自信心,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蔺正阳 林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