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仙方言交际中的避同音
【发布日期:2023-05-3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余学范

 

 

在莆仙方言中,为了避免新概念与已有的概念同音,或避开具有不愉快的联想色彩的词语,往往变更概念名称。可以通过改字或改音来实现,也可以采用替代性说法,即使用委婉语。

先看改字。

索面,莆仙用于指称线面。索是大绳子,比细长且可以任意曲折的线粗多了。线面很细,称线可以,但决没有绳索那么粗,属于不同的数量级。究其原因,原来线面的莆仙音,读起来就像蛇面,人们怕蛇,于是就把线改成同是条状物的索。但粗细相差太大,留下了考察命名理据的线索。顺便说一下,莆仙食品草索(面粉加糖加水发酵,把两三股条状的面旋扭在一起,油炸而成),按其粗细是可以称为索的。

索粉。莆仙索粉是用地瓜粉做成的湿粉丝,虽比线面粗,但没有绳索那么粗。本来可以叫粉丝,但读起来音近焚尸,要是逆序构词,可以说成丝粉,但这听起来像死粉,都不是口彩。基于与以上相同的道理,说成索粉。外地粉丝,我们称山东粉,或冬粉,避开了字。

在莆仙,文读的意思之一是爷爷,白读音同奸。所以,雄性动物,一般不用字,如鸡角、鸡踏(公鸡,但也有叫鸡公的)、鸭交、猪哥(公猪)、狗哥、马哥、牛哥、羊羖(莆仙音同古)。相反,字就没有那些忌讳,以上动物的雌性都可以在动物名后加母来表示,如鸡母、猪母、羊母。

地名雅化,主要为了避开具有不愉快的联想色彩或当时觉得土气、俗气的词语。一小部分改成意义有关联但不同音的字,如涵头雅化为涵江,企石改笏石,清浦改清江,吴刀改吴江,大孤屿改金山。另一部分改为同音但字面较雅的字。如果没有同音字,就改成近音字。如沟雅化为郊(如南郊),下改霞(霞皋),尾改美(丰美),窑改瑶(瑶台),蚮改岱(岱前),吴塘改梧塘,西墩尾改西天尾,南匿改南日,门夹改文甲,马洋改宝阳,直街改集奎,马栏改美澜。地名雅化改的都是书面文字,口头上还是按原来未雅化的读音。就是说,好看了,但说起来还是一样。

再看改音。这是最有特色的。不是乱改,一般采用又读或把语音稍加改变。

莆仙婚俗,男子在婚礼前一天晚上举行上头仪式,就是古代的冠礼。莆仙重冠礼,认为男子加冠之后就是成人了。故莆仙也称男子成亲为成人。正如一首儿歌所唱:红雨笠,戴红红,阿兄就成人。这个成人,如果按规则,应读为nang”,但这与食人同音,故改读lang”。红斗笠,是从小孩眼中看的新郎所加的冠。

旧时称女儿出嫁为做农(人)对农。做农(出嫁)的农,本来应读nang阳平调,但实际上却要读成nang阳去调。可能是因为做农(阳平调)在莆仙话里有做人,人生的意思,如做农着(要)艰苦。故表出嫁义的改今读。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本来称女儿嫁人为做人家,后来脱落,而依然保留变调(阳去)。

莆仙称小孩子为te囝。有时也说成tai囝(可能是由于同化),故有人写成呆囝,这不对。细,莆仙读se,但细囝又可能引起混淆,被听成小儿子。为了避同音,这个se就被改读,说成te囝。细读te是有依据的。语言学家认为,中古擦音心生书晓部分字在今闽方言中归塞擦音或塞音。我在莆仙方言中找到以下几个字符合这个对应:丝馊筛塞[th-]。细[te]鲜(ting,鲜甜)瞬(tong,眼跳。《广韵》稕韵舒闰切:目自动也)。书水少叔声(ts-,默声:不要做声)。星醒腥鼠深手须笑粟生[tsha]。吸。许(khou,地名有许塘)呼(khou,呼鸡)。细属于中古心母,今莆仙又读[te],保存古音。

阿负,旧时指母亲。《汉书高帝纪》曰:常从王媼、武负贳酒。如淳注:武,姓也。俗谓老大母为阿负。在莆仙,负本来读阳去调,但在阿负里却读阴平,音同。究其原因,可能是阳去的读法与阿舅即舅舅同音,故改读阴平。这里就有一个阿负与阿舅孰先孰后的问题。我们认为,母亲有好几种叫法,阿负只是其中的一个,也可能迟于阿舅。

大舌头,莆仙说成大舌,舌不读si,而读ti。可能是大si听起来像大折(折白读si),故改今读。

粿箬(叶)即艳山姜的叶子,莆仙人做红团时,用于衬垫在红团下面,使红团不会粘在蒸笼上。又由于艳山姜的香气,使蒸出来的红团具有特别的风味。这粿叶,如果按字面读,会读成kuai箬,与莆仙话月亮同音,所以粿改读ke。考虑到这个字闽南读ke,或者莆仙以前也读这个音。粿叶不是学名,是以其用途命名的。莆仙也称红团为粿,春节做红团,也说成做粿。

纽,即提绳,杆秤上用于提起称杆的绳子,有大纽,用于称量较重的东西,细纽,用于称较轻的。在莆仙称为nao,按照读音规则,本来应该读dao,为了避免与同音,改今读。

调羹,即汤匙。莆仙读tao羹,避调捐。

弄本事,意思是玩杂耍或变魔术,因为莆仙话本事听起来像粪扫(垃圾),所以的元音发音偏一点,开口度更小,听起来像(nu)。

最后看委婉语。

莆仙称火柴为水盒,人生病为伓好(字面意思为不舒服),老人病逝为百岁。

莆仙方言中的避同音,大部分反映了趋利避害的心理。而莆仙方言的一字多读又为通过改音以避免同音创造了条件。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