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大学生在园庄追寻先辈足迹聚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3-04-0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本报讯 清明前夕,42日,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市民政局、市老区建设促进会携手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走进仙游革命老区乡镇园庄镇,开展“携手革命‘五老’,追寻红色记忆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宣讲活动,并通过探访三台龙革命遗址,追寻先辈足迹,采访革命“五老”,重温革命岁月,参观美丽乡村建设,在今昔对比中,坚定历史自信,赓续奋斗之志,担当历史使命,走好新的长征路。

园庄镇古称“慈孝里”,是一块富有革命传统的红土地,留下许多闽中革命者的足迹。据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2008年开展的全市革命遗址遗迹普查情况,园庄镇有7处革命遗址,即三台龙交通站旧址、前湖联络站旧址、顶洋群众大会会址、玉井宫群众大会会址、山兜破仓分粮旧址、大埔城战斗旧址、义路战斗遗址,分布在园庄的各个村落。

“它们不仅是革命遗址,也是红色文化,是革命先辈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懈奋斗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不可再生的红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天上午,在园庄镇镇政府会议室里,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四级调研员雷美莲在宣讲《三台龙交通站的革命故事》时说道。

莆田市新时代文明宣讲团成员、莆田学院2022级环工系学生许灵欣则进行了仙游县革命“五老”事迹宣讲。

园庄镇镇党委书记曾振勇在活动中介绍,长期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该镇革命先烈坚定信仰、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奉献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园庄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发进取,全镇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如今已经赢得了“慈孝文化之乡”“红色旅游之乡”“土楼之乡”“中国面点师之乡”的美誉,且“园庄涂岭跨市边际乡村游”入选莆田市2017年十佳乡村旅游线路,园庄梯田米、九条茶、枫林郑宅茶、园庄瑞祥、童子汤焖猪蹄、园庄手工线面、手工豆皮等农特产品饮誉省内外。

宣讲活动过后,雷美莲和市、县老区建设促进会领导宋颖、方丽娇,园庄镇统战委员、副镇长黄莉,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指导老师阮榕、林保成,带领大学生志愿者们分别奔赴东坪村、枫林村、云峰村、土楼村,探望、慰问革命“五老”林步章、林焕章、郑元树、杨承增和吴清秀。

革命老区基点村东坪村地处仙游县最南端,周围高山环抱,层峦叠嶂,自然资源丰富,是园庄镇四个闽南语系村之一。这里是三台龙交通站旧址(林兜故居)所在地,革命战争年代闽中一个重要秘密活动据点,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林步章、林焕章是当年三台龙交通站负责人、共产党人林兜的两个儿子,他们如今的居住地就坐落在林兜故居旁。

“时光小分队”聊起共同为革命奋斗的青少年时光时,87周岁的林步章老人记忆早已模糊。比他小3岁的弟弟林焕章却记忆犹新,从兜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回忆稿,用一口闽南腔的普通话朗读起父亲带领他们参加革命的光辉故事。林焕章说,父亲林兜时常告诉子女,“要跟党走,才有希望。”两个老人同三个兄弟姐妹在其父林兜的影响下,加入游击队,作为地下交通员,负责送信、传递情报,直至解放后。

在枫林村上坂14号民居里,志愿者们见到了91岁的老游击队员郑元树。郑老在自己一份手写的回忆录里写道:“194699日,由地下革命游击队曾省三、胡友李两位老师介绍加入闽中游击队,作为刘佐周部下队员。”郑老说,胡友李当时的对外身份是仙游慕陶中学语文教师,组织“读联社”,宣传苏联革命文学。见15岁的郑元树手脚勤快,于是将他留下,让他白天上课晚上看门,也曾参与秘密运输的任务。

云峰村老游击队员杨承增刚好出生于192771日,今年党龄满70周年。1948年,他主动找到慈孝乡地下领导人刘佐周表明自己想参加革命的决心,然后由他发展领导了云峰村地下革命组织,也跟随着上级在慈孝一带暗中发展地下力量。194811月,杨承增带领云峰村的17名地下游击队员与领导人刘佐周汇合,同其他村共60人前往仙游度尾镇砺巴寨打游击战。

在土楼村,现年89周岁的老接头户吴清秀仍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他激动地向志愿者们回忆起自己的那段革命岁月。15岁,吴清秀受父母的影响,开始为游击队传递情报,在仙游、永春、德化、莆田几个站点来回奔波。也曾因此在途中被国民党抓走,所幸晚上假借上厕所,趁机逃出。

当天,“时光小分队”的志愿者们还在东坪村驻村第一书记吴英忠和枫林村村支书陈瑞云的带领下,参观了革命遗址三台龙交通站(林兜故居)和郑宅茶生产基地等。吴英忠表示,三台龙交通站是该村的无价之宝,正在规划修缮成红色教育基地,盘活村内的红色旅游资源。陈瑞云寄语“时光小分队”,能够持续开展挖掘红色文化遗存的活动,为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王昕璇 龙佳欣 甘美琪)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