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28日,莆田市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一百余名代表承载着全市9万多名残疾人的热切期盼和殷殷重托,相聚一堂共谋全市残疾人事业未来新蓝图。
大会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明确了今后五年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同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残联领导班子。
近年来,莆田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与残疾人群体同心,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制定《莆田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莆田市开展残疾预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推动形成政府扶持、市场推动、公办民办并举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格局。我市直面残疾人工作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调研,创新举措,在机制创新上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市财政每年投入2.5亿元用于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全市5581名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残疾人全部脱贫。全省首创“一户多残”残疾人家庭生活困难补助制度,实现持证残疾人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和医疗救助全覆盖。举办2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出台政策为残疾人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增加残疾人收入。加强全市残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去年被授予“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引导残疾人把实现“中国梦”与个人梦想结合起来,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四自精神”,努力奋斗,改善生活。我市残疾人运动员先后在国际、国家赛事上斩获17金9银8铜,残奥会冠军郑鹏成为中国冬残奥史上首位“双金王”,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下一步,我市残疾人工作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为重点,以制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为突破口,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线,全面深入实施残疾人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广泛发动社会全面参与;不断提高残疾人基本公共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使残疾人生活有保障、居家有照料、出行更便利,共享幸福和谐美好莆田。 (时报记者 吴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