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创作地考略
【发布日期:2023-03-1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俞宗建

 

 

 

千年木兰陂  许武/

 

 

 

莆田黄石国清塘濯缨池(半亩方塘)濯缨亭(观书亭)   陈环/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脍炙人口,广为传诵。该诗究竟作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春还是乾道二年(1166)秋?诗中的“半亩方塘”究竟位于何地?论者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为了探求史实,笔者曾到朱熹的祖籍地、出生地、成长地、求学地、过化地等进行实地考察,又经钩沉史料,爬梳考证。我的结论是: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作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春,创作地点莆田。

据朱熹诗文款识时间地点考

绍兴三十年(1160)仲冬(10月),朱子第三次至南平拜访李侗,李侗谆谆教诲,反复强调“多看圣贤言语”。

据朱熹《再题西林寺并序》载:绍兴庚辰(1160)冬,予(朱熹)来谒陇西(李侗)先生,退而寓于西林院惟可师之舍,以朝夕往来受教焉。阅数月(十月、十一月中旬)而后去。

朱熹“而后去”,去哪里?笔者考其去“海滨邹鲁”“海滨洙泗”——莆田。此据朱熹所作四十行长诗《群仙书社记》:“莆阳山水冠四方,气毓水南龟屿庄。……壶山巍峨兰水沧,先生之风同其长。”款识时间:绍兴三十年(1160)十一月(下旬),熹书于壶山藏修精舍(莆田壶山书院)。

次月,朱熹为曾在同安任县丞的同僚朱彦实先生在其家乡仙游赖店乌墩所构归乐堂,作《归乐堂记》。

款识时间:绍兴三十年(1160)十二月乙卯(农历十一)。

据朱熹答许顺之书信十一考

据《朱熹答许顺之》书(信)十一,内容择录如下:

此间穷陋,夏秋间伯崇来相聚,得数十日讲论稍有所契。自其去,此间几绝讲矣。幸秋来老人粗健,心间无事,得一意体验,比之旧日,渐觉明快,方有下工夫处。日前真是一盲引众盲耳,其说在石丈书中,更不缕缕,试取观之为如何?却一语也。更有一绝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乾道二年(1166)秋,朱熹在闽北崇安给同安门人许顺之书信(见《朱熹集》卷三十九《答许顺之》书信十一)。该信中提及在同安任县丞的石丈(石子重),先后出现两个“更”字。笔者解读其读音及字义不同。前一个“更不缕缕”的“更”字,读第四声“gèng”,是副词,表示“再”“复”“又”,朱子言我不再重复;后一个“更有一绝云”的“更”字,读第一声“gēng”,是动词,表示“经过”“经历”之意,朱子言我曾经作有一绝诗。

《观书有感二首》之“半亩方塘”所在地考证,我们要充分考虑作者朱熹当时创作《观书有感二首》其二“溪舟自行”真实地点所在地,不能只考证《观书有感二首》之一“半亩方塘”,而故意规避《观书有感二首》其二“溪舟自行”的创作时间和地点。因为这是二首组诗,其创作于同一时间段同一地点,诗境取自于同一座城市。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既是景物诗,又是哲理诗。

所以,朱熹《答许顺之》书信(十一)的书写时间为乾道二年(1166)秋,信中提及的“半亩方塘诗”实作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春。因此,在朱熹《答许顺之》所有书信(含十一)中查找,并无“半亩方塘”诗句。

故,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创作时间为绍兴三十一年(1161),创作地点莆田。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