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姑救出夫君,云俭又找亲家翁谈孩完婚事。这时,闽王令旨到,贡元刘杞曾侯待补,今正授巡检之职,10日内赴任罗源。两家父母与众姐妹亲朋甚是欢喜。靖姑顺水推舟说:“可以完婚,随夫上任。但天下有事,靖姑还要出山,我乃闾山门徒,需要修炼深造,结识天下贤达,共同除暴安良”。靖姑有此心志,自然大家同意,刘杞又是心怀坦荡的青年,连忙点头表示同意。陈靖姑完婚后,助夫破了不少奇案。
二夫争妻。罗源一渔民,家境十分窘迫,丈夫下海捕鱼。妻子王氏在家赡养婆婆,料理家务。一日传来消息,说其丈夫在海上遇风浪,船翻人亡,妻子痛不欲生。不久,婆婆年迈病故,无法收理。这时来一商人,自称丧偶,愿纳王氏为妻,收理其婆婆。无奈之际,王氏只好听从改嫁。他们婚后夫妻恩爱、生活过得尚可以。不料,原丈夫在海上被漂流孤岛,侥幸活下,第二年由过往船只送了回家,得知妻子改嫁商人,即告上县衙。
刘巡检调来两夫一女,问起王氏,愿意跟谁,只是不答。庭审问,衙役故意送来一杯开水,令王氏送给两男人喝,以试其对谁感表好。不料王氏再讨为一个杯,将开水分二杯,一人一杯;又送来一盆水,一条毛巾,由王氏送给两男人洗脸清醒。王氏又把毛巾撕为二条,一人一半。可是,总不能一女配二夫,只好退堂,待后再审。
靖姑已知案情之事,让丈夫好好休息几天,不用再开堂,自己来处理。隔了几天,靖姑施其妙计,让衙中传出:王氏惭愧不已,已寻短见,并通知两个男人去领尸首回家埋葬,若都不要,以公埋了事。这时,后夫想自己用钱替她埋葬婆婆,现在又要埋葬妻室,太不合算了,决心不要尸首,逃之夭夭。前夫想,我们乃结发夫妻。她以为我不在人世,又是无奈改嫁,不能怪妻室,听了王氏已死,悲痛不已,只好含泪去领尸首。前夫见到王氏还活着,欢喜万分,双双拜别刘巡检夫妇,回家重建家园。
兄弟家产。罗源有阿大、阿小两兄弟,原来都和睦相处。父母去世后,兄弟俩因分家产,反目成仇,对薄公堂,刘巡检百般劝解无效。
正在愁眉苦脸时,靖姑命丫环递上一杯茶,并夹带一红纸条。巡检喝茶时看了纸条,惊樘狠狠一拍,命把案犯妻子,儿女一齐押上堂。两兄弟都生有二子,当他们都到堂时,巡检面对阿大之次子和阿小之长子说:“本官尚无子女,这两个与本官为子,免得日后分离再争议。”这时,他们都各自要求要回自己的儿子,并同声说:“只要自己儿子,不要家产,求大人开恩”。
陈靖姑与刘巡检动之以情,喻之以理,调解一番,纠纷化解,恢复亲情,和睦如故。(向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