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市发改委获悉,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关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主动作为,探索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改革举措,打通营商环境建设的堵点难点痛点,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福建”,让市场主体在闽投资兴业更便捷、更易成功。我市“莆田市活用加减乘除,精耕信用修复”被省发改委(营商办)列入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供各级各部门互学互鉴,共同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据介绍,我市创新信用修复工作机制,在信用修复方面寻求新突破,开辟新途径,探索出信用修复宣传培训做“加法”、流程简化做“减法”、融资应用做“乘法”、消除乱象做“除法”的四步工作法,让部分失信企业重现生机活力,助力稳经济促发展。
在宣传培训中做“加法”,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政府+企业”相配合、“行业+系统”相磨合等方式,分行业分类别举办鞋服行业、建筑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白名单企业、工信系统、商务服务行业等信用修复培训班,为超过2200家市场主体提供培训、咨询,增强学信、用信、守信意识。
在流程简化中做“减法”,坚持随申随办,办理时限由3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实现市级层面“一网通办”“零跑腿”“一日办结”。对企业疫情期间出现的失信行为审慎认定、迅速初核,确因疫情不可抗力导致,情况属实不计入失信记录。
在融资应用中做“乘法”,为市内36家有一般失信行为白名单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咨询培训教育,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信用,享受到国家优惠贷款政策,获得融资授信增加3.2亿元。健全纳税信用修复机制,鼓励和引导纳税人主动纠正纳税失信行为,通过积极沟通、信用修复、约谈整改,帮助纳税不良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全市591家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获得信用贷款7.8亿元。创新工作机制,为已经履行判决的失信市场主体开具《信用修复证明》53份,帮助38家市场主体获得融资贷款397万元。
在消除乱象中做“除法”,建立“征信修复”乱象治理跨部门合作协调机制,制订方案、齐抓共管、联合行动、共同整治。针对打着“征信修复、洗白、铲单”等旗号骗取财产的不良现象,采取发布通告、约谈自查、纠正整改等方式,清除“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诈骗陷阱。
我市通过建立健全修复机制、服务线上线下修复、简化修复工作流程、联动迅速快办审核,同时发挥商会、协会、促进会等诚信教育社会团体作用,保障失信市场主体权益,让部分失信企业能够重新参与市场公平竞争,享受各级优惠政策。(时报记者 林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