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老游击队员陈铁英口述 下茹山的革命燃烧岁月
【发布日期:2022-08-0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阮榕 郑晓丽

 

 

澳东村老游击队员陈铁英  方浩东/

 

 

老游击队员陈铁英向志愿者展示自己的革命“五老”荣誉证书         方浩东/


 


老游击队员陈铁英的革命五老荣誉证书    郑晓丽/



 


 

老游击队员陈铁英的革命五老荣誉证书及相关证明材料                      郑晓丽/

 

 

 

澳东村下茹山自然村61号老游击队员陈铁英的家     龙佳欣/

 

 在涵江区白沙镇澳东村下茹山自然村61号,一栋三层小楼里,住着一位90岁高龄的老游击队员陈铁英,鲐背之年,血压偏高,心脏不好,右脚行动不便,但仍耳聪目明,穿着朴素的黑色中山装,与志愿者们回忆往事时,对下茹山那段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记忆犹新,眼里闪着点点激动的泪光。

陈铁英的家乡白沙镇澳东村为革命老区村,其东邻东泉村,西与澳柄村接壤,南邻西天尾镇。该村澳柄宫地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独特。19308月,莆田总行委在澳柄宫把莆田各地游击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3军第207团,并设团部在此,同时决定在澳柄乡(今澳东村和澳柄村)、东泉乡成立赤卫队,以配合红军游击队在本乡开展土地革命斗争。从此,澳柄宫成为闽中党组织早期领导莆田革命的重要据点。

19492月,“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在大洋成立,并设立闽中支队司令部。与此同时,闽中地工委对所属各县的游击队进行整编,6月,原广业山区改设广宫、澳柄两个区委,划归莆田县工委领导,澳柄区工委负责人为黄国楷、陈伍,澳柄区部设在下茹山(今澳东村)。

193310月,陈铁英在下茹山出生。据他回忆,自己是在15岁,即1948年冬起参加了党领导的地下游击活动。寒风凛冽下,由陈伍同志带领,游击队先后组织了剪断国民党政府在澳东村林口洋至东峰坑的电话线活动。19492月,陈铁英等人又在陈伍同志带领下,再次参加了锯断东方坪、沃岭头、白沙庙三处电话线的游击活动。

“有一次,我和战友们一起破坏敌人的通讯设施,费了很大力气才锯掉了杉木电线杆,剪断了电线。但敌人再次用竹子把电线架起,我们只好将竹子拔起,将电线再剪断,干扰敌人的通讯,为打败敌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说到这时,陈铁英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骄傲的脸上闪着光。

1949年初,解放的曙光已照临莆田。为配合南下莆田解放,也为了帮助群众度过春荒,中共各级组织和游击队还大力组织开仓济贫斗争,给群众以实际的斗争利益。闽中支队司令部在莆田多地发动武装破粮分仓,仅194934月,福莆永县委先后在瑞云、大洋、萍湖、新县开仓粮食3000多担;莆田县委先后在林墩、东华、西园、顶社、沟底、华西等开仓11000多担,闽中工委表扬莆田是闽中境内分粮最多的县。夜袭萍湖宫就是其中行动之一。

萍湖宫位于莆田山区庄边镇前埔村,因山水资源丰富,被誉为“广业里最富饶的风水宝地”。当时萍湖宫粮仓为国民党政府在山区的最大粮仓,储藏的公粮有几千担。

令陈铁英记忆犹新的是,1949年正月初十(公历39日)那天,他和战友们成功炸掉了萍湖宫粮仓,获得了一批丰厚的物资。区部负责人组织村民们将物资全部搬回家,“我那时候才15岁,身板瘦小,扛不起重物,得到了游击队长的帮助,帮我挑回了60斤的稻谷回家。真的很感激他。”

闽中游击队突袭萍湖宫粮仓,狠狠地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嚣张气陷,极大地鼓舞了闽中人民的斗争士气,为解放莆田大造声势,也解决了山区人民春荒缺粮问题,补充了闽中游击队和南下解放军的军粮。

陈铁英说,19496月,闽中支队司令部在下茹山设立澳柄区部。区部驻地当年就设在下茹山尾张厝陈铁英的家中。同月,国民党派兵围剿西天尾下垞村,澳柄区部地下游击队进行了阻击,并捕回国民党兵3人。

“这三人就关在澳柄区部我的家中。我和游击队员们一起看守、关押、送餐、站岗、放哨,监管这三个国民党兵。”陈铁英自豪地回忆道,“条件很艰苦,只有两间很小的房间,一间用作厨房,另一间用来专门关押国民党兵。”陈铁英说,在上级对关押人员的情况调查清楚后,就把两名非特务的国民党兵放回家,还给他们每人分发五斤粮票,另外一名则被处置了。

19498月中旬,游击队配合南下解放大军,莆田山区得以解放。821日,莆田城获得解放。

说完这些游击经历,老人又坚持在志愿者的搀扶下,拄着拐杖弓着背爬上二楼,颤巍巍地走进自己的卧室,拉开红色床头柜的第二层抽屉,用微颤的手小心翼翼地从一个褪色的黑包里拿出福建省革命“五老”荣誉证书及证明材料,转身和志愿者们说道:“当年加入游击队,有三个人为我证明,这三个人都是我的上级,其中一个是当时的副区长。”

据了解,陈铁英的老伴已经去世,膝下有6个孩子,其中一个儿子当兵牺牲了,一个儿子送养,两个女儿如今已经出嫁,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外出打工,一个就住在他家附近,只要陈铁英有事需要帮忙时儿媳妇都会及时赶来。

陈铁英的生活较为简朴,起居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照顾,家中仅配备了简单的家具,收入主要来自国家给革命“五老”人员定期生活补助资金和医疗补助资金。

见到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的志愿者们时,老人拉着手舍不得放开。合影的时候,一直鼓励大学生们要珍惜当下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的同时不忘锻炼身体,孝敬父母和长辈,尽可能地去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

临别时,陈铁英坚持走到门口,含泪挥手送别大家。

(备注:本文史实主要参考了《闽中(涵江)党史简述(一)》《闽中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闽中游击队夜袭萍湖宫》)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