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一开工,仙游县机械制造、古典家具、服装、鞋革服饰等大小厂企就呈现出一派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往年节后的“工荒”问题,今年得到了有效缓解。这标志着该县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企业用工形势稳定,得益于该县人社部门坚持以“春风行动”为服务企业招工载体,积极搭建劳动者与企业用工的对接平台,全力帮助企业招工,保证企业正常生产,推动县域工业稳步增长。
百万人口的仙游县一度是劳务输出大县,在2016年获评“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前每年都有30多万劳务大军奔赴全国各地打拼创业,但伴随着近些年古典工艺家具、机械制造、服饰鞋服、临海工业等支柱产业的迅猛发展,就业环境越来越好,现已蜕变为吸纳就业人员的“洼地”,仅去年全县就回流劳力约14万多人,大小企业用工情况基本稳定。在经济新常态下,该县今年节后的用工呈现新特点,仙港工业园、枫亭工业园区、工艺产业园等5大园区的大多企业农历正月初十左右开工,今年返工率也比往年都提高,东亚机械、亿承鞋业、三福集团等龙头型企业返工率更是高达100%,且企业用工量也逐步维持稳定,经实地调查近400家规模企业缺工约近2000人,相对去年同期下降45.5%。
据悉,虽然该县企业用工相对稳定,缺工急剧锐减,但该县人社部门依旧高度重视节后帮助企业招工的“春风行动”,加强对重点企业,诚信企业进行失业动态监测,及时了解企业岗位流失情况,并在1月底就下发《2017年春节帮助企业招工暨促进就业工作方案》,为组织开展企业用工服务和指导企业用工提供依据。并积极搭建供需见面平台,开展多形式的招聘活动,为企业及劳动者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主要抓住春节前后的有力时机,每个平原乡镇(街道)春节元宵期间至少举办一场为辖区企业服务的招聘会;县人社局联合县劳动就业中心为求职者开通“一站式”就业服务窗口,并在正月初九、初十专门组织2场企业专场招招聘会,三福等2家提供就业岗位114个,吸引了200多人进场洽谈,反响极好。至目前,全县新招员工达300多人,为10多家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注入新劳力,再次凸显了就地就近就业的“洼地”效应。
“招来的新老人才留得住才是持续发展的关键!”仙游县人社局局长黄友土说,“这样既可加强企业的用工稳定性,同时务工者流动的盲目性可大大减少。”为让本外地务工人员在仙游干得好、挣得多,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该县政府着力改善就业环境,仙港、枫亭等工业园区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学校、医院、超市进驻园区,并开通了一些公交线路;县人社部门定期组织开展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用工专项大检查、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等专项整治活动,特别是倾力实施“彩虹计划”,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在万鑫、协诚等示范企业带动下,建立集体合同制度的企业达到已建工会企业数的90%以上,受惠职工6万多名。
此外,针对厂区不断扩建的企业在创建企业文化上投入不足,重生产轻文化,而员工业余生活匮乏、职业技能提升渠道狭窄的“短板”,该县人社、工会等相关部门,着力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民工。由此,仙游职专等职业学校和仙游县鲁班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仙游县“一点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机构与一些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入协议,约定双方责任和权益,把技能培训与促进稳定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开设专业技术培训与地方产业相衔接,近年来年均培训2000名左右,实现了培训、就业、技能提升的无缝过渡。同时,该县还坚持每年春节前举办一年一度优秀企业员工表彰活动,涌现出一批万鑫、海安、协诚等省级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今年计划招普通工人80名,除了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险,法定节假日、年休假及其他带薪假期外,我们还会通过举办活动来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让职工感受到企业文化和家的温暖。”海安橡胶有限公司经理马志强介绍说,“如今80后、90后逐渐成为企业用工的主力军,他们的求职观念更加多元化,注重工作环境和氛围,大小企业只有根据他们的需求去适当调整就业条件,才可实现员工有收入、企业有发展的“双赢”就业目标。” (国孟 黎明 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