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世惠祠与龙溪祖社
【发布日期:2022-05-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卢瑞棣

 

世惠祠


 

 缓缓悠长的枫岭山,像一只振翅欲飞的凤凰,世惠祠和龙溪祖社是它身上两颗不逝的明珠。

世惠祠,主要纪念五位不朽的古人,何玉、蔡襄、刘谔、曾用虎、章蘖,所以又称为“五公祠”,因地处山上,也叫“上五公”。近代,又增加了一位陈池养,号称春溟先生。所以也叫“六公祠”。

唐代初期,公元627年后,泉州太守何玉,沿着囊山山麓外缘的坡地,开凿了胜寿、西冲、太和、屯前、东塘五个大水塘,太和、屯前、东塘就在古时的兴教里一带,也就是梧塘境内。何玉是开发梧塘的第一人,第一功臣。他带领老百姓挖塘,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何玉是江西太和人,人们把梧塘境内的一处大水塘命名太和塘,并在唐朝末年,就在枫岭的东边东宫创建太和庙,纪念何玉造福于民的精神。

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陈清等人侵占了何玉开掘的五个水塘,北洋1000多顷耕地得不到灌溉,农业生产有耕无收。哀哀生民,呼天不应,叫地不灵。福建转运使蔡襄,对百姓之苦,感同身受。庆历八年,即公元1048年,蔡襄向仁宗皇帝上了《乞复五塘札子》,获得批准,五个水塘于是得到恢复。老百姓从此又可辛勤耕耘,感激之声,响彻北洋。

宋嘉祐年间,即1056-1063年,兴化军知军刘谔在萩芦溪崇圣村莲花石下,修建太平陂。刘谔对梧塘和涵江的最大贡献,就是筑了一座太平陂。其首创之功,足以名垂千古而不朽。

创业艰难守业难。太平陂在萩芦溪中无声地守望了170年后,天有不测风云,暴雨无情地捶打广业山区,洪水汇聚,如同一只巨兽,发狂地撕拉太平陂。太平陂崩溃了,陂石七零八落。1028-1233年,兴化军知军,晋江人曾用虎,当仁不让,重修太平陂。他再造了一个太平陂。有鉴于此,莆田县丞将太平陂更名曾公陂。世惠祠的走廊上那块长2.1米、宽1.1米的青色石碑,碑上“曾公陂”三个大字,雄浑奇拙,寄托人民对他的思念。陂成,宋代著名文学家、城里人刘克庄写了《重修太平陂记》的文章,赞颂他“仁而明”。

章蘖,浙江鄞县人。他任了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兴化府推官。他复查田租144石,用以修陂葺庙。章蘖作的是功德事,得到人民的纪念和敬意。

陈池养,号春溟,城里后塘人,他是莆田清代水利专家。清道光二年,1822年,陈池养兴工重修太平陂。功成之时,兴化府知府徐鉴作《重修太平陂记》一文。陈池养一生受人钦敬,他居官清正;家居时,热心公益事业。他根据自己多年治水实践,搜集史料,总结经验教训,写成莆田历史上第一部水利专著《莆田水利志》8卷。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六公们都在他们的任上,做出了有益于人民的事业。

1997年版的《梧塘镇志》记载,公元1132年,宋绍兴二年,里人张应六就在枫岭创建刘谔庙;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张安节重建庙宇;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刘谔庙毁于火;1572年,明隆庆六年,分守熊琦领郡时重建,开始祀奉何玉、蔡襄、刘谔、曾用虎、章蘖五人,设匾“太平陂世惠祠”;近代又增加了陈春溟,因而可称“六公祠”。

龙溪祖社与世惠祠一墙之隔,它们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龙溪祖社因为五公们的倾情奉献而兴旺,五公祠因龙溪祖社的发达而经久不衰。

何玉开了五个池塘,刘谔修了太平陂,梧塘一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田地开垦出来了,村庄形成了,村成社立。明万历年间,约在1573年至1620年间,龙溪祖社开始建成。梧塘变了,发达了,兴旺了。村大社分,这也符合发展的要求。于是渐渐地在各村各角独立建社、梧塘也有了鳌塘的美称;枫岭最初叫凤岭;鳌塘七境渐入佳境。“三山枫岭钟灵秀,七境梧塘翥凤凰”,这一副对联,形象地道出梧塘镇的地理位置和风貌。这七境是林外境的香龙社;枫岭境的香应社;福兴境的福兴社;西庄的隆兴社;东牌境的万寿社或忠吴万寿社;霞楼境的安民社;太白庄境的福兴新社。它们的型制、神祗均仿龙溪祖社。龙溪祖社是鳌塘七境的“社母”,是梧塘七境的圣地。

枫岭是一块宝地,它拥有许多不被人注意的文物。环绕五公祠和龙溪祖社的太平陂渠道,象一条大绶带,整整流淌了950年。从福州到泉州的千年古驿道,横贯梧塘七境,穿过枫岭,惯称后大道,残留的路基依稀可见。山脚的那棵“高冬王”,是枫岭的风水宝树,那几株大榕树,郁郁苍苍,“垂一方之美荫,来万里之清风”。残存的“枫岭店”,见证了枫岭曾经的繁荣。百年沧桑的红砖古厝新厝里,容颜不改。山脚下有一个线面加工专业村。枫岭的线面加工,从明代就已开始,清代进入兴盛期。枫岭线面,条细质韧,享誉四面八方。太和庙,处于枫岭的较远处,是梧塘最早的庙宇。金碧辉煌的鳌塘天后宫,与世惠祠、龙溪祖社包容并蓄,形成枫岭文物核心区。这里,还有志愿军烈士的旧居,烈士的英魂和先贤们的英灵水乳交融。不久,资深的太和庙也将从那厢搬迁过来落户。

 

  

 龙溪祖社百年榕树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