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平
书院傍南山,依兰溪,景色佳美。
阅览室清爽雅致,需在门外脱鞋而入。只见一排排书籍依墙而立,一张张书桌如棋罗列,一个个小读者聚精会神,窗外有潺潺流水声,台上飘幽幽水仙香,好一个修心所在!
那天,有个小朋友找到当值的武老师,大声揭发道:“阿姨,有人偷书!”
武老师抬眼一瞥,看到阅读角里,有个衣服不太合身的孩子满脸惊惶,从书包里掏出两本书,慌慌张张放回书架。
武老师赶紧上前,抚肩安慰道:“没关系,拿书不算偷,拿书不算偷!”
孩子委屈地说:“阿姨,我很喜欢这两本,没钱买,就想带回家看,行不行呢?”
“可以啊,你只要看完了,记得拿回来就好!”武老师抽出那两本,递给孩子。
孩子向老师鞠了个躬,抱着书出了阅览室,高兴得像只小麻雀。
书院组建3年了,有志愿者团队轮值管理,陆续接收了社会捐赠的许多书籍;蜜甜不怕庭院深,蝶恋花般吸引来一拨拨读者。
江院长是高校教师,提及建立书院初衷,坦言道:“网络时代有很多诱惑,人们也比较浮躁;太多的金钱,太多的鲜花和掌声,也会让人迷失;依靠政府支持,我们书院选择溪滨公园偏僻一角,倡扬中华书香文化,就是要让大家能够静下心来,充实和提高,读书啊,也是一种修炼过程。”
难道不是,把孩子引来书院,感受一种阅读氛围,从小培养读书意愿,提供知识分享,这对孩子的一生,意义深远。
武老师喜欢看孩子们读书,她说:“退休时我就考虑要干什么,觉得应无私地去做些有趣的事,每次来到书院,看到孩子们在安静专注地读书,就感到特别亲切,就会随手拍下来,吸取知识,那是一种很美的画面!”
志愿来书院后,朋友们都说武老师更年轻了。武老师回答:“我去书院寻找精神享受,那种欣慰和快乐的报酬,是用钱也买不到的!”
最美四月天,读书正当时。世界读书日来临时,那位“拿书不算偷”的小读者,一大早就缠着妈妈去书院,孩子说:“我向阿姨承诺了,拿的书读完了要还她!”母子俩顺手,把自家的几本书也带过去。
武老师很感动,抚摸着孩子的头鼓励:“真守信用,啊啊,还把你的好书也带来了,真要谢谢你们!”
孩子妈妈告诉武老师:“孩子他爸前年病重去世了,我们家经济条件有限,也领受不少人的爱心,这孩子喜欢读书,经常来书院免费读书,你们还允许他把书带回家,我们要谢你们才对哩!”
武老师安慰说:“人生有许多挫折和不幸,但我们可以在爱心中抵御悲伤,在书籍里互相取暖。书,就是拿来看的,拿走等于共享,拿来也是共享,让书流动起来才能增值,不然就失去书籍存在的意义了!”
温馨的书院,流水的书。我们读文学、读哲学、读历史,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坐在书院里听水流鸟叫,看云过花开,是一种非常好的触及和享受。
正如武老师所言,道家的追求是天人合一境界,隐身书院,你会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更好地跟先人对话,与先贤谈心。她笑着说:“瞧,我们的孔子先生也在这里,他两千多岁啦,我一进门就会说:‘孔老先生,您好!’”
南山松茂,兰溪飘香;孔圣当门,群书做伴。喧嚣红尘中,纵横网络里,守书院清幽一角,在文字中徜徉,在精神世界遨游,永远也不会孤独。
在书籍里互相取暖,在阅读里与成长做伴,与幸福握手,志愿者们说得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