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一句怪异的莆仙方言俗语
【发布日期:2022-04-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王琛

 

我小的时候在老家华亭,常常听大人说一句俗语:“阿姑惜(方言白话音同‘绍’文读,爱惜之意)孙袒姑姓,阿姨惜孙姨夫姓。”也有人说:“阿姑惜孙同姑姓,阿姨惜孙姑丈姓。”(这可能是口误)那时候我年纪小知识少,对这个绕来绕去的俗语,只模模糊糊地理解它的意思:即阿姑惜孙是真正的惜,阿姨惜孙不如阿姑惜孙。后来我长大了,读了许多书,见识也多了,再听到人们说这一俗语,仔细揣摩,越觉得怪怪的,怪在哪里又说不清。现在我已是奔九老人了,又听到这一俗语,心里想,不能让它再糊涂,一定要把它弄清楚,于是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清理思路。

中国传统观念中,人际血缘关系的意识很浓。以血缘近或远来定亲疏关系。体现在语言上也有特色。如莆仙地区的习俗,出嫁的女儿称娘家为外家(音gc:),称娘家兄弟的儿子为孙,不称侄。这个孙不是通常所谓:“子之子为孙。”是取医书《黄帝素问》“络之别者为孙”之义。所以莆仙方言中有姑孙之亲的俗语。姑与孙同姓,比姨更亲,所以姑惜孙是真正的惜,真情实意。后来有人依照姑孙之例,又生“姨孙”之词,即阿姨与她的姐妹所生的儿女称姨孙。姨孙不如姑孙亲近。中国传统也以同姓异姓定亲疏。姨孙的姓不与姨相同,而与姨丈相同,故不如姑孙亲。

这个本来就够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俗语在社会上流行,为了讲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压缩了句中一些成份,使这一俗语更朦胧。其中“阿姑惜孙袒(或同)姑姓”还比较好理解。“阿姨惜孙姨丈姓”或“阿姨惜孙姑丈姓”,两种说法,并行运用,就更混乱了。

为了把这混乱梳理清楚,必须给它定一个特定的语境和人在对话才能理解。

设想有一家兄、姐、妹三人,姐妹出嫁了,兄姐妹都生了儿子。这三个后代人在一起对话。兄之子说:“你俩的妈妈是我的姑姑,阿姑惜我是真正的惜,因为我和阿姑是同姓,所以她一定会偏袒我。”姐之子和妹之子也都争着说,阿姨(即上文姐或妹)也真正爱惜他们。兄之子说:“我阿姑惜你们,可你俩和我阿姑不同姓而与姨丈同姓。”即“阿姨惜孙姨丈姓”。

这一俗语可换一个说法:姑与其兄弟之子同姓,直系较亲,惜也深,姨与其姐妹之子异姓,旁系较疏,惜也浅。这样意思就明白易懂了。

可这一俗语绕来绕去,比相声中绕口令还复杂,这不精美的俗语却能在社会上长期流行,令人深思。

中国传统的血统论,是源自礼制与儒家思想,对待礼制与儒家思想,不能喊一句口号就把它一棍子打死。其中也有可取的东西。本俗语太强调血统。以同姓与异姓作为评判人际爱的深浅标准,是不正确的,不属我们时代所提倡的。俗语的流传与消亡与社会环境有关。笔者几十年来看它还存在,说明社会上还有血统论生长的土壤。血统论现淡薄一些了,等到全人类做到真正博爱,所有人都在互相爱惜,这一俗语就失去了市场。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