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孝节牌坊今犹在 忠贞孝敬扬美德
【发布日期:2022-04-1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时报记者 林锦堂

 

 

仙游县历史底蕴丰厚,文化遗迹星罗棋布。仙游县度尾镇剑山村境内,有一处雍正八年(1730)奉旨建筑的“孝节坊”,隐藏在乡村田野里,逐渐被湮没在时光里,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从童年记忆中寻踪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让自己留恋的地方,那就是故乡。曾记得童年时代,那是一个冬季,姑姑家砍甘蔗,我屁颠屁颠地跟着姑姑和姑丈去甘蔗林,那时看到古石道旁的“孝节坊”,牌坊还是完整的,神奇地问姑丈是谁家的墓碑那么高大、气派?姑丈笑着告诉我:“那不是墓碑,是孝节坊,是古代皇帝授封给孝顺的妇女的孝节坊。”

当时不懂得“孝节坊”为何物?光阴似箭,时光一转眼40年过去了,但记忆中那片甘蔗林有一处古物。

今年元宵期间,笔者重访故地,在度尾镇剑山村大路边的乡村田野里寻找到了这座将近300年的“孝节坊”。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孝节坊”周围早已被人开拓成了田地,种植果树和作物,果树成荫后牌坊便被湮没其中,人们也逐渐对这座“孝节坊”在记忆中淡化。“孝节坊”顶层坊首石雕早些年跌落地上,遗物尚在地下,坊首上端的石件雕饰已无影无踪。

孝节石牌坊流行于宋代,盛于清朝,是经官府奏准而建造,为表扬节妇孝女而立,是终生守寡妇女的一种荣誉,更是封建统治阶级宣扬道德价值观的一种方式。岁月沧桑,近300年时光如飞般掠过,昔日的田园已遍布民居。尽管“孝节坊”牌在田园间经受风雨凄凄,但“孝节坊”主体构件依然十分精美华丽,纹饰清晰,是极具历史价值的文化古迹。


 




从史志记载中溯源

 

孝节坊,是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虽是为封建社会宣扬孝道、贞节、尊老等传统美德树碑立传,也是倡导封建社会伦理道德思想的产物,更是历史古建筑的文化遗产。

据清乾隆三十六年《仙游县志·建置志》“坊表篇”:“范氏旌节坊在文贤里钟洋(今仙游县度尾镇剑山村大路边),雍正八年(1730年),奉旨为太学生刘濬妻范氏立。”

《仙游县志》第四十三卷《人物志》“烈女篇”记载:“范氏,监生刘濬妻,年二十八寡,奉姑抚子,历节二十五载,雍正八年,诏旌其门。”

仙游县度尾镇剑山村“孝节坊”,位于梁山之麓以西的仙(游)永(春)古驿道岔路剑山村大路边路段,这里曾经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古时候是仙游与永春人民生活生产的主要交通要冲之一。东南方50米外的中岳溪,源于屏山惠格岑溪流,溪水从屏山惠格岑、流经云水、埔尾、剑山、中岳溪,汇聚于木兰溪上游的大目溪,全长14公里,是度尾镇境内第二大溪流。

“孝节坊”坐北朝南,原有四柱三间三楼,现仅剩二楼。“孝节坊”四柱三间二楼,通高约5米,面宽8米,底层枋上雕四龙戏珠,左右两边雕刻鸟兽吉祥图案,中层坊额楷书“孝节”二大字,左右题款刻小字“大清雍正八年奉旨旌奖,故监生候补县丞刘濬妻范氏。”两边横额刻有“妇顺”和“母仪”楷书;柱底设夹杆石加固。整座牌坊,除三层结构缺少外,主体结构平稳,庄重大方,花鸟瑞兽,雕工精致,堪称石雕精品。据剑山村村民刘桂华介绍,上层坊首石雕早些年跌落地上,遗物尚在,坊首上端饰有四只石狮,两只飞凤,已经丢失多年,不知去向。

这座“孝节坊”系朝廷旌表褒奖剑山村一位范姓妇女守节尽孝25年而建,是我市不可多得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考证探究我国古代牌坊构建、石雕艺术的实物样本。

 

从史实故事中静思

 

剑山村“孝节坊”,关于它的历史,现在了解这座牌坊故事的人也越来越少。据剑山村村民刘桂华介绍,他是刘濬的后裔,现有刘濬后裔居住在剑山村四座厝的达200多人。剑山村“孝节坊”是清代雍正皇帝褒封刘濬公淑配范氏,诏旌其门的孝节坊。据祖辈相传:康熙年间,刘濬公是一名国子监太学生,候选县丞。可惜苍天不公,一场大病夺去了刘濬公的大好年华、锦绣前程,含恨遗下家中的老母、娇妻和幼子。那年刘濬公的结发妻子范氏刚满28岁,对夫君离去她极度悲痛,并对天发誓,绝不改嫁,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一边侍奉翁姑,一边抚养幼子。苦难的岁月没有压倒她,她坚守妇道、含辛茹苦、孝敬翁姑、和睦邻人,竭尽母仪之德,远近称颂,地方官员遂将她的事迹上报朝廷褒奖。直至53岁那年,雍正皇帝下诏建坊旌表范氏。

牌坊作为历史古迹,已然是文物部门应加以保护的对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建筑之一,久远的年代抹杀不了其艺术欣赏价值,遗留下来的中华美德更不会被时间洗礼冲刷掉。这里更是一处洗涤身心的静地,让人们净化心灵、提升道德品质。如今,法治的社会,男女平等、性别和谐,人们将会越来越理性地对待古代封建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和礼制制度,科学地吸取孝节牌坊文化的合理内核,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