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莆田海事局获悉,据统计,罗屿作业区1月份单月进出港作业船舶9艘次,其中2艘40万吨级超大型铁矿船,全月货物吞吐量达142.8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0.12%,刷新了建港以来单月吞吐量记录,迎来今年“开门红”。
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按照市委“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要求,莆田湄洲岛海事处结合辖区实际,以优服务、强监管,全力保障国际口岸供应链畅通。
打通审批“快车道”。通过推进“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改革,结合一网通办服务窗口,无纸化受理审批,采取“预约办、网上办”、开辟“绿色通道”等服务举措,实行进口岸网上24小时审批制,确保口岸审批零拖延,口岸查验零待时,全面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与服务水平。
织密监管“安全网”。提前了解码头生产计划,及时掌握船舶动态,提前组织港口、引航等相关单位召开大型船舶通航安全协调会,落实船舶靠泊岸基准备、进港通航安全保障措施;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等专项行动,强化与涉海部门执法联动,严格口岸监管,及时排查碍航渔网、占道养殖等违法行为,构建安全、畅通的水域环境。
紧盯防疫“风险点”。提前对接船舶代理做好船舶船员防疫工作宣传及排查,落实常态化防疫形势下海事监管举措;强化可视化信息监控、监管,通过CCTV、AIS等对在港船舶进行远程监控,利用VHF通信系统加强与码头、船岸、船舶代理之间的联系,督促其严格落实《船岸安全检查表》要求,确保船岸界面作业安全。
强化保障“全天候”。1月以来受持续大风与降雨影响,给辖区水上安全生产带来更多不利影响,海事部门一方面持续关注水文、气象变化,加大电子巡航力度,及时做好防范大风等恶劣气象预警服务;另一方面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车船装备维护保养,确保快速反应、科学应对,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莆田湄洲岛海事处有关人士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巩固和提升口岸营商环境,利用海事职能,精准对接口岸发展需求,用更优质服务与监管,发挥东南大宗散货枢纽港优势,为打造国际大宗散货枢纽港和国际混矿中心,推动莆田港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稳定水上交通环境。(见习记者 陈海容 通讯员 唐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