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25日,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今年以来全市公安工作十大亮点成效。新闻发布会由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政治部宣传处处长郑映明主持,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首席新闻发言人方永武出席发布会并作发布。
守好主业:社会治安更加稳定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立刑事案件6173起,破案率达78.4%,暂居全省第一;现行命案连续10年全破;八类暴力犯罪案件破案率达100%。与群众安全感紧密关联的传统“盗抢骗”案件发案数下降39%;发案数创历史最低,连续两个月实现“零发案”;全力推进“团圆”行动,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101名,其中时间跨度最长的为41年,组织认亲40余场。
源头治理:打击电诈更加有力
今年1月至10月,全市接报电诈警情数同比下降33.3%,立案数同比下降13.7%,破案数同比上升137.9%,抓获嫌疑人数同比上升117.5%,累计止付涉案资金3.5亿余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亿余元,在全省率先实现“两降两升”目标。部署开展“大摸排、大宣传、大劝返”活动,完善部门行业联动机制,组建云南前方工作组推进源头整治,严厉打击偷私渡违法犯罪,全力劝投逼返滞留缅北人员,在全社会形成强大舆论声势。
拓线深挖:侦破大案更加强劲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侦办涉黑恶案件32起,其中涉黑组织案3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27起、恶势力团伙案2起,年内新侦办涉黑恶案件数暂居全省前列;聚焦四大行业(信息网络、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领域,打掉涉信息网络领域黑恶团伙14个。
专项攻坚:信访化解更加高效
明确“开门接访”“有访必接”“包案到人”等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息访罢诉、案结事了”。截至目前,公安部交办件化解率达97%,省公安厅、省信访联席办交办件化解率均达100%,初信初访化解率保持100%,信访总体化解成效在全省保持领先位置。省公安厅在莆田召开全省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专项工作现场会,推广介绍莆田公安首创经验做法。
综合整治:交通管理更加有序
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紧盯农村地区的重点路段、重点时段,持续推进各项查处任务,加强重点车辆排查整治,大力开展三轮车违法载人现象、电摩交通违法乱象、轻型货车“大吨小标”清理、“营转非”大客车淘汰等问题打击整治,并提前完成18处省级为民办实事项目(道路交通隐患整治),1月至10月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7.8%。
打牢基础:公安治理更加精细
以推动社区民警专职化为落脚点,持续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深度融入38个“党建+”邻里中心、58个“综治+”社区治理中心建设,实现同址办公,推动社区民警工作回归基础管防和为民服务,让警力贴近群众身边,面对面及时解决问题,形成流动的社区“110”。针对消防安全、景区景点等重点环节,督促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对人、事、物、地等要素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培正理念:执法规范更加温情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联合市检察院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轻微刑事案件48小时速裁程序的指导意见》,推动我市“轻案速裁”走向制度化。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少捕慎诉”司法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检察机关联合出台减少羁押性刑事强制措施的指导意见,强力推进“少拘慎押”工作,同时制定轻微行政违法行为“首违免罚”目录清单,让公安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精准防控:战疫决心更加坚定
仙游疫情发生后,全市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公安工作优势,探索实践形成了流调溯源、卡口查验、无人机多维应用、铺头社区网格管理居家隔离模式和精准防控“秀屿模式”等一系列经验做法,受到省市和省公安厅主要领导高度肯定。
保障民生:公安服务更加便捷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具有公安特色的“26+10”项目清单,落实为民活动措施251项,办实事5100余件。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健全首问首接负责、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绿色通道等服务管理机制,广泛推行预约服务、延迟服务、上门服务,制定出台30项便民利民举措、15项服务企业发展措施等,并将93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党建+”邻里中心,实现公安业务“家门口”办理,最大限度实现企业和群众“一次就办好”。
刀刃向内:队伍整顿更加严格
市公安机关确定了“十大顽瘴痼疾”整治项目,搭建查纠整改系统方案26个,全方面、全覆盖、全过程解决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建章立制,建立健全管理教育机制40项,进一步巩固扩大队伍教育整顿成果。通过培树先进典型,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强化了争先创优意识。全市公安机关有1人荣膺“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3人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2个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48个集体和479名个人获得中央、省、市各类表彰。
当日新闻发布会上,还推介入选2021年全省公安机关“最美基层民警”宣传对象张海军、张长昆先进事迹。(时报记者 林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