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南宋清源郡侯陈谠
【发布日期:2021-06-2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时报记者 林锦堂

 

 




为官当立德,卒后自扬名。在仙游县度尾镇帽山村留埔陈氏家族世系谱中,记载着“一门三代五进士五大夫”的显耀家世,其背景正是南宋清源郡侯陈谠祖父孙三代簪缨相继,以“五进士五大夫”立朝,成为兴化郡赫赫显耀的望族。

据《仙游县志》记载:“陈谠,字正仲,陈丰(在朝为官)之子,文贤里留浦(今仙游县度尾镇帽山村)人。南宋隆兴元年(1163)进士。初任瓯宁主簿、泉州教授等职,后升任右司郎中、殿中侍御史。陈谠性格爽直,议论问题直言不讳,从不顾及个人得失,因此忤逆当朝宰相陈自强。被调任太常少卿兼侍讲,不久改任起居舍人。他请求引退。归居半年后,又起任江西提刑,召为太常卿,不久授兵部侍郎。开禧二年(1206),宰相韩侂胄兴兵伐金。陈谠致函劝阻,认为敌势虽弱,未可轻视,收复中原,应先守御后攻取,方为万全之策。韩置之不理,一意孤行,结果北伐失败,损兵辱国。陈谠请求补外,任宁国知府。嘉定元年(1208),再三告老,致仕后封清源郡侯,食邑一千一百户,卒赠通议大夫。”据《泉州人名录(陈:三卷)》记载:“陈谠,字正仲、仲甫,号为蒙古、留坡、崇清,隆兴元年进士,南宋兴化军仙游县度尾乡留坡村人。淳熙(11741189)中任泉州府学教授,历殿中侍御史、兵部侍郎、宁国知府。开禧(12051207)中以敷文阁待制奉祠。嘉定初元(1208)封清源郡侯。”据明代户部尚书郑纪《东园文集》记载:陈谠出生南宋绍兴四年(1134),卒于嘉定十四年(1221),享年88岁;嘉定十六年(1223)赐葬留坡山麓埔坪山上。因陈谠为官清廉尚节,卒后入祀仙游文庙乡贤祠。

 

 

 

















一门三代五大夫

 

仙游县度尾留坡陈谠家族世系,来自兴化陈氏始祖——莆阳县令陈迈的后裔。陈迈十一世孙陈福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偕弟陈祐,从莆田橄榄巷迁至仙游县度尾留埔,其后代子孙英贤辈出,簪缨出仕者层出不穷。自宋元符三年(1100)至孝宗隆兴元年(1163)陈谠登进士,出现了陈骥、陈骈、陈驺、陈丰、陈谠“一门三代五进士五大夫”的历史佳话。

陈骥:字德纯,宋元符三年(1100)李釜榜进士,官居国子宗学博士,外除温州通判;骥以清白闻名,遂与父同拜朝奉大夫,年六十二挂冠卒,赠太中大夫。著有《安处士文集》十卷。

陈骈:陈骥弟,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登进士第,知南恩州,后迁福州节度推官,拜朝散大夫,墓在留坡山祥云护界之东。

陈驺:陈骥弟陈骈兄。宋绍兴十二年(1142),登陈诚之榜进士,任永春县丞,海阳令,墓在莆田望桥头。

陈丰:字宜仲,号舫齐,陈骥子,以父荫补官。丰年少专攻文词,作《蟠桃赋》,为朝官所识,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王佐榜进士乙科,又中博学宏词科,调长乐户掾,改任泉州教授,累迁国子博士,后知惠州。孝宗登位令诸路监司各举循吏二人,丰居其首,升为湖北提举。因丰不欲远去,遂除南恩州。正逢旱祷雨,丰作词“愿捐数年之寿,乞令合境普沾三日之霖”,天果大雨。是年病卒,民为之哭,立祠祀之。敕赠为光禄大夫。著有《舫齐文集》。墓葬仙游县将军大崛。

陈谠:陈丰子陈骥孙,字正仲,号崇清。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登进士第,初任欧宁主簿,后升右司郎中,殿中侍御史,调任太常少卿兼侍讲,不久改任起居舍人。力引退,以直宝谟阁奉祠而归。归里半年后,起用为江西提刑,召为太常卿,不久授兵部侍郎。嘉定元年(1208)致仕,封清源郡侯。卒后赠通议大夫。陈谠不但是忠君爱国的一代名臣,他对文学艺术造诣很深,平时专研诗赋,擅长书法。著有《江西酬唱》一卷。《全宋诗》卷2466录其诗七首。《莆风清籁集》收录其诗四首。

 

生卒年号解谜底

 

陈谠生卒年考在多部方志记载中,均有很大的出入,皆记载其生于南宋绍兴四年(1134),卒于宁宗嘉定九年(1216),终年82岁。

据明代户部尚书郑纪(1433-1508)著《东园文集》卷十一题跋《书清源郡侯家谱后》一文记述:“此宋清源郡侯陈公世谱也。公生南渡高宗绍兴四年甲寅。登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历兵部侍郎、敷文阁待制、提举太平兴国宫。宁宗嘉定元年戊辰致仕,累封清源郡侯,食邑一千一百户,卒嘉定十四年辛巳,又三年癸未葬留坡山之麓。纪昔在翰林告中,曾同其裔孙靖安司训机展谒墓下。今弘治己未复得登拜,因按谱图追考岁月,公生先予三百年,致仕之年七十有五,退居田里之年十有四,卒之年八十有八。历官久,故政声誉望满朝廷。归田久,故题咏墨迹遍乡郡,屏山去留坡未四五里,故得两谒公墓,而详公之岁月如此。因志之,以起陈氏子孙之善继与后人之视今者云。”

《书清源郡侯家谱后》一文中记载的“高宗绍兴四年甲寅”,即是:南宋绍兴四年(1134);“登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即是: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卒嘉定十四年辛巳”,即是: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公生先予三百年,致仕之年七十有五,退居田里之年十有四,卒之年八十有八。历官久,故政声誉望满朝廷……屏山去留坡未四五里,故得两谒公墓……”陈谠出生年间(1134)与郑纪出生年间(1433),恰好是300年。郑纪两度谒墓,由此可见,其对乡贤陈谠是何等的敬重,对陈谠生卒也是“按谱图追考岁月”。

陈谠工书法,笔体雄健有力,是宋代知名书法家。南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仙游知县许伯诩重建县城四城门,陈谠书北门“拱德”匾额。位于仙游县龙华镇金沙村“罗汉岩”崖刻,上款:“太中大夫、敷文阁待制致仕、清源郡侯陈谠书”,下款:“宋嘉定十四年(1221)岁在辛巳,住山嗣祖沙门晹喆立”。综上两处崖刻的落款时间,均为宁宗嘉定九年(1216)之后,从而可以佐证陈谠卒于宁宗嘉定九年(1216)的记载有误。郑纪著作《东园文集》卷十一题跋《书清源郡侯家谱后》一文记述的生卒年考时间,更具有历史真实性和说服力,即是陈谠的实际生卒时间应为:生于南宋绍兴四年(1134),卒于嘉定十四年(1221),享年88岁,赠通议大夫。

 

博学多才善诗书

 

陈谠,不但是忠君爱国的一代名臣,他对文学艺术造诣很深,平时专研诗赋,擅长书法。据明代黄仲昭编修的《八闽通志》载:“谠问学该贯,诗文不为险语而雅有典则。工书法,大字尤精,自少至老士林推重。”陈谠博学多才,善诗赋、工书法,素有“南宋才子”之誉。

“东塘昔号神仙景,亭以洲名世亦稀。山拥髻鬟临水鉴,花铺云锦出天机。好风入座清如濯,古木分行翠欲围。每到冯栏会心处,不知香气袭人衣。”这首七绝《十洲亭》是陈谠在仙游南门十洲亭应景而作的诗文,其词奇景,惟妙惟肖。陈谠游九鲤湖时所书的“天子万年”及其《七绝》:“篮舆破午抵仙宫,喜听黄冠话鲤踪;仙去药炉留此地,丹烟犹觉起青峰。”诗文描述的其幻其境,把九鲤湖仙境写进诗的远方。

陈谠的诗词押韵疏密有度,清雅有典。且看其五言律诗押鱼韵的《弹丸山》:“地迥山奇怪,神仙喜穴居。百云剜洞巧,五石补天余。商野幽人梦,周南太史书。心乎爱丘壑,胜概一踌躇。”五言律诗押先韵的《过溪南韩氏宅》:“曾览溪南胜,重来四十年。树如人老矣,山共水依然。香玉纷堆案,晴虹对跨川。吾庐今咫尺,乘兴且盘旋。”七言律诗押先韵的《尊贤堂》:“闻道骑鲸碧眼仙,黄柑手植尚依然。人间俯仰更成古,天下声名不计年。茧纸谁能收妙墨,鸡林何用续遗编。使君为创新堂事,若解尊贤则是贤。”七言绝句押寒韵的《浔阳白牡丹·其一》:“玉色天然赛渥丹,亭亭并立倚朱栏。正缘不语偏含思,若使能行却厌看。”七言绝句押灰韵的《浔阳白牡丹·其二》:“晓来玉露邑香腮,雪态云裳妙剪裁。不比世情随冷暖,此花端为老人开。”押元韵的《句·其一》:“渊源师老杜,体制陋西昆。”押冬韵的《句·其二》:“竹密不知云欲雨,山高尽见水朝宗。”每一首诗,都具有歌词的韵味,诵读诗文,句句戳人心扉。

南宋诗词有一种自然超逸有感而发的清新秀隽,承载了诗人自然宽松的感情表达。陈谠的《南山》诗:“天造其山,在贵之阳。二十四峰,拔地峭刚。其山维何,如彼玉苍。宅位于离,火德之祥。南山何有,有方其岩。若堂甚夷,若门者三。穹者圆盖,植者羽参。石像天成,匪凿匪劖。陟彼山巅,有洞益奇。南北户通,千里俯窥。伊晋之洪,采荣于斯。丹飞井霤,木润草滋。昔我太宗,云章下贲。于皇仁庙,奎文狎至。岩处有辉,神护孔閟。丕昭圣朝,声化远暨。南山不骞,天子万年。南山不朽,天子万寿。无量惟寿,与天齐久。小臣作诗,永扬于后。”《伊岭仙岩赞》:“视财如视土,救病如救亲。善指天量路,能开地狱门。”

陈谠是宋代颇负盛名的书法家,笔体雄健有力。《兰陔诗话》称:“正仲书法遒劲,颇类君谟(蔡襄),淹贯群籍,诗文不作险语,而雅有典则。”《书史会要》称“与张即之同时并以书名”。陈谠的书法崖刻留存至今的很多墨迹。在仙游县境内的留存有九鲤湖景区里的“天子万年”,大蜚山的“大飞书院”、何岭古道:“何岭”、榜头镇云庄村“岁寒”、龙华镇金沙村“罗汉岩”、仙游古县城北门“拱德”匾额等书法崖刻;留存广西桂林书法题刻有:玄岩洞题记、弹子岩题记、诸岩洞诗刻;留存广西贵港书法题刻:南山诗刻、南山寺大殿洞顶楷书“南山”;留存泉州有:清源山石刻有“北山瑞泉铭”“瑞泉”“北山胜概”,瑞像岩石刻“望州亭”“寒山岩”等等,可谓书法留存遍布全国各地。

 

清廉尚节留青史

 

陈谠自少聪明果敢,刻苦读书,立志长大后报效家国。12岁时被山寇掠去,山寇拔刀威胁,他都不惧怕,乘官兵围剿山寇之机,从山崖跳出,平安回家。30岁时,考中进士,初任瓯宁主簿、泉州教授等职,后升任右司郎中、殿中侍御史。陈谠性格爽直,议论问题直言不讳,从不顾及个人得失,因此忤逆当朝宰相韩侂胄、陈自强等权贵,被调任太常少卿兼侍讲,不久改任起居舍人。他请求引退。归居半年后,又起任江西提刑,召为太常卿,不久授兵部侍郎。开禧二年(1206),宰相韩侂胄兴兵伐金。陈谠致函劝阻,认为敌势虽弱,未可轻视,收复中原,应先守御后攻取,方为万全之策。韩置之不理,一意孤行,结果北伐失败,损兵辱国。陈谠请求补外,任宁国知府。嘉定元年(1208)以敷文阁待制致仕,封清源郡侯,时年75岁。陈谠告老返乡,乐善好施,泽被桑梓,与兄弟致力倡建安利(金凤桥)、石马两座桥梁,造福乡人,传为美谈。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陈谠辞世,享年88岁,追赠通议大夫,入祀仙游文庙乡贤祠。嘉定十六年(1223)赐葬留坡山麓苦庄虎山脚,当地人也叫:埔坪山。陈谠墓背山临壑,坐西南朝东北,面阔12米,进深65米。墓砖丘石结构,呈龟背状,中嵌墓碑,碑高1.25米,宽0.80米,上刻楷书“宋开国侯侍郎留坡陈公墓”。陈谠墓,三级墓坪,每级墓坪分别安放石翁仲、石马、石羊各1对。石翁仲,俗称:石人、石将军。墓道旁各个角落安放悬鱼一座,寓意墓主清廉尚节之意。

清廉尚节留青史,善政丰碑共久长。在埔坪山瞻仰陈谠墓,心生感慨,为官45年的陈谠,政声誉望满朝廷,题咏墨迹遍乡郡,正气善举传美谈。守护在墓地的石将军,庄严肃穆;石马良驹,悠然伴之;能辨是非曲直的石羊,带来了祥瑞……这是对这位南宋历史名臣陈谠的尊奉礼遇和地位的象征。19809月,陈谠墓列为仙游县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陈谠墓坪尚存的石人、石马、石羊,虽然年代久远,通体斑驳,但精美的雕刻清晰可见,座座栩栩如生,为研究宋代官员墓葬规格和形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