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澄渚:千年文化古村
【发布日期:2021-05-1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林春明

 


九牧祖祠



 

俞氏敦叙堂外景

 



梯云斋



 

俞氏敦叙堂内景



 

俞应辰进士匾

 



澄渚村名碑

 

 


俞氏世家碣

 


耕云钓月双碣

 



庙前龙凤榕

 


宋代澄渚桥



 

清代立生居第

 

 

澄渚村古属莆田县武化乡仁德里(唯东黄自然村原辖兴教里)。据俞钊《梯云斋记》载:“澄渚之地,陈俞世族居也。自唐林蕴就陈暄市地,筑读书草堂于梯云斋之北,遂改陈为澄,改俞为渚。”是为澄渚地名之由来。

澄渚村位于莆田北洋平原三山之麓,木兰、泗华、延寿诸水汇入澄溪,经村前逶迤东行。村东南为大片农田,河沟环绕,可得灌溉舟楫之利;东西北三面山坡园地,则有大片龙眼林掩映其间,村居古朴,环境清幽。此地自古地灵毓秀,人文荟萃,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村。自唐宋至明清,“簪组蝉联于一乡,风声传颂于百世。”(俞钊《梯云斋记》)村西乌石九牧林家,村南陈氏族裔(相传为唐侍御史陈峤之后),村北俞氏甲科世第,均为遐迩闻名的昌宗望族。

“九牧林”开基祖林披原居北螺村(今西天尾镇林峰村),后迁居澄渚乌石(近代析出属龙山村),唐天宝间以明经及第,官终太子詹事兼苏州别驾。在他被贬任临汀曹椽时,曾作《无鬼论》以劝导百姓,破除该地信山鬼旧俗。林披志尚高洁,有德政。致仕归里后,专心兴学育人,以诗礼传家。林披生九子:苇、藻、著、荐、晔、蕴、蒙、迈、蔇。唐大历间,林藻、林蕴于草堂埔创办澄渚书堂,为诸兄弟游息藏修之所,晋江名士欧阳詹慕名来此与藻、蕴兄弟励志共读。藻、蕴更以独孤及《新学碑》“缦胡之缨,化为青衿”为憾,因铭砚泉石,刻志业文,林藻参加贞元七年(791)省试,作《珠还合浦赋》,文采风流,叙珠之去来,如有神助,一举登进士第,成为莆田立县后第一位进士。未几,林蕴擢明经,欧阳詹继之,故闽人有“藻蕴横行,欧阳独步”之语。欧阳詹与韩愈等同登贞元八年(792)“龙虎榜”,任国子四门助教,成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林家兄弟先后或登进士第,或擢明经,仕官刺史、司马、长史,世称“一门九刺史”,又称“唐九牧”,成为中国科举史上的佳话。林蕴在四川节度推官任上,曾大义凛然冒死力谏四川代节度使刘辟举兵谋反,以“忠烈”名臣著称于唐史。藻、蕴兄弟俩都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林藻的书迹《深慰帖》传留至今,《宣和书谱》赞其“婉约丰妍,出入智永之域”,可以直追晋人意韵。

肇基于澄渚乌石的唐九牧林其后裔分布海内外各地,历代名人辈出,俊采星驰。九牧后裔中,敕封“天后” 妈祖(林默),三一教创始人林龙江,民族英雄林则徐等更是名垂千古的人物,他们为中华文明史增添了熠熠光彩。至今乌石仍保留诸多文物古迹,包括九牧祖祠、三台拱曜(阙下、九牧、游洋祖韬、披、昌之墓)、砚泉池、古石砚等。这是一脉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澄渚乌石成为阙下、九牧、游洋林氏三衍派世代子孙追本溯源的精神家园。

唐贞元间,观察使李琦又在澄渚村创办闽中首所官学梯云斋,延纳学者,讲道穷经,一时“比屋业儒,俊选如林”,“人才彬彬然其盛”。澄渚书堂、梯云斋与郑露三兄弟创办的城南湖山书堂相辉映,澄渚成为中唐时期莆田教育中心之一。

至宋代,澄渚书堂和梯云斋皆废。后林蕴9世孙林安中于南宋建炎改元之冬在澄渚重建梯云斋,林洵美、林仲仁等才美学硕之士“自著书说”讲授于书斋中,澄渚文教之风复盛。绍兴十五年(1145),林洵美举特奏进士第一名,赐同进士,族孙林益严、林益亮比举正科进士,俞则之举特奏进士。南宋大教育家朱熹途经莆田,为此地人文炳蔚、景观绮丽所吸引,特地书题亭额“溪山第一”,并留下“耕云”“钓月”书迹(今石刻尚存)。足见唐宋时期此地学风之鼎盛,文化之繁荣。乌石九牧祖祠一堂联云:“世业托三山叶茂于今传奕叶,宗祠开九牧云礽从古肇梯云”。这说明莆田九牧林氏家族代出英杰与澄渚草堂和梯云斋的文化熏陶有着密切的关系。

至元代,里人俞尚宽又重修梯云斋。但在异族统治下,澄渚士子无心仕进,而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雕版印刷业颇为兴盛。澄渚雕版名家俞良甫为避战乱,于元至正廿七年(1367),率三十多位刻工东渡扶桑,寓居日本,从事雕版印刷业,以高超的技术饮誉日本。他不但积极向日本人民介绍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而且将雕版技艺传给当地人民,推动了日本五山文化的发展,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明中叶至清初,俞里自然村俞氏家族奕代书香,英才辈出,成为饮誉莆阳的甲科世第。明弘治庚申年(1491),邑名士俞钊(榕原)“挹前哲之遗芳,慨先人之旧址,复市其地”,重建梯云斋,文教之风再度振兴。仅俞氏家族就先后创办了榕原草堂、读书精舍、三山书舍等多处私学,族内学子于此奋发攻读,俞家奕代科甲蝉联,仅俞里自然村自明成化至清朝就有郡庠士、太学生、增广生116人,举人17人,进士5人,赐七品官服者28人,知县7人,府、州官6人,布政、巡抚2人。自俞钊至俞逊祖孙7代,簪缨相继:十八世俞钊举乡荐,官太和、应山教谕,十九世俞应辰,举进士,官廉州、石阡知府。二十世俞绍,举乡荐,官杭州知州、成都府同知。廿一世俞维屏,举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贵州左布政;俞维宇,明万历进士,历官湖广左布政,补广西左布政,署巡抚,出使封琉球。廿二世俞近升,举进士(亚魁);俞近华,举乡荐,官徐干县令。廿三世俞一黼,举乡荐,官南昌府靖江知县。廿四世俞逊,第进士,授河南新安县令。世称“七叶联芳”。

此外,还有下郑自然村明嘉靖间进士、按察副使郑汝舟,他掌管芜湖专卖税务“一钱无所要”的清廉事迹及其孙辈三人的科第佳话,至今传为美谈。

澄渚村的古文化积淀丰富,境内存留大量的古建筑、古墓葬、古桥梁、古民居、古碑刻,如九牧祖祠、三台拱曜、梯云斋、澄渚桥、龙凤榕、慧泉井、“澄渚”、“寿山”、“福水”、“俞氏世家”石碣以及“紫薇旧第”、“中宪第”等石匾。此外,今存明成化十二年(1476)初修的《澄渚俞氏族谱》,不仅完整记载了俞氏世家历代繁衍世系,还详尽记述明清时代境内及紫霄山、三山一带的山川地理、水利古建、风物掌故,保存了俞氏先祖和历代名人创作的大量诗词、楹联、碑记、文论,更为珍贵的是,《启相诗文录》《订同看戏》篇中女优参与梨园演出的实录,是研究莆仙戏剧史的重要资料。上述这些文物古迹,足以见证古代澄渚村科甲的昌盛和文化的辉煌。

尤为值得追记的是,莆阳名山紫霄岩及紫霄寺的重兴与澄渚俞氏家族有着不解之缘。澄渚俞氏先祖十一世俞祯(字文瑞)于宋开庆年间(1259)卜居于紫霄岩下的北螺村(今西天尾镇林峰村)。至元代俞氏举家迁徙澄渚俞里村。明洪武年间,俞家十五世俞仲义(字德俊)、俞仲章(字德友)兄弟施赀重建紫霄寺,之后俞文中、俞大有(号台峰)等又捐资整修殿宇佛堂及钟鼓楼等,清顺治七年(1650)俞家又捐资增建僧舍山门等设施,总之从明初到清初近300年间,澄渚俞家世代捐资修葺扩建紫霄寺,对寺院建设贡献甚巨,成为紫霄寺最重要的檀越主,今紫霄迎福院前殿西厢仍供奉明布政俞维屏、俞维宇及俞钊三位檀越主塑像便是明证。据《俞氏族谱》记载,俞家世代都有士子上紫霄山长年常住禅院清修苦读,甚至有寒窗攻读“三年不下山”者。于此同时,他们在怪石嶙峋风光奇秀的紫霄山上留下大量的诗咏题刻,如俞钊的脍炙人口的《紫霄岩》诗和佚名的《紫霄岩二十咏》等。另外邑名士俞景寿(名钝,号松坡)晚年筑草堂隐居于紫霄山后之林泉(今南少林寺所在地林山村),留下了“澄渚一闲人,林泉甘独拙”的绝唱。

迨至晚清,由于社会政治原因,澄渚境内儒学渐趋没落,文教事业步履维艰,难以为继。昔日文风鼎盛的梯云斋已荒废,原来府第书斋亦日渐湮没,代之而仅存的书堂仅是因陋就简的私塾。民国初年,境内庙前的德本堂,俞里的龙坑社、性本堂等社庙、下郑郑氏祠堂都曾作为私塾书斋,庙前、下郑有多家以私宅设馆授徒。办学业绩卓著者当推庙前陈氏两家私塾。庙前陈伯城先生则在尾厝自家宅院开办私塾。伯城有学识,工书法,且教学认真,要求严格,庙前、俞里、水流利、下郑、乌石、大桥头等自然村都有学子前来就读,最多时生徒达80多人,分成大中小三班上复式课。这些农家学子入塾启蒙后大都能识文断字,还学会了打算盘。这便为他们或继续上新式学堂深造,或出外学手艺谋生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当时执教塾师,其所得“束修”(学费)虽甚为菲薄,但他们均能悉心教书育人,为境内早期启蒙教育和人才成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于私塾教学设施相对简陋,加上规模局限,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为了改变教育落后的状况,19472月,庙前陈柴(字国藩)、俞里俞庆镛、东黄朱成藩、黄祥云(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任教于博文财经学校)等热心人士发起在龙坑社创办澄黄保国民学校分班。19482月改为分校,此后校名先后改为澄黄保第二国民学校、庙溪保国民学校,19498月改为澄渚初级小学, 19542月定名澄渚小学,此校名一直沿用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学校向工农子弟开门。1951年冬,澄渚村民响应政府号召,办冬学上夜校(也称“民校”),掀起学习文化、扫除文盲的热潮。

与此同时,澄渚小学教书育人硕果累累,平均每学年都向各类中等学校输送10多名优秀生。这些学子升学后大都成为中学尖子生。自195319585年中,仅俞里自然村先后就有俞维扬(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研究生,系澄渚第一位研究生)、俞文柱(南京大学地质系)、俞文福(南京大学化学系)、俞金波(厦门大学数学系)、俞文章(厦门大学化学系)、许玉成(上海体育学院)、俞维忠(上海第二师范学院)、俞文淑(南京航空学院无线电系)等8位同学考上名牌大学。现当代澄渚村更是人文鼎盛、英才济济。据统计,全村有处级以上干部20多人,教授级学者24人,其中加拿大核医学研究员博士后陈家骏,英国皇家植物园主任研究员、皇家真菌学理事、博士后姚一建,原福师大校长陈一琴、原福建人民出版社副社长俞金树、著名剧作家姚清水等都是蜚声省内外的科、教、文、艺各界的精英。

解放后,随着文教事业的发展,境内体育运动开展得蓬勃活跃。50年代初期,在村支书俞玉泉、澄渚小学校长俞志鸿和热心人士俞新潘等牵头倡导下,境内一批喜爱体育活动的年青人和在莆田城涵等地上中学的学生联合组建澄渚篮球队,其主力队员有俞玉泉、郑炳星、俞文华、朱成楷、姚文珍、姚荣春、俞文福、郭清祥等,由俞文焕担任裁判。他们利用节假日和工余时间在学校操场刻苦训练,主力队员还分头在各自然村指导组建分队,以培养后备力量,并在条件较好的东黄村另建起一个篮球场。澄渚村还举办多次篮球邀请赛,邀请部分乡镇强队来比赛交流,时称“请球”。澄渚队还经常应邀赴西天尾、城郊、梧塘等乡村参加友谊赛。

澄渚不仅人文鼎盛,教育发达,而且是莆田著名的戏剧村。早在上世纪40年代,东黄才子黄祥云就弃商从艺,组建新民风剧团,聘请著名剧作家林宛如任编剧,莆仙戏泰斗黄文狄任导演,著名鼓师“鼓头栋”(埭里人)任司鼓,排演多出脍炙人口的莆仙戏剧目。解放初期,村里组织爱好文艺表演的学生和青年积极分子排演“学生戏”和“民兵戏”。至60年代中期,村里组建起一支业余文艺队,文艺队聘请庙前陈宝珠(原大众剧团导演)、陈杏霖(原和平剧团乐师、莆田县艺校教师)两位师傅分别担任导演和作曲。1979年由村里文艺骨干俞金钟、陈一石发起创建澄渚民间剧团(1981年改名西天尾剧团),该剧团以其开拓创新精神和精湛演艺博得观众普遍赞誉。澄渚剧团还成功举办了两期演艺培训班,先后招收学员34人,先后聘请名导演翁国梁、刘文清、杨玉麟、名旦黄宝珍、黄丽玉等名师系统教授莆仙戏基本功,共培养出13名优秀演员,其中多名女演员出类拔萃,成为各莆仙戏剧团的台柱。

上世纪80年代初,澄渚人姚清水对莆仙戏《状元与乞丐》剧本进行整理改编,取得巨大成功,在社会上引起轰动,该剧获福建省1980年优秀剧本一等奖。1981年由文化部宣调赴京汇报演出,誉满京城,荣获全国第一届(19801981)优秀剧本奖,并获得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奖状与奖金,并被国内二百多家剧团移植上演。姚清水现为一级编剧,现任莆田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女儿姚晓群亦继志从事编剧事业,现为二级编剧,著名青年剧作家。姚氏父女剧作家杰出的艺术成就在莆田戏剧界被誉为美谈。

澄渚村素有尊师重教优良传统,改革开放后,这一好传统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近年来,澄渚村文化生活日趋活跃,村支部、村委会、老协会与热心乡贤协力促进家乡文化建设。

如今,经常有文旅社团慕名来澄渚村实地游览采风。他们对澄渚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表示由衷惊叹,一致认为;澄渚村文化资源丰富,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亟待予以保护、梳理和挖掘。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