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
“延宁宫的妈祖蔗塔自几百年前传到现在,其间中断几十年没做,基本上属于就要失传的状态,我想这蔗塔要是没人会叠,那将是延宁村最大的遗憾。”
说这些话的时候,谢玉章老人黑瘦的脸皱成了一块疙瘩。这座被誉为“中华一绝”的蔗塔早已深入延宁村村民和当地妈祖信众的情感世界。作为它唯一传人的谢玉章年逾七旬,和今天大多数民间手艺人一样,后继无人成为他无法回避的困境。
高达4米,由18000多块蔗段叠砌而成的妈祖蔗塔制作方法繁复非常:首先需挑选糖分高、质地硬的黑皮蔗约180公斤,砍去蔗头和根部,去皮,截成1公分左右的圆形小段(俗称“蔗头箍”),将其中一部分染红以备嵌字用;后于天井正中特制的八卦形底座上,用50多块蔗段围出直径约84公分的八角形底圈,其中心点与从天井顶板正中垂下的“千金坠”相对,作为中轴;再把天井顶板8角用线与底座8角相连,作为塔身的标准线。随之即可向上相错搭叠蔗块,直径逐层内收;当叠至塔身中段时,蔗段之间已无间隙,此时需减去8块,方能继续向上叠砌,直至直径收至约30公分时,再减去8块,并从顶端垂彩灯于内,覆顶板,置放福橘4个,再插上糊有小童图案的人形剪纸“三春”以示迎春纳福,这样才算大功告成。
叠蔗塔最为困难的是在塔身正面用红色蔗段拼出“上元祈福”四个吉祥祝语的同时,于背面拼出“囍”字,“你得去计算,算出每一划在哪,那些红蔗块就该砌哪儿,不能乱来,叠错一个就全乱了,字就排不成了。”谢玉章边说边比划。“叠蔗塔的时候,每天要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以上,就算有助手,也要整整3天才能完成。这是细活儿,也是份功德,叠的人心要诚、手要稳,得全神贯注,稍不小心300多层蔗段就会倒塌,这份责任谁也担不起!”
虽说叠蔗塔劳心劳力又担风险,却也是谢玉章的一大乐趣:“乡老们都说,这手艺是民国初涵江白塘镇后宫村一个叫陈阿六的泥瓦匠传给我父亲的。我打小看着父亲叠蔗塔,就觉得特别有意思,但没认真去学,后来离乡参军,不了了之。直到1980年,乡里又恢复了闹元宵的习俗,大家都盼着能再看到蔗塔,可那时父亲已经过世,没人会这个手艺;凭着小时候的印象,我决心试一试。我边琢磨边做,不断实践,费了许多精力和时间,终于成了。”
谢玉章指着蔗塔,爬满皱纹的脸终于舒缓了些,流露出淡淡的自信与喜悦:“现在蔗塔的高度比我父亲叠的要高1米多,直顶到了顶棚,更壮观了,也更好看。我叠塔几十年,找到了不少窍门,比如甘蔗在削皮时得注意,只能薄薄地削去一层,要是光剩下甘蔗心,太软,撑不住上面几百斤的重量;另外,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平衡,特别是中心点不能偏,才能又牢又稳。”
由于蔗糖具有一定黏性,加上谢玉章技艺精湛,责任心强,叠塔时谨慎细心,他的蔗塔不需任何黏合剂也能屹立不倒,并且越砌越大,有一年,蔗塔放了整整9天都没变形,后来得用锤子才能将其敲散。凭着这手绝活,谢玉章名动乡里。1996年,他第一次受邀到莆田凤凰山公园叠蔗塔,而后湄洲岛妈祖祖庙、莆田文峰天后宫等宫庙也纷纷请他去一展身手;每到一处,他都变着法儿创新:“延宁宫叠的蔗塔,字样年年都是‘上元祈福’,这么多年下来,成了传统;而在宫外叠塔,我就可以设计一些新字样,如‘天上人间’‘庆赏元宵’等,字样一换,叠法就完全不一样,就得重新设计、描图、计算,特别有意思;我就是想试试,看能不能成功,谁能说这不是艺术!这就是我们老祖宗创造的艺术,传了几百年的艺术。”
妈祖蔗塔是当地村民的一种情感寄托,而关于它的来历,谢玉章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宋元祐年间的一个暴风雨之夜,16岁的林默为了营救迷失在怒海中的番船,点燃了祖庙山上自家的祖屋,期以火光为航灯引导番船归港,可是祖屋即将烧尽,还未见番船归港,她又将自家的甘蔗林全部点燃。甘蔗糖分较高,烧着后顿时烈焰腾空,如同茫茫沧海中的一盏航灯,番客们终于找到方向逃过一劫。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入侵莆田,林氏后人携妈祖神像到涵江延宁避难,并将神像供奉于延宁宫内,当地百姓感念妈祖的恩德,就根据这个故事在每年元宵节用甘蔗搭叠成“灯塔”,以示崇奉;同时,也把蔗塔作为来年生活平安、幸福甜蜜、节节高的吉祥象征。至今,当地村民在元宵节期间都会自觉担起守护蔗塔的责任,不让儿童和观光客触碰蔗塔。
“叠蔗塔是‘义务劳动’,无偿的,不能有功利心,每次延宁宫会象征性地发给一两百元劳务费,我们也会捐回宫里,妈祖精神讲的就是奉献。现在,许多年轻人忙着赶潮流,对传统的老东西兴趣不大,认为这就是“土气”。这是错的。过去延宁村也有手艺传男不传女、不传外村人的规矩,这也是不对的。我没有这样的规矩,一直没有,只要有人想学,吃得了苦,肯踏踏实实地干,我就手把手教;可现在大家都忙着赚钱,观念变了,眼界高了,耐性没有了,我就是有心教,也不知道人家有心学没有,我就怕叠蔗塔的手艺在我手里失了传。”
谢玉章老人的担忧也正是民间艺术传承的现状。身怀绝技的民间手艺人大多年事已高,却后继无人,可纷纷扰扰的关于雅、俗的讨论却仍在继续。
专家指出:“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立项拨款、地方财政拨款、社会力量赞助这三个渠道。”而谢玉章老人在收到当地文化部门为其新置的轧刀、刀架和蔗塔底座等工具时,却反复强调:“我希望传人这个问题能够解决,这门艺术不要就这么失传了!”民间文化的延续和复兴,或许更为关键的在于年轻人对它的重新认知和亲近,在于社会氛围和观念的重新塑造;“究竟什么才能代表我们自己,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文化的根脉……”
反思并行动,是涵江延宁村一个平凡农民在30年前做出的选择,为此他找到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他承继传统,以蔗塔这一充满乡土气息的古老艺术,延续着老一辈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想象;经历过摸索与创新,古稀之年的谢玉章,却依然困惑。等元宵节过去了,瑰丽的蔗塔将又和人潮一同散去,那一刻他站在空空如也的天井,那表情,忧喜参半。
记录民间文化,保护民间文化的生存土壤,坚守我们的共同记忆和文化遗产,维护,抢救,这个责任,需要我们共同承担。
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说的:“我们必须用文明的态度去对待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