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7月份,城厢区62家规模鞋业企业实现产值54亿,比增14%,高出规模工业增长3个百分点,实现逆势上扬。
据了解,今年以来,城厢区通过引导企业机器换工、创新驱动、市场拓展,多措并举力促鞋业产业提升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进鞋业逆势升级。
“机器换工”节约用工成本,解决用工问题
通过配套出台区级扶持鞋企实施“机器换工”的惠企政策,降低补助门槛,提高补助金额,支持制鞋企业应用智能化、自动化设备降本增效,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管理、进行生产流程再造。今年该区共有17家企业投资1.75 亿,实施“机器换工”,预计节约人工5700人,有12 家企业未来两年新实施“机器换人”,节约用工成本,解决用工问题。
南兴针织将原有传统的人工操作设备全部更换成336台日本岛精电脑横编机,编制速度提高25%,返工率降低35%,电能耗用节省45%,用工节省90%,年生产能力提高60%以上。
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加快发展的助推器
鼓励企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生产、销售模式、管理方式等,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市场应变能力。郭氏公司通过管理创新将原来的“各管一段”变为“团队作战”,客户将一双新鞋的设计草图发来后,样品设计、车间生产、品质检验等各个部门同时介入、全程参与,遇到问题迅速协调解决,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面对较为紧张的行业大环境,郭氏鞋业公司却增加了2条生产线,员工也增加到1300人以上。
技术创新出效益,通过支持制鞋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和工业设计中心,使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出和使用成为企业加快发展的助推器。力奴鞋业公司强调“做代工也要有自己的创新,不能一成不变地靠别人” ,在安踏的所有代工企业中,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只有2家,力奴是其中之一。公司研发团队有98名成员,用于自主研发的资金将近400万元,公司自主研发的新鞋每个季度有10款以上,一款新鞋在安踏订货大会上一举拿下36万双的订单。
目前,该区鞋业企业有华丰一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力奴、郭氏、新路等5家市企业技术中心,福建省制鞋行业技术开发(莆田)基地”、“中国鞋业设计和信息中心”落户都在城厢区。由华丰鞋业主笔起草制定国家级鞋类衬里和内垫试验方法静摩擦力标准,福建鞋业研发(莆田)基地、莆田市标龙公司等2家公司参与制定4个鞋类产品国家级技术标准。
制鞋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拓展市场
该区积极引导企业转换思路,突破传统市场营运模式,推行市场多元化策略,加大对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
巩固国外市场,新路公司与进出口贸易企业富力公司联合打造了工贸一体化的新型运营模式,借助富力公司的涉外经验与国外一线品牌商直接洽谈,经过强有力的市场开拓,新路公司今年已经获得了和Keen、UA、Wolverine等国外知名品牌合作的机会,订单逆势上升,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5亿,税收超4000万。
拓展内贸空间,推动制鞋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拓展市场,引导自主品牌企业积极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对接,向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制造转型,加快力奴电商城建设,目前全区己有立翔的秀惑、永德的简红、沃特的银科、川龙的贝梦丽等7家鞋业企业触网求突破,剥离成立电子商务贸易公司,“互联网+”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供了巨大空间。
兑现政策奖励,金融帮扶为鞋企业雪中送炭
兑现政策奖励。2014年该区共为鞋业企业兑现区级品牌、创新、技改、互相采购等奖励598万,占全部规模企业的58%,有力地促进了企业鞋业转型升级。
加大金融帮扶。共为永诚鞋业、永德体育、莱客体育等5家企业发放助保贷2000余万,为沃特等鞋业企业办理转贷53笔次6.8亿,大大缓解了鞋业企业经营压力,为鞋企发展雪中送炭。
搭建沟通平台。在全市率先开展区级工业企业联络员制度,加大服务企业工作力度,构筑与企业互动平台,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时报记者 郑育俊 通讯员 詹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