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海鲜”入熟语,妙喻说生活
【发布日期:2020-11-0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余学范

 

 



 

弹涂鱼

 


带鱼


 

马鲛鱼


 

虾蛄

 

 

 莆田市位于祖国的东南沿海,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海产丰富。靠海吃海,莆田饮食文化具有明显的海洋特色。一些方言熟语,用熟悉的本地海鲜,生动的比喻,说明深奥的道理,诠释我们的生活,体现了我们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这些熟语形象有趣,联想奇特,以下举例并加以说明,按喻体的不同分成五类。  

 

 一、鱼类。带鱼。带鱼无污染,肉质细腻,易于消化,是老少咸宜的家常菜。谚语香菇油流流,伓腾一个带鱼头谓香菇煮得很油,也比不上一个带鱼头。比喻吃荤比吃素好。实际上带鱼头狭长,口大,扁扁的,简直没有什么肉,这句话只是举出一个极端来说明。俗语带鱼交给猫子做枕头喻有去无回。《西游记》里有一句类似的话。第55色邪淫戏唐三藏,性正修持不坏身说,女怪把唐三藏抓走,一夜未归。孙悟空要去救,猪八戒却以为师傅与那么漂亮的女王在山洞中过夜,又是女追男,一定禁不住诱惑,乱了性,不会跟他们一起去西天取经了,干鱼可好与猫儿作枕头?带鱼具有结群排队的习性,每年冬天洄游到福建沿海。根据这个习性,俗语有带鱼厮咬尾,表示首尾相衔接,比如龙骨水车的刮板就是这样安装的。传统的前后坡,红砖瓦,燕尾脊民居,刚盖成时瓦片放得很稀,只是前一块的尾部压上后一块的头部而已,俗称带鱼连。过一段时间,待地基沉陷、结构落到实处后,才修屋面,添砖加瓦。

马鲛鱼刺少肉多,体多脂肪,肉质细嫩洁白,浑身肥满,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优质鱼类。一般我们用于配米饭,有时也煮马鲛面,如果主食是地瓜,就会配较差的菜。俗语食番薯配马鲛说明主食配不上辅食,有点可惜的意思。

历扁骂(音妹)刺画,厄佳(音庚)无兆外的意思是好不了多少。历扁即鳓鱼,体长而宽,身体侧扁,常制成干品销售。刺画指凤尾鱼,体长且侧扁,向后渐细。民间多油煎了吃,又香又脆。这两种鱼有相似之处。这个俗语可能本来是哪个莆仙戏或俚歌里的唱词。莆仙戏《海龙王嫁女》,对海里诸水族的形态、生活习性等有非常到位的描述、刻画。

鲨鱼骨骼和鳍较多,表面附以盾鳞,有人贪便宜买了吃,结果宰杀之后,可食用的肉所占的比例较少,差不多和马鲛鱼同价。俗语说贪可食鲨鱼,台(宰)净马鲛价,喻贪便宜,最终却得不到便宜。鲨鱼也用于做鱼丸。

一碟鰛炊都是头,比喻一个单位里头儿多或做事情无从下手。鰛炊是一种小鱼,头大身细,一般蒸熟了吃。

弹涂鱼(俗称涂跳)具有挖孔洞以栖息、藏身的习性。其孔口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出入的孔口,另一个是后孔口,备用。海边滩涂里往往见到很多跳跳鱼,如果你一走近,唰的一声,马上都钻进洞里,溜得无影无踪。俗语海里的涂跳,街路面的婶娘(女人),喻看得到,得不到。

二、虾类。虾蛄即皮皮虾。虾蛄的尾节与尾肢看起来就像古代官员的帽子,可惜不是在头上而是在尾部,所以人们说虾蛄官帽倒头(倒着)戴,喻弄颠倒了。既然官帽都戴反了,可见虾蛄不是当官的料子。俗语又说激虾蛄敝(不会)做官,喻使用激将法。我们一般将虾蛄放入适量沸水中煮熟,然后捞起食用,俗称这种煮法焻(音近),焻熟虾蛄喻死定了。

酱虾是一种小小虾,长度不超过5毫米,一般放在酱料里,连酱料一起吃。那是困难时期的小菜,现在很少见了。由于太小,故俗语有酱虾起无浪,喻没有什么影响或作用。还有酱虾坐横头位,比喻最低微的人充当最主要角色。莆仙酒席上的横头位是最尊贵的位置,婚宴上的横头位只有新郎的娘舅才能坐,没有他的允许是不能开席的。

三、蟹类。雄性招潮蟹(俗称红脚蟹)有一只大螯,长度比自己的甲壳直径还长,重量几乎为身体的一半,颜色鲜艳。具有舞动大螯的标志性动作。红脚蟹脚厄大(大于)身喻末大于本。去年我收到一盒月饼,外表看起来一大盒,实际上里三层、外三层,剥开层层叠叠的包装和厚厚的衬垫材料,最终只有几个小得可怜的月饼,真的是脚大于身。俗语凤吗(小螃蟹)爬盐瓮去,喻自寻死路。

四、贝类。蛏子。俗语蛏蚮虫宅(左虫右宅,海蜇皮)喻老一套,这三种海鲜以前是饭桌上常有的家常便菜,人们常吃,就认为没有新花样。但是现在海蜇已成了少见的好菜。我们煮炝蚮(海蛎汤,也称蚮猴汤)时,不是把一碗海蛎一下子都倒进锅里,而是陆续放进去。惯用语放蚮猴,比喻不规则、陆陆续续、三三两两的行为。意义与此相近的另一种说法是放水灯。比如我们说:去公园的人不多,放水灯就是指这种行为。

蚬。目珠乞蚬一样骂人眼力不好,海蚬个子小。拣阿拣,拣担蚬谓找对象时过分挑拣,最后只找到差的。担蚬,挑着蚬子叫卖的,用这个词只是为了凑韵,不过也能说明问题。乌蚬,即外壳呈黑色的海蚬,用酱油腌渍,是很好的菜。

泥蚶的贝壳呈卵圆形,极坚厚,两壳相当膨胀。壳表放射肋发达,边缘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的深沟。目珠蚶蚶形容人上眼皮脂肪厚,像泥蚶的外壳那样突出来。泥蚶的吃法之一是只放入沸水中略烫,肉色尚红,就捞起来食用。对此外地人常感到诧异不解。

空菜指鸭嘴蛤,似蛏,个子很小,壳质薄脆。可以当小菜,以前也作为鸡鸭的饲料。在莆仙常被认为是脆弱、微不足道的东西。比如我们说空菜敝(不会)趁头大粒蚶去颠(莆仙音近错),把一些空菜跟一些泥蚶放在同一个容器里,然后不断上下振动容器,会有什么后果?空菜会稀巴烂,泥蚶却完好无损。这个俗语比喻由于经济、社会地位等的不同,无法奉陪。是个匪夷所思的比喻。举个例子:贫家子弟无法奉陪纨绔子弟去浪荡,无所事事。还有空菜壳会做得船,比喻运气好或神通广大,空菜壳很小的,长度只有2厘米左右。伓腾(不如)一果(片)空菜壳喻一文不值。台湾写做空代

五、其它。乌贼。乌贼死嘴复卜硬(乌贼至死嘴还硬,谓嘴硬)。

章鱼。章鱼限泡扼(按),喻人心不知足。头发章鱼脚,谓头发自然卷曲。章鱼的腕足很长,伸缩自如,呈卷曲状。据说头发自然卷曲的人比较聪明。我们看到,牛顿、莱布尼茨、小仲马、歌德确实是这样,那些在数学物理教科书中留下线(如双纽线)、方程、公式、原理、定律折磨大学生的伯努利家族成员,都是卷发垂肩的。即便如此,头发自然卷曲只是聪明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   

与鲎(莆音孝)有关的俗语比较多:魟搭鲎(将魟混同于鲎。比喻以假乱真)。魟只在外形上与鲎相似,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魟是软骨鱼,鲎则是节肢动物。死合鲎公一样(死定了)。姚旅《露书》云:鲎,雌常负雄行,得雌即并得雄,得雄则雌者飘然逝矣,莆中骂痴人曰騃如鲎公是也。就是说,雌鲎常背着雄鲎爬行,如果抓到雄的,雌的就跑掉了,抓到雌的,雄的还死丁丁不走,所以不管先抓哪个,公鲎总是死定了。摸鲎坑(喻碰上晦气,手气不好)。捉龟走鲎(捉了乌龟跑了鲎。喻做事因小失大),相当于普通话捡了芝麻丢西瓜。乞食拾着鲎(这是一句歇后语,后一部分是无处煮)。因为乞丐无家可归。做鲎桸伓惊沸水烫(当鲎杓就不怕开水烫。喻敢作敢当)。鲎桸(音靴)是用鲎的甲壳做成的杓子,经常用于舀滚烫的流质或液体,赴汤蹈沸,却烫不坏。什么东西都拿鲎开涮?鲎:我太难了。

碟子里捉鱼,比喻不到外面创收,只在内部争抢利益。鱼食水走腮厄出,鱼吃水,又从腮边吐出来。比喻没有从某事物中得到任何好处。鱼走哄(哄传)大,跑掉了的鱼总被说成是大的,喻传言夸大事实。

以上大部分是俗语,只有少数几个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大部分采用隐喻。

每一种海鲜都有自己的特点、习性,比如酱虾小,带鱼结群排队,还有章鱼腕足之卷曲、泥蚶外壳之膨胀突出、鲎之雌负雄行、皮皮虾之官帽、空菜壳之薄脆而且微不足道等等。方言熟语利用这些特点,联系生活现象,经过合理的类比,找到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比喻贴切,一针见血。这些比喻喻体(海鲜类)常见,通俗易懂,比如用莆田话说本末倒置,很多人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得加以解释,但是换个说法,红脚蟹脚厄大身,对方就会秒懂。

   莆仙方言海鲜类熟语很多,以上所述使用比喻或用做比喻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从一个方面反映海洋对我们的巨大影响,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而只有那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显著特征的海产,其名字才有可能进入熟语并流传开来。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