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侨居壁画清供之美
【发布日期:2020-10-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图 黄劲

 

1

 


2

 

3

 

4

 

5

 

 

20207月,由莆田市城厢区委宣传部、城厢区文联、城厢区作协联合组织了为期7天的文艺采风活动。众多艺术家、学者走村入户实地考察,探访了东海镇蔡厝村180——南洋厝蔡玉金宅(图1),深入挖掘了莆仙地区民间美术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据笔者了解得悉,南洋厝原房主名叫春梅,民国年间到马来西亚谋生,以踩三轮车等劳力活营生。上世纪六十年代从南洋运回建筑材料,由其子蔡玉金负责建房。此幢红砖建筑物富有装饰性的图案点缀,进门的一楼窗额上题有共和国纪及落款丁酉年(1957)春立,整座红砖南洋厝的墙上壁画纹样构图讲究,色彩典雅瑰丽。民间艺师绘工精细、技法丰富,淋漓尽致地传达出莆仙文化中孝友家风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揭示出这位由退役军人事务部监制、福建省人民政府赋予光荣之家称号的侨居之主人,拥有双手造成新世界,众心整顿旧山河的积极人生观以及乐岁欣逢万事吉,安居喜得满堂春的自得之情。向里走去,二楼廊壁上的四幅清供图特别吸人眼球,蓝色底的画面衬托盛开着兰花、牡丹、菖蒲和桃花等的瓶器,铺配着山石、花草和古壶等盆景,突出的便是一股雍容清贵的视觉表象。轻松而不失逼真的造型手法与象征长寿吉祥的图像寓意融汇在一起,呈现出了一种沿海民居别具一格的装饰气派。   

笔者曾于《论仙游枫亭灵慈庙壁画的图像视觉性》一文中提及,从最初直观的墙壁发展为宫庙建设的周围环境,也从传统平面手工绘画延伸为现代立体墙壁装饰。

这幢民国时期的南洋厝建筑坐北朝南,立面区域有进口瓷砖贴面。主座双层,运用了传统莆仙式的砖木结构,有悬山顶、三川脊和两侧的护厝。尤其二楼阳台的壁饰十分精美且品相完整。石窗上额分别由行楷书写史崇清节家重明规,间以花鸟清供与戏剧灰塑的红砖装饰,呈现出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风格和鲜明的民间人文故事特征。就图像题材的内容特色来看,蓝底的四幅清供小品(图2~5)分附于灰塑雕艺的左右两侧,衬托出剧情人物形态的生动姿势,给人以美景当前的欢愉情感,令人感受到节日欢腾的烟火之气。清供一词指清雅的供品。在中国传统旧俗中凡是节日、祭祀等需用清香、鲜花、清蔬等作为供品。宋代伊始,流行清供一词。宋人常于案头放置供观赏的陈设品,如瓶花、时令水果、奇石、古玩、文房四宝等为厅堂书斋增添情趣。清供壁画内容各式各样,其多用壶、瓶等古器物品意在突出居室的清雅韵致。如蔡玉金宅中这样精细雅致、独抒性灵和不落俗套的家居营造在当时的中国乡村中显得尤为少见。明代万历年间,戏曲家高濂对于室内陈设极为讲究,其《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序文中言道:四季陈设将花卉种于盆器,还需佐以奇石,盆景俨若隐人君子,置之几案,素艳逼人,……可入清供。东海镇蔡玉金南洋厝壁画中的四幅清供图的内容为写意式瓶花佐以壶盆器皿。瓶中插满的花卉植物形态大气,向上拔起,有与天齐高之势。茎枝粗细均匀而挺拔耸立,花头繁复硕大、花瓣厚密成团且花色多样,配以古壶式样的日用器皿的摆放,则彰显出莆仙文化中向往富贵博雅生活的愿望诉求。正如晚明文震亨《长物志·几榻》卷首说到:古人制几榻,虽长短广狭不齐,置之斋室,必古雅可爱。接下来,笔者将主要从构图、色彩与线条等三个方面,简单阐述和剖析该壁画清供图的世俗化意趣表现。

首先,南洋厝蔡玉金宅壁画清供图注重上下左右的位置经营,强调大小不一的单元组织,见选矮小精巧者作案头清供,大瓶则用作插贮较大的花枝,器皿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虚实呼应,场景一般精心布置画中体面纵深,追求各部分的空间节奏感。尤以仰视、平视和俯视等传统散点透视法突出表现插花枝蔓的参差不一,情态意象的自然变化,营造出主人在清风明月的文人书斋中,讲究清雅韵致的起居喜好。这些清供图不仅呈现出生机盎然的环境趣味,更是抒发了主人翁心怀喜金乐石左右文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思想情操。

其次,壁画清供图采用相近的色彩冷暖关系构成画面情境总的色调倾向,敷以矿彩平涂间或晕染的手法,填嵌式地着以钴蓝色为底色进行衬托与对比,恰如其分地将矿物色填入或嵌入线条内,意象上表达出昇平人瑞百岁,共和民主万年的精彩视传。在器皿、几榻等颜色的变化上,整体以鲜明温暖的朱红石色为主,给人以活力、热烈和旺盛生命的印象,如同乐队中的小号——音响嘹亮、清脆,具有高昂的气质和深入灵魂的感染力,让这一方小小的博古天地,承载了文人雅士高远的精神世界。

最后,清供图以淡墨勾勒为主,线条分为匀硬坚挺的粗笔线和圆润劲韧的细描线,前者多以勾勒瓶壶器皿外轮廓线,后者除却用于花卉植物形态描绘外,重点塑造了花头、枝叶、佛手和寿桃等细节结构。民间艺师运用简练活泼的线性语言,展现了清供视觉图像的空间形式,以骨法用笔深入创造了物象的造型意趣。这些用线突破了古法工笔中的游丝描,创造性地提炼并结合了草勾意笔的兰叶描,注重勾线的气势连接,在具有速度较快、压力较大特点的墙壁作画过程中,达到虽逸笔草草却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线条的粗细变化呈现出不拘一格的美感。

伴随着历代莆仙民俗文化的精神传播,东海镇南洋红砖厝建筑壁饰通过民间艺人巧妙的构思想象,营造了寓意深刻和质朴纯真的文人画图式,创造出了有地域风格的图像作品。犹如《壁画艺术概论》中说:壁画只有具备社会及公众性并适应时代发展,即结合其背景的时世情态的需要时,才能切实达到壁画艺术的功能作用。围绕类似以上清供图的视觉审美取向,还有其他延伸类别中的画中花瓶中花,壁画中花卉纹样正好相互映衬。图式不仅表现出的是对自然生命的观照,更是在表述一个充满诗意的心灵世界。此行探访下的壁画清供图,其内涵的叙事情境不仅是莆仙民间美术的遗留与传承,还承载着南洋文化中的异域文脉和一份永不磨灭的乡愁,由此形成过目难忘的人文艺术景观。此外,作为建筑空间的附属品,壁画是东海镇建筑物中最常见的艺术形式,其图像内容表现了莆仙地域特有的雅俗相间的大融汇艺术风格,对研究莆仙乡村美育环境有着积极的拓展作用。

本文浅析了南洋厝蔡玉金宅建筑壁画中的清供图式,从构图、色彩、线条等三方面入手探究了新中国初期南洋厝建筑文化的部分视觉图像特点,增补了莆仙红砖厝文化中空缺的方向。另外,笔者透过东海镇蔡厝村的田野调查,有幸参与了诸如金沙宫内蔡襄纪念馆的《思乡图》《荔谱图》《茶录图》《开塘图》《谏议图》《钦赐图》《建桥图》《植松图》《教子图》《书法图》《谒墓图》等珍贵壁画的发掘与探究,整体构建了本镇民间美术的内容与空间一体化的精神传播。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