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涵江文会与孔庙
【发布日期:2020-10-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黄黎强  图/吴芹芹

 

 

 古时的文人雅士,或致仕返乡的朝廷命官,都喜结诗社,曲水流觞,宴集唱酬。莆田的文人、官员也有这个传统,诸如明代的梁溪胜会”“东山诗社”“五老会等等。

到了清末民初,文人们仍然继承这个传统,不过已经不叫诗社,而称文会。莆田县城有文会,涵江也有文会,甚至一些乡村也有文会。

清末,涵江的文化名流成立涵江文会,地点就设在涵江书院内。涵江书院始创自宋理宗嘉定年间,历史悠久。书院内有大成殿、讲经堂等,空间大,可容纳众多文人宴集,也可举行祭孔活动,显然是个理想的文化活动场所。

当时涵江镇内有个叫吴元芳的人,中了秀才之后不久,应选入京参加辟雍贡试,发榜时得中恩贡。闽浙总督乌拉布特赐他文魁匾额,这块大匾就悬挂在吴家的大门楣上。吴元芳先后出任连江、古田等县训导、教谕。致仕后,他常常到涵江书院会文唱酬。他为人豁达随和,有长者之风,故此深得其他文人的推崇。不久,由他发起,经过众议,一致赞同成立涵江文会,吴元芳也被公推为涵江文会首任会长。

据年届八旬的黄文雄先生介绍,早年参加文会的人,必须有秀才以上的科甲地位,才够得上资格。据说,当时参加涵江文会的成员很多,如李润曾(后坡李家)、吴陈善(涵江霞徐人)、黄卷章(号淑文)、黄熙年(塘北人)、江祖标(萩芦梅阳人,迁居涵江)、康诰(号淑明、保尾人)、苏陈生(号养眉、仓前人)、陈二老(只有排行、真名不详、前街人)、李光坤(优贡、保尾人)、毛爕枢(号朗南、拔贡、保尾人)、魏其倬(号汉槎、后度人),等等。

文会成员每年的主要活动有两项:一是举办春秋祭孔活动。按惯例由孔氏族长担任主祭官,主持祭拜仪式。会长吴元芳应邀宣读祭文,全体文会成员身着长衫早早会集于大成殿中,行三跪九叩之礼。祭祀的供品则由孔氏族人提前备办。祭祀前,人们已在大成殿的祭坛及供案上摆满了各种供品。全猪全羊就摆放在供案的正中,这是最高规格的祭品。清末孔庙还有一些祭田祭业,其收入可供孔庙的日常香灯和开支之用。据说,文会的会员每年也缴纳孔庙一些会员费做为酬金。

祭祀结束,文会的所有成员就在孔庙用些点心。黄文雄老人幼时随祖父卷章到过文会,目睹其景,到老了还印象深刻。点心用过之后,孔庙又给每个会员分些祭品和胙肉,带回家中。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民国后期。

文会的第二项活动是会文赋诗,也就是互相唱酬。也由会长做主席。会长拟一个题或出一个韵,然后各人依题依韵依次唱和。当然,这些唱和是文人表达情感的应时之作。据说,也有人将这些唱和诗作编录成集。

光绪末,吴元芳去世后,涵江保尾人毛爕枢继任会长。毛爕枢,号朗南,光绪年间入京参加贡试,选为拔贡,候补县丞,议叙知县。民国7年(1918)春,晚清戇直御史江春霖因病去世,噩耗传出,厦门、漳州、福州、台湾各地的友人纷纷开会悼念他。当年三月,涵江绅商学界全体会集于宫口寿泽书院,举行公祭大会。涵江文会全体成员出席,江御史的儿子江兰皋、孙辈江古怀等人也参加了悼念大会。会长毛爕枢主持公祭大会,并在会上宣读了祭文,祭文如下:

呜乎先生!铁中铮铮,厕身台练,高岗凤鸣。权奸当国,抗疏力争。旋遭谴责,退志始萌。梅阳山里,从此躬耕。曾不三稔,革命纵横。有诏宣慰,其亟遄征。尔时闽省,危局难擎。先生闻命,长叹一声。土崩瓦解,清室遂倾。民国成立,暂息刀兵,时孙都督,下逮弓旌。岑镇抚使,函札竭诚。谓袁总统,欲邀入京。先生俱谢,愿乞为氓。时事结舌,桑梓关情……有堤崩裂,屡修不成。父老奔告,浩大工程。非先生任,谁与支撑?先生再去,煞费经营。烈日督作,辛苦莫名。堤克竣事,有司代呈。徽章颁赐,束帛用盛。先生力却,不以为荣……有香一炷,有酒一觥。卜日以奠,先甲先庚。尚饗。

毛会长还题写了一副三十言的长联,悬挂在灵堂正中江御史遗像两侧:

公真旷代中良风节仰岭崎纵教朝代变迁惟是寻处士衣冠不背春秋大义

我为中原痛哭老成今凋谢莫向山林顾问空令读先贤奏疏倍增夷夏伤心

文会成员,廪贡余文勋也题写了《和都门留别原韵以当薤歌》挽诗三首,今录其一:

汉廷折槛世称贤,倏赴修文命不延。

兰佩自寻干净土,禾章独厌共和天。 

风号芦水呜泉咽,大梅山爇古木然。

莫道萱堂违孝养,子舆今日信归全。

注:禾章,指袁世凯欲赐他四等嘉禾勋章。

芦水,指萩芦溪。

梅山,指梅阳山。

文会成员康诰也题写挽诗一首哭悼江御史,其诗如下:

折槛朱云发永叹,议亲议贵笔生寒。

弹章击碎奸雄胆,留与后人做样看。

不得其言去则安,都门泪洒未曾干。

十年甘旨归来养,留与后人做样看。

……              

江古怀先生也作长诗一首以哭之:

朝上练书叩九阍,夕颁明诏贬词垣。

直声到死犹人口,臣节能全亦帝恩。

尚有青山可埋骨,归来三径日关门。

……              

岂独先朝名御史,千秋史笔重清风。

文会的其他成员也纷纷题诗作对悼念江春霖御史。

到上世纪40年代,国民党交警部队占用涵江孔子庙,驻军其中,文会无法开展正常的活动,只好临时迁到涵江城隍庙。不过这时,不少秀才、贡生者流失或因病去世,或年老去世,文会人数日渐减少。于是,众人决定放宽标准,凡是兴郡中学堂(即莆田一中的前身)的毕业生,也可加入文会。涵江仓前人陈少密正好符合条件,他是兴郡中学堂的首届毕业生,当时正在小学任教,也加入了涵江文会。

这时的文会会长改由秀才出身的苏陈生担任。苏陈生本为仓前陈姓人家的子弟,幼年送杨芳村苏家为子,故名。苏中秀才后,回仓前定居。民国时期,考入福建法政学堂学习法律。毕业后,回到莆田,就任莆田县地方法院法医官,地位较高。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妈祖诞辰日,涵江霞徐天后宫(新宫,今废尚未恢复)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由宫口行商家捐金,在殿内备办花色繁多的宴桌。祭拜时,天后宫主持专请苏陈生担任主祭官宣读祭文。文会其他成员也在邀请之列。当天午后,天后宫还要在宫外的海滩(俗呼新宫埕)上,举办独特的祭海活动,以祭奠妈祖的父母和兄嫂,桌案上供有全猪、全羊,仍专请苏陈生宣读祭文。据乡老回忆,苏陈生宣读时,声音抑扬顿挫,极富情感。

上世纪40年代后期,苏陈生去世后,文会又推选吴复东(人称吴二)担任新会长。吴是首任会长吴元芳的次子,清光绪末捐了一名廪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后,他改途报考福建海军学堂。毕业后,长期在海军部门供职。晚年才返回家乡。

当时,正值抗战时期,陈肇英就任闽浙监察使兼国民党福建省党部主任委员。国难当头,他专门成立了福建抗敌后援会,并自任主任委员,号召全省民众捐金支援前方抗战。莆田也成立了抗敌后援会,在莆田城内、涵江等地街头搭台号召民众捐金救国。涵江文会会员踊跃参加。吴会长也登台捐了钱。文会成员陈少密是教育界的名人,又是个热心人,虽然家庭经济不是很好,但他当时被推举为陈氏大宗祠的主管。他便积极发动大宗祠其他成员,从祠堂的祭田和店面的租金收入中,捐出了数百元支援抗战,后来受到了表彰,福建监察使陈肇英还派人送来了热忱爱国的大匾额,悬挂在祠堂的正厅上。陈肇英平生擅长书法,热忱爱国四大字,为陈亲笔题写并落款加印。这块匾额后毁去。至于仓前陈氏大宗祠,则于2000年仓前村旧村改造时拆毁。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清翰林张琴与著名中医魏显荣等人利用涵江孔庙创办莆田国医专科学校,传授中医知识,培养中医人才,历时多年。民国36年(1947)又有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也迁到涵江孔庙。这期间,涵江文会继续在大成殿内举行祭孔和会文活动。

之后,随着孔庙部分损毁,涵江文会也就自然消亡了。

文会后期的两个著名人士,一为康诰,前清秀才,因为在涵江开办书塾几十年,名声卓著;又工于书法,上世纪50年代初,被推举为莆田县人民代表,50年代后期去世。

另一为陈少密,字情表,亦为莆田教育界的名人,曾长期在楼下小学、涵江实验小学等校任教,一度代理过校长职务,思想开明,为新社会做出过不少贡献,上世纪50年代被推选为莆田县政协委员,60年代初去世。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