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记者 翁志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堤航拍图
“东甲晨光”立石
裴次元像
陈池养像
功臣石像园
1981年,镇海堤被公布为莆田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镇海堤被公布为省级水利风景区
莆田镇海堤纪念馆
在荔城区黄石镇东甲村的“东甲晨光”是莆田新二十四景之一,境内的镇海堤,原名东甲堤,形似一条巨龙一般蜿蜒横卧在兴化湾南岸的木兰溪入海口,宛如“海岸长城”日夜守护着兴化南洋平原数十万百姓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镇海堤以抵御海潮,围垦埭田,造福于民而存世,哺育着黄石、新度、笏石、北高四镇30多万兴化儿女,也造就了兴化南洋平原广袤良田。“镇海堤存,则南洋平原一年三熟,水乡渔米;镇海堤亡,则南洋平原蒲草丛生,泽国水乡”。在当地群众流传至今。
采访中,据镇海堤文物办甶子厝董事长吴德荣介绍,镇海堤是在唐元和元年(806年),由时任闽浙观察使裴次元在黄石镇东甲村至遮浪村倡建,迄今已有1200多年,是我省最早最大的海堤,也称“闽邦第一堤”。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将堤石拆砌平海、莆禧两城,仅留下附石土堤,后屡修屡毁,让兴化南洋平原的百姓苦不堪言。清道光七年(1827年),邑人陈池养重修石堤,改称“镇海堤”,海堤总长87.5公里。200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将镇海堤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镇海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几年,在镇海堤旁建有一个石像园,园内塑有20多尊功臣像,让后人纪念和缅怀历代为修建海堤而作出突出贡献者,如今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民苏富忠告诉记者。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镇海堤一隅,有一座近代修建的王天全先生之墓,这里长眠着一位爱岗敬业、一心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据当地老人介绍,王天全,1934年出生于东甲村一贫苦家庭,1984年,王天全任江口镇书记,在任期间,其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魄力,带领全镇人民群策全力,大力发展经济,在短短的10年间,创造了年产值超10亿元的奇迹,使原来偏僻贫瘠的小镇跻身全省明星乡镇行列。王天全为官清正廉明,一心为民谋幸福,由于长期忘我工作,最终积劳成疾,1993年10月20日凌晨,年仅59岁的王天全不幸倒在了岗位上,侨乡人民悲痛不已,在其家乡为他捐资修建了一座坟墓,纪念其一生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
在距离镇海堤不远处,有一座清道光年间邑人陈池养修堤后重建的“报功祠”(今镇海堤纪念馆),该馆用于纪念九位历代主要修堤人,并收集有关镇海堤各种文物及文史资料,同时,在院内用石刻记载了400多位历代修堤的有功人士事迹,如今已成为纪念先贤,激励后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目前,在镇海堤内,休闲景观带修建工作正有条不紊进行,不久的将来,还将在堤外修建红树林公园,让千年古堤焕发新的光彩,继续为守护南洋平原和数十万百姓安全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