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插秧
【发布日期:2020-06-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凌明信

曾经,老家的木兰溪畔、房前屋后全是郁郁葱葱的稻田。绿染千畴,春临大地,有了这满眸的绿色,有了这一帧帧的画面,木兰溪畔的春天更醉人。

春动生机龙起蛰,物宜时令鸟催耕。宽广的木兰溪中游平原上,那灌满春水的水田,像是镶在大地上的一面面明镜,波光粼粼。戴着斗笠的男人肩扛着犁刀上沾着湿泥巴的犁,走在铺着曙光的田埂路上。阳光把男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特别是那顶斗笠,投影在水田中变幻成一个巨大的黑砚池,扛犁的男人就是一支饱蘸墨水的狼毫。插秧时,他们拉开长长的绳子,沿着绳子边插秧边挪动脚步,稔熟地错开双脚往后退着。秧苗就堆放在木盆里,木盆像一艘小船,在这片“汪洋大海”中不断后退着。此情此景,宛如“熙春渔港千帆集,出海云涛万网张”!

而戴着草帽的女人则坐在小木凳上,她们的脚丫旁边是一束束绿油油的秧苗。浅浅的水面映照着女人桃红色的脸,那一顶顶草帽在水中微微荡漾着,就像水田中绽放着一朵朵荷花,情韵袅袅,摇曳生姿。

水田中,采摘秧苗的女人,弯腰插秧的男人,燕子随风在秧田上空盘旋,近处远处集体厝的燕尾脊舒展着三头六臂——这些生产队集体劳作的画面,让古老的大地上充满了春耕活气。

白帆摇出东方日,有耕必获遍地春。人们盼望已久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代来临了。听说生产队的所有田地要分到每家每户,父亲心花怒放的,只渴望这幸福的一天早早降临。

生产队分田抓阄一事安排在初春的一个晚上。父亲是最后几个去抓阄的,粗瓷大碗里的阄只剩下寥寥几粒了。但,父亲所抓的竟然是一粒好阄:他如愿以偿地分到了他心目中的“一亩仔”。这令他欣喜若狂,这一块公认的肥田,似乎就是他的新儿子!

家庭生产责任制后的第一个年头,父亲狠下决心要好好种出一季早稻来。“秧好稻一半”,春雨中,父亲把田中的水排干,给秧苗追加草木灰。秧苗在雨中显得绿莹莹的,在这春寒料峭中,秧苗的生长揭开了一年耕作的序幕。

插秧那天,我也搬个木盆,双脚蹚进水田,帮父亲插秧。刚开头时,一列一列的秧苗还整齐,渐渐地,秧苗横不成行,竖不成列,而且水田中的秧苗深浅不一。

父亲急忙制止了我,并给我做了插秧的规范动作。他那一双手就像蜻蜓点水似的上下翻飞着,很有节奏感地将一撮撮秧苗插到田里。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父亲插的秧像队列,看了赏心悦目。

这个春天,孕育着一年的希望;这个春天,汇聚了一年的曙光。

绿茸茸的水稻田,像给田野披上了绿装,这是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案!接下来,几乎是每一天,都得给秧苗灌水。我经常跟父亲和母亲去池塘戽水,戽水就是两人引绳,提斗汲水,由于我的力气小,戽斗两边的绳子受力不均,要么只汲到半桶水,要么就是“砰”的一声重重地撞击到石壁上,木制的戽斗松松垮垮,成了名副其实的漏斗。

有了充足的灌溉保障,秧苗快速地抽着身子,远远望去,田野上一片绿生生。一个月后,父亲给水稻薅草,就是挠秧,除净田中的杂草,使根部泥土变松。挠秧可以促进秧苗根系的发育,并能促进分蘖。薅草后,水稻生长得更快了,好比脱缰的野马。

吮吸着清新空气,看田野上金波翻滚,闻天地间稻香阵阵。那飘溢着的稻花香,给村庄送来了芬芳,也送来了一个成熟的季节。为了制止麻雀的破坏,田野上布满了稻草人。稻草人手持木棒,头顶斗笠,有模有样地穿着红色的旧衣裳,机械地站立在每一块田地的中间。刚开始,稻草人的出现,麻雀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恐万状,把稻草人视同眼中钉,肉中刺。渐渐地,有胆大的铤而走险,飞落在稻穗上偷东摸西,继而,又有一拨麻雀飞来,它们尽情地痛饮狂歌,像过节一样。这一下彻底激怒了种田人,他们提着大锣,绕着田头转圈圈,拼命地敲打起来。这一招果然厉害,其声音之慷慨激昂,如铜琶铁板之雄壮,麻雀惊得逃之夭夭。

“一亩仔”果然名不虚传。地里的水稻齐刷刷的,稻秆高度足足有一米,比周围的水稻高出了十来厘米,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父亲是种田行家,种的水稻像玉米!

人不负田地,田地定不负人。父亲捋了些稻粒放在手掌心,用手指头拈出一粒,小心翼翼地放在舌头,轻轻一咬,仔细地咂摸着大米的香味。是呀,从分责任田的那个晚上起,一个崭新时代就叩响了千家万户的门扉,而又是在那个难忘的夜晚,父亲幸运地抓到了一个好阄,分到生产队中一块公认的肥田,这份丰厚的礼物是时代的馈赠,这种馈赠何尝不是一轮欣欣的时光!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这是气象谚语,这不,天空中蜻蜓成群,而且,天上更是铁砧云一大堆。父亲从眼前的丰收景象中回过神来,“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两成收!天狗要来抢大家的口粮,早稻得赶紧开镰收割。”

繁忙的夏季因气象因素被迫提前了。

一时间,田野上满眼是脱粒机和稻桶。远远望去,那矗立的稻桶,像一座座竹筒形的帐篷,非常壮观。这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性景象!

在火辣辣的阳光下,我不停地用脚趾翻晒晒谷场上金灿灿的稻谷,难抑内心的那份激动!

这一年,家里多收了一百来斤稻谷,看着还带有泥土气息并伴有一股阳光味的金黄稻谷倒进木仓里,父亲甭提有多激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稻桶成了村民们一桩共同的回忆,一份无形的精神资产,几十年,上百年间,融入了太多的悲欢离合,让漂泊在外的人心中多了一份沉甸甸的乡愁。而那一片永远留在记忆中的,像老朋友一样熟稔的稻田,在我的眼中,更是一种吸引,一种激动,一种乡味。

分享至:
打印】 【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