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行走在宫口河上的溪船
【发布日期:2020-04-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我家的屋后,有一条河,古镇的人都叫宫口河,水上舟楫如织,来自木兰溪上游的大溪船也时不时穿梭其中。那时,溪船是河道上唯一的运输工具。宫口河西通莆田可到仙游,北通山区咽喉梧塘重镇,东南直抵三江口港,莆仙两地物资,大多由溪船货运。

据资料记载:溪船的构造,不同于沟船、海船,其造型独具特色,它的船身长,船壳薄,船底平、自重轻、吃水浅、船头尖、船尾窄、形状如梭子。总长度16.8米、宽1.4米、船舷高1米,厚度只有3公分。船头、船尾略微上翘。船身全部油漆水白色。船仓里面分隔为四堵:头堵是船头,中间拱起一条路,宽30公分,以30度的坡度向后倾斜下去,延伸至船底部(此处称“水缸底),似一道逐渐降坡的“山梁”,是船工撑船时来回走动的通道。在撑船着力时,顺着“山梁”下坡,踩船前进,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其设计具有科学性。“山梁”两旁是斜槽,下雨时雨水顺着斜槽流向“水缸底”,由船工用戽斗将水戽出船外。第二、三堵是堆货的货仓。最后一堵是船尾,在紧接第三堵处,留有一段1米多的地方,一半放厨灶、用具、木柴、食物,一半是船主生活的地方。后面剩余的地方,铺上一块用竹片编缀成的活动竹屏,叫做“尾格”,是撑船或休息的地方。

船上有竹帆3张(在南、北洋行驶的溪船上备有4张竹帆),拱作弧形在船面,用以遮盖人和货物。碰上恶劣天气,还可将“尾格”翻竖起来,遮在船尾竹帆的出入口处,可以挡风拒寒。遇上顺风,用大竹杆将船帆支起来,叫做“挂帆”,借风助行。

我曾听老街文化人说过,莆仙二县总共有溪船250艘左右,黄石东华村是制造溪船和从事撑船的专业村,有数百年的历史,仅东华村就有150多艘,船工约有600人。其制造技术世代相传,从来不外传。制造溪船选用的材料十分讲究,要选用既轻又韧的橄榄树等木材。整只溪船重量约1吨左右。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在宫口河边戏耍,玩累了,几个小伙伴坐在桥墩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船只。只见溪船的船工不划桨、不摇橹、不把舵,各自站在船头船尾将长达五余米竹竿插向水底,用力反向走动,由此产生反作用力推进溪船前进。

有时,我们会跳上停靠在岸边的溪船上,和一些年长的船工们嬉戏,时间长了,我们和其中一位叫“清爷”的老船工混熟了。“清爷”是中年汉子,李逵般的身板张飞般的气势,却生着一双与外貌极不相称的刚出壳小鸭一般的又水又亮又天真无邪的大眼睛。“清爷”常常给我们讲船工的事,他说:“船工长年累月,非常艰苦,沐雨栉风,披星戴月,仅凭两根竹竿,顽强拼搏,闯荡在木兰溪和下游河道上。他们的双手是粗糙老茧,肩头竿疤片片,肩脚纤痕条条,都结成硬疤。”

我们有时也会帮着船工干些力所能及的小活,或抬或提一些小件散货上船。每次溪船运载的货物,来往各自不同。由涵江运往仙游的是进出口的肥田粉、豆饼、粮食、棉布、百货、煤油、盐、海产品等。自仙游运来涵江的有出品的土特产、糖、棕、麻、烟叶、陶瓷、土纸、山货等。南北洋运输的货物:主要有大米、木材、肥料、松栖、砖瓦、盐、地瓜等。

我们看到撑溪船的竹竿的竿头在竹节处箍上钢圈,楔进硬木桩,使竹竿支在石头上不打滑,既安全,又耐用。“清爷”告诉我们,竹竿操作主要是“撑”和“顶”。平常行船时,将竹竿插入溪(河)中,两手交替,抄向竹竿末端,推船前进,这就是“撑”。在撑船着力时,船工要面朝船尾,以肩头顶着竹竿,踩着“山梁”,倾身迈步,疾走下“下缸底”踏船往后前进,这就是“顶”。另外,还有两把舵桨(也叫桨仔),是用整块杜松板加工的,长1.8米、宽30公分、厚2公分左右,上窄下宽,状似无柄船桨。溪船在“放溪”或“挂帆”时,要根据水流、风速,用它来控制拨正航行方向的。溪船上行,大部分要沿着溪边小路,靠拉纤而上。一个经验丰富的船工,都能得心应手操作“撑、顶、拨、挂、拉”全套功夫。

“清爷”撑船功夫那绝对是一流,还带出一大帮徒弟。船上一位中等个头,长得挺精壮、宽宽的肩膀,黑红的脸膛,脸盘和“清爷”有四五分相像的年轻船工,从船舱里钻出来,他竖起大拇指说道:“在溪河上航行,一般要三至五艘溪船结伴而行,沿途溪道复杂,明礁暗石、急滩深潭,溪流湍急,多有风险,无论逆流而上还是顺流而下,一旦遇到急流险滩,都要格外小心,船工们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溪船每次航行,大伙们一致推举‘清爷’带头领航。”

几年后,公路交通的发展,汽车快捷运输取代了溪船运输,宫口河上也见不到那种造型独特的溪船了。那些年的溪船往事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李福生)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