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疫情发生以来,莆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通过助企融资、加强检验检测服务及开辟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落实,靠前服务,及时指导,有序推进了企业复工复产、提质提速。
对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要综合运用股权质押、动产抵押、商标专用权质押、专利权质押等方式,助企融资解困。
助企融资解困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建立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绿色通道,支持企业快速融资和续贷,缓解资金困难;对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要综合运用股权质押、动产抵押、商标专用权质押、专利权质押等方式,助企融资解困。
截至目前,已经办理股权质押1家,融资9000万元;办理动产抵押登记2家,登记债权数额1033.04万元;指导4家企业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和质押登记工作。
加强检验检测服务
对测体温类计量器具、疫情防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无偿提供计量技术、硬件配备、人员培训等指导服务。同时全力做好检验检测服务。复工企业送检产品实行“立即检、马上检”,洗手液、家居清洁剂、洗衣粉、洗涤剂、口罩等非医用日用防护产品,检验费一律免收;送检的其他产品检验费按收费标准的70%收取;特别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实行“一事一议”。疫情防控有关的计量器具实行免费检测、即收即检;申请测温计量器具型式评价的,安排专人优先受理,缩短企业获证时间;对测温计量器具出厂检验满负荷的企业,安排驻厂检测或送院(所)检测。对复工复产企业急需检定的计量器具,开辟快捷通道,实时检测;对生产过程中必需的强检计量器具,经企业申请并已自行核查的,可以适当延长强制检定周期。
市计量所累计免费检定、校准、核查测体温类计量器具4536支,其中检定玻璃体温计3062支,校准电子体温计285支,核查额温计1189支;累计服务复工复产企业92家次,检定校准压力表、水表、燃气表,加油机等计量器具1669台(件)。市质检所开通应急检验绿色通道,对应急转产企业送检的民用一次性生活防护口罩产品实行“立即检、马上检”,并免收企业检验费,已收到13家企业送检的16批次样品,累计免收检验费6万元。
开辟绿色通道
实施“一厂一策”制度,派出监管指导组实施驻厂监督指导,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推动持证医用口罩和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采取扩产、转产和新建等方式快速扩大产能,尽快量产、达产、满负荷生产。开辟快速审评绿色通道,对全省有意愿转产和新建医用口罩和医用防护服的生产企业,派出专家指导组帮助企业做好产品注册、生产体系合规检查等工作,做到成熟一家现场审批一家。全面减免注册审批相关收费。对转型生产疫情防控物资的企业在办理注册审批时,由市、县区一级审批的,要简化文件审查,减少不必要的现场评审,做到减程序、减环节、减时间,对非要件材料实行容缺受理。由省一级审批的,要积极主动协助向上级申报审批事项,了解审批进度,确保尽快获批。对生产企业转产生产口罩、防护服等应急物资的,简化生产资质审批程序,合并产品注册及生产许可证检查流程,启动加急检验检测程序,同时认可企业的部分自检报告。对符合许可条件的企业现场确认后,立即办理产品注册和发给生产许可证。对于转产生产医疗器械的企业,实行应急审批,依法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
现已为21家转型生产疫情防控物资企业办理生产转型登记,指导2家企业3个品种取得相关医疗器械产品临时许可。 (时报记者 吴芹芹)